王重陽目不轉睛地看著畫卷,他更多地被女子背後的景象所吸引,而將女子演練的功夫當做是背後景象的簡化,而景象畢竟不是招式,所以王重陽的重點放在感悟上,這恰好符合了那女子所說的輕招式重領悟的話。
整套掌法從空明起始,畫出陰陽,然後進行五行五大的繁複變化,最後再收為陰陽,歸於空明。一套掌法練完,女子氣定神閑,容光煥然,比先前更顯得嬌豔動人,王重陽不由得看得呆了。
女子見王重陽直愣愣地看著自己,便對他嫣然一笑,王重陽蘧然一驚,忽然想到這樣做非常不敬,趕緊收神攝性,心裏卻蹦出一個念頭:“她說已經從道家皈依佛門,為什麼畫像上的樣子還沒有落發,也沒有穿僧服呢?”
那女子練完了一套修月掌,對王重陽道:“現在請施主來演練一下。”
王重陽聽罷,當即走到空地的中央,閉目將剛才看到的女子演練的招式在腦海中細細過了一遍,不僅僅是招式本身,還有背後出現的那些的變換不定的背景。然後開始慢慢演練起來。
這是王重陽第一次演練招式,王重陽的父母雖然都是修真界高手,但是因為擔心被鐵圍山屍陀林發現,平時韜光養晦,深自抑斂,不敢顯露一點點的功夫,眼看著兒子稟賦超人,心癢難耐,卻不敢教他一招一式,直到他們被抓走之前,王重陽才看到了他們的廬山真麵目,知道他們都會武功,那時候王重陽已經快十歲了。
王重陽第一次接觸功夫是東方珂從胡雪燕那裏搶來的《上清玄訣》,不過《上清玄訣》是內功秘籍,而且東方珂限於自己現在的尷尬處境,不能親自教他,隻是讓他自己悟解。第二次就是不久之前剛剛在石龕裏學會的少陽神功,少陽神功跟《上清玄訣》一樣,是內功心法,也不是外用招式。
但是第一次演練外用招式,王重陽就顯出了與眾不同的稟賦,他牢記著女子對他說的重意不重招的話,每出一招,心裏都會出現剛才看到的相應的背景,這樣正好切中了修月掌的關鍵之處,也就是在動招之前,他的心裏先已經有了太極陰陽五行和五大中的一點,這一掌便不再是單純的攻擊和防守招式,而是帶動陰陽微塵陣的的引子。這正是修月掌的精髓所在,也是曇月創造這套掌法的初衷。
即便如此,王重陽身體的運用仍然非常的自然而準確,王重陽雖然從來沒有接受過武功訓練,但是他從出生後不久,便經常在野外活動,算下來,十年中至少有八年的時間是在野外度過的,很小的時候,王重陽便能夠在山上所有的地方活動,無論是絕壁高崖,還是深穀斷澗,王重陽都能夠如履平地,履險如夷,他不停地奔跑,跳躍,攀爬,倒吊乃至遊蕩,所以很早便練就了一身強健的筋骨,不僅力量強大,而且柔韌性很好,所以做起動作來總是能夠隨心所欲,準確到位,比練功一二十年的一般修真弟子還要好。
一套修月掌演練完畢,王重陽練得非常流暢,沒有一點滯澀之處,但是又很多地方動作跟女子不太一樣,有的甚至相去甚遠,一點都不一樣。王重陽見畫中女子瞪眼看著自己,不言不語,心裏不免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
女子出神了一會兒,醒過神來,看不出她的神情是喜是憂。她對王重陽道:“你練得很好,就按著自己的想法去練,以後的事情就拜托給你了。別忘了到時間前去赴約。我去了。”
話音未落,放在岩石上的那幅畫忽然無風飄起,在空中翻轉了兩下,自動卷成了一個畫軸,倏地消失不見了。
王重陽心裏一陣茫然若失,不知道什麼原因,竟然對畫卷上的女子十分的依戀,其實他見到這個女子總共還不到一個時辰,而且還隻是在畫卷中看到的,不知道那上麵的影像是不是她本人。
王重陽怕把修月掌忘了,便又反複練了四五遍,一遍跟一遍不盡相同,但是背景始終都是一樣的。王重陽自覺已經將修月掌牢記在心,看看天色,已經不早了,便從石壁上下來,奔向石龕。
剛上到石龕裏,那人便道:“今天看起來有點不一樣。”
這人清醒的時候很少主動跟王重陽說話,所以這次王重陽覺得很意外。他道:“是嗎?哪裏不一樣?”
那人道:“哪裏都不一樣。你看起來有些得意洋洋,美得很哪。”
王重陽不知道那人是在諷刺他,答道:“啊,可能是因為我剛剛練了一套掌法。”
那人道:“怨不得,原來是練了一套掌法。這套掌法一定非常神奇,不然,你怎麼會這麼興奮?”
王重陽道:“是啊,非常神奇,練它的時候你不能老想著招式,要想著招式背後的風景,因為那些風景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