ڄ�3��在東海海邊,有一處懸崖,非常高大,四周被海水打得光溜溜的,看上去就像是一根撐天的石柱挺立在海邊,崖壁整個都是暗赤色的,叫做赤燕磯。海邊的大浪不時地衝擊著崖壁,掀起一排排白色的浪花,紅崖白浪襯著蔚藍的大海,看上去非常的美麗。
因為四周都是光溜溜的石壁,沒有一處可以放手腳的地方,從來沒有人爬上去過,所以上麵到底是什麼情形,沒有人知道。那上麵住著一群海燕,藍色翅膀,紅色肚皮,白色的腳爪,大家都叫它赤燕,一年四季就隻有這種成千上萬的赤燕在上麵飛舞盤旋。
在崖壁的附近有一個小漁村,海邊沒有可耕種的土地,所有的人都靠打魚為生,他們沒有大漁船,隻有一些破舊的小船,所以不敢深入大海捕魚,而且每次出海前他們都要到赤燕磯下麵去祈禱,然後拋出一些赤燕愛吃的食物,看著它們的反應,來推測天氣的好壞,決定自己出海的遠近。一般來說,這些推測都是準確的。
村民中有一對中年夫妻,他們都四十多歲了還沒有孩子,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哭笑打鬧,他們心裏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受滋味。幸好生活非常艱難,他們要經常為生機奔波勞累,回到家裏胡亂吃完飯就躺倒睡著了,所以這種落寞的時候不是很多。他們最怕的是過節假日,這時沒事可做,看到別人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便有些難耐難熬,不過夫妻倆早已認命了,也不互相埋怨,仍是恩愛互助。
這天正是重陽佳節,村民們都歇漁,全家人在一起歡歡喜喜過節日。這對夫妻將自己關在家裏不出門,以免看了人家的快樂,勾起自己的悲傷。但是門窗關起來可以擋住自己的眼睛,並不能阻隔聲音,孩子們那種快樂得變了調的尖細嗓音,仍然不時穿透門窗的縫隙,鑽進他們的耳朵裏,刺激著他們孤寂的心靈。
於是他們決定出海捕魚,因為怕人看到詢問,出海前也沒有到燕子磯那裏去祈禱喂食,就急急忙忙駕船離開了村莊。
海麵上空蕩蕩的,一隻船的影子都沒有,夫妻倆都想,這下一定會捕到很多魚,這也算是一種補償吧。沒成想,從早晨一直飄蕩到下午申時,眼看著天色漸漸向晚,竟然一條像樣的魚都沒有捕到,兩個人甚是疑惑,難道這些海中的魚也都出去過重陽節了?
丈夫準備回家,妻子不同意,堅持要再撒一網。丈夫知道妻子不願意在天黑之前回去,於是便把收起來的網又撒進海裏麵。他們坐在船裏,誰都不說話,等到黃昏,兩個人開始往上拉網,拉得越多,便越是失望,因為拉上來的都是空網,而剩在水裏的網變得越來越輕了。
當兩個人最後一起將網拉到船裏的時候,不由得都發出了一聲驚叫。漁網裏躺著一條大魚,足有人的身體那麼大,它的形狀很是古怪,仔細看時才發現在魚的外麵還纏著一個東西,那東西有好幾個長長的觸須,緊緊纏在魚的身體上。
兩個人趕緊伸手將那些扁平的觸須拿開,發現它們都抱得很牢,很是光滑,所以很難拿掉。丈夫拿來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貼著魚鱗將觸須一點一點剝下來,弄了好一會兒才將那東西剝掉。再看那條魚時,不由得都發出驚喜之聲。
那條魚潔白修長,光滑的魚鱗閃著微光,尤其是在黃昏時刻滿天餘暉的映照之下,看起來更是異常漂亮。妻子將魚抱在懷裏,舍不得放下,隻見魚的兩隻大眼一轉一轉,那樣子好像是在祈求他們放了自己。
回到家裏,兩個人趕緊找到一個大魚盆,把那天魚放進去,那條魚輕輕擺動著尾巴,似乎很是疲憊,但還是不時將頭伸出水麵,對著夫妻二人張嘴眨眼,似乎是在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喜得二人抓耳撓腮,一夜都沒有離開魚盆。
在夫妻二人悉心的照料之下,那條魚漸漸恢複了生機,尾巴擺動得越來越有力,它的上半身不時從水麵上直伸出來,橫向遊動,逗他們倆發笑,妻子笑著對丈夫道:“你瞧,她多像是個漂亮的小姑娘。”
丈夫知道妻子想孩子想得都快瘋了,以為她又想得產生了幻覺,不願意打破他的美夢,便隨和著說是。
不想到了半夜,他們真的聽到了小孩的叫聲,循聲出去一看,卻看到那條魚高高舉起上半身,對著天上的月亮不停地啼叫。妻子喜歡得要命,經常將魚從大盆裏拿出來,抱在懷裏輕輕地撫摸,嘴裏哼著眠歌,就像是抱著一個不滿周歲的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