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臨風飄舉(1 / 2)

王重陽看看別的地方,四周都是安安靜靜的,樹葉和草葉隻是微微搖晃,並沒有明顯的大風,不過,山中經常會有這種情況,由於地形複雜,所以經常會有某個地方突然起了旋風,這個旋風能夠持續好長時間,然後慢慢消失。但是一個地方出現像這樣強勁的風,能夠將人的身體浮起來,還真的從來沒有見過。

王重陽覺得自己兩腋生風,颼颼有聲,身體一點一點向上浮起,從一尺到一人高,速度不快,似乎覺察不到,但是這正給了王重陽認真體驗的機會。這確實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也是王重陽一直在渴望的現實,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像師父和燕姐那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那樣他就可以穿雲入海,走遍天涯海角,去尋找自己的父母,將他們拯救出來,一家人團聚。

現在他的身體終於離開了岩石,向上徐徐上升,但是他不知道這是如何升起來的,此時他並沒有練任何功夫,在練了一遍修月掌之後,不知不覺就飛了起來。看來,這一定是修月掌的作用,每次練過之後都會有一種非常舒適快樂的感覺,那就是預兆,這種感覺越來越強,實際上就是功力增強的感覺。

王重陽心中充滿了興奮,抑製不住大叫一聲,在空中手舞足蹈起來,沒想到他剛剛喊叫一聲,那股浮起他身體的勁風忽然消失不見,身體失去了憑禦,一個倒栽蔥從上麵掉下來。

因為王重陽隻飛起了六七尺高,距離地麵很近,這一下事出不虞,正在浮想聯翩之際摔了下來,等他反應過來時,已經跌了一個嘴啃地。他從岩石上爬起來,伸手摸了摸臉,幸好自己平時摔打慣了,皮糙肉厚,並沒有摔破。

他想一定是自己那一聲喊叫,將功夫打斷,以至於後繼無力,掉了下來,不然的話會飛得更高。不管怎麼說,自己已經學會了飛升,以後隻要按照這種方法去做就可以了,不愁飛不到空中。

他重新坐回原來的位置,正心誠意,平心靜氣,但是過了好一會兒,一點動靜都沒有,周圍的草樹還在輕輕搖晃,但是自己的身下再沒有原來的那股風了。

他想了一會兒,以為這種情況應該是出現在練過修月掌之後,於是便起身,在石台上將修月一十三招從頭至尾演練了一番,練完之後,他心想,何不再練一遍,說不定會飛得更高。於是沒有停下,在完成最後一招的時候,順手接上了第一招。這一下正符合了所謂頭尾相接,圓轉不絕的道理,所以第二遍的招式使出來,身體裏乃至周圍的東西都有了反應。

隨著身體裏陰陽二氣的強弱起伏,周圍似乎起了一陣旋動的渦流,草木沙石都被旋流帶動,發出沙沙的聲響。這讓王重陽更加相信,自己浮起的原因就是修月掌,現在自己才剛剛起始,等自己功力提高,修煉加深之後,一定能夠像師父他們那樣自由飛翔。

原來這套修月掌法雖說是一套功夫,裏麵卻包含了佛道二家的至高哲理。原先是道家的生生不息,後來又融入了佛家的空明自在。它的招式從空明起始,然後慢慢浮出太極,接下來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演化成六十四卦,進而生出林林總總的宇宙萬物,在萬事萬物的表象之後,隱藏著一些最基本的規律,那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又化為佛教的地水火風空五大,正是五行和五大不斷運行和變化,才有了世間萬物的發生和發展,最終繁華過後,一切重歸於空明祥和之中。

王重陽並不明白這種至高哲理,但是卻在自然而然的行動中符合了它的本質,因此在功夫的修煉上跨出了一大步,有了一個極大的起點,為他未來的修行鋪下了一條十分平坦的大路。

接連練了兩遍修月掌,王重陽感覺非常興奮,飄飄欲仙,以為那種狀態就要到來,趕緊走到岩石上盤膝坐下,雙眼微閉,反躬內視。體內的真氣已經慢慢平息下來,身體已經完全平靜,但是隨著這種感覺的出現,原來臨風飄舉的身體卻漸漸變得滯重起來。

那陣風再沒有出現,他的身體也沒能浮起一點點。

王重陽非常的失望,但是並不氣餒,既然有了開頭,今後就一定能一步步提高,可能是剛才某些地方出了差錯,自己會找出問題加以改正,飛升指日可待。不過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天色不早,他還要趕回去給師父煉製丹藥。

他本來打算將今天的事情說出來,請師父和燕姐指點,但是看到師父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療傷,還要忍受巨大的痛苦,而燕姐初為人師,對教授弟子十分的熱衷,一天裏難得見到她的身影,隻得作罷。心想這樣也好,自己先練出點成績來,等到能夠飛翔之後再給他們倆一個驚喜。最後他沒有說,這差一點給他帶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