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差一點進了蛇嘴裏(1 / 2)

白衣人和綠衣人在空中戰在一起,白衣人的銀槍猶如玉龍鬧海,夭矯飛騰,將綠衣人圍在核心,槍尖點點閃閃,看上去就像是閃電霹靂。而綠衣人則完全采用守勢,他的身材比較矮胖,左手的盾牌將身體的一多半罩在下麵,不管長槍從什麼地方刺來,他隻要將手中的盾牌輕輕一轉,就可以將長槍擋在門外,有時候則用彎刀去磕擋,長槍的攻勢雖然犀利凶猛,但是一點都奈何不了綠衣人。

王重陽在石台上看著兩人在天空中激鬥,覺得很是有趣,兩個人的身材相反,一個頎長瘦窄,一個低矮肥碩,一個動如脫兔,快速凶狠,充滿了剛強之意,一個靜如處子,以柔克剛,守得風雨不透。

也可能是因為白衣人表情冷漠,說話蠻橫無理,而綠衣人則顯得親切許多,不說不笑,一說就笑,同樣的三角形臉上則總是洋溢著和藹的笑容,讓人看了覺得可親可近。所以王重陽心裏盼著綠衣人能夠取勝,看到白衣人攻勢犀利,真如閃電霹靂,不由得暗暗為綠衣人擔心,過了一會兒,擔心漸漸消去,他看出綠衣人守得十分嚴密,根本不給對手一點機會,雖然有時候明顯有機會反擊,他也並不著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王重陽從兩個人不同的風格中也感悟到了一些武功的道理,就像他現在正在練的修月掌,這套掌法本就是為了引動陰陽微塵陣的,王重陽現在練習,雖然沒有在玄妙宮中,但是每出一招,都會引發自己體內的內力,他的內力分陰陽,所以左右二掌的招式也大為不同。

大致說來,左掌打出便會到帶動他體內的少陽神功,而右掌揮出則更多地帶動了他體內的《上清玄訣》功夫,左右互用,則陰陽交融,變化多端。王重陽對單純的陰陽內力把握得還可以,而對於陰陽互用則隻是順其自然,認真體會,對其中的道理尚不是很理解。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王重陽初入修真界,對武功一道一無所知,當他自己在練修月掌的時候,因為要顧及到許多方麵,所以對於其中的道理並不了然,現在不一樣,他自己已經有了切身的體會,這時候在一旁觀看白衣人與綠衣人的拚鬥,許多地方本來不是很懂,現在便豁然開朗,明白了其中的許多奧秘。

兩個人在空中你來我往,鬥了有半個多時辰,王重陽雖然看得很感興趣,但是他並沒有忘記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經到了給師父喂藥的時間了,他不得不離開。他從石台上下到穀底,就聽上麵啪的一聲大響,回頭看時,空中的兩個人倏然分開,懸空而立,手中兵器都已不見,負手相向。

隻聽綠衣人道:“今天到此為止,明天再來過。”

白衣人森然道:“一言為定,不見不散。”

綠衣人笑道:“要是兄弟不幸勝得一招半式,那一杯羹……”

白衣人道:“你以為我跟你一樣嗎?隻要你勝得了我手中這杆槍,這個寶貝就讓與你,我還有臉來與你爭嗎?”

說完話,兩個人化作兩道白綠輕煙,倏地向兩邊飛去,轉眼不見。王重陽心裏很是高興,原來他們明天還要來鬥,正好可以好好看一看。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王重陽在那個石台上已經可以飛升到五六丈的高度,而且在空中滯留的時間更長,而且巧得很,每次都是在他剛剛落地,綠衣人就出現,向白衣人挑戰,隨後兩個人便開始在天空展開一場龍爭虎鬥。

王重陽在石台上仰麵觀瞧,他看得很仔細,兩個人動作都很快,最初看得王重陽眼花繚亂,根本分不清一招一式,但是看過一段時間之後,慢慢地看出了眉目。因為王重陽在看對方爭鬥的時候,並沒有一直將眼光跟隨著對方的兵器,而是放在他們的手臂和身段上,也就是說他隻是看勢而不是看招,招數可以一閃而過,速度極快,像他這樣從來沒有學過外在招式的人幾乎就分不清楚,但是,趨勢則不一樣。

看趨勢不是看速度,甚至不是看招式的整個過程,而是隻看他的預兆,看到了預兆,就已經明白了接下來的動作,不看也知道。這就是王重陽高出別人的所在,他從一開始就能夠重勢不重招,這讓他能夠一開始就能看懂高手的對決,並不斷地用他自己所學的內功來加以印證,從而溝通內外,相輔相成。在沒有學過任何武學理論的情況下,已經隱隱掌握了至高的武學真髓。

到了第三天,王重陽練過兩遍修月掌之後,坐在岩石上,開始徐徐上升。這一次上升的情況跟前兩天有所不同,一開始上升的不是很快,不像前兩天都是先快後慢,始終是慢慢上升,也不像前兩天那樣每次都能提高一丈多的高度,到了五六丈的距離,便停了下來,滯留了好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