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1 / 2)

無行天尊接著道:“我師父說,當初正是因為達摩祖師將衣缽和古經帶到震旦,才使得震旦佛門興盛,佛教重心東移,而從此以後佛教在身毒這個發祥地卻開始一蹶不振,慢慢衰落,直至最後消亡。”

等了一會兒,無行天尊語氣堅定地道:“師父對我說,隻要我找到祖師衣缽和梵文《金剛經》,將它們帶回身毒,就能夠重振身毒國的佛門雄風。對此,我也是深信不疑。你們震旦國有一句話:‘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我也把他當作自己的信條,所以當我遇到了挫折和屈辱時,我都會對自己說:‘好的,我距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王重陽聽到這裏,心裏對無行天尊非常欽佩,他親眼目睹了無行天尊來到中國後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和挫折,僅僅是困難和挫折,未必能夠打垮這位雄心萬丈的少年僧人,但是那些卑鄙無恥之徒的種種無休止的侮辱,終於讓這位小聖僧失去了應有的耐心,從聖僧變成了惡魔,並最終變成了現在的無行天尊。

所有這一切,是是非非,善善惡惡,王重陽還無法斷定,他對無行天尊的感情非常複雜,既有同情,又有厭惡。

但是他確實想不透,一件本來可以是美好結局的事情,怎麼會成為如此讓人痛惜的悲劇,這到底是誰的錯?

無行天尊有一會兒沒有說話,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情緒,道:“現在我從式叉摩耶變成了無行天尊,幾乎已經忘掉了我來震旦的最初目的,心裏裝滿了複仇的欲望,事到如今,不要說你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連我自己也根本沒有料到。”

王重陽聽他說到複仇兩個字,心裏不由得打了個寒戰,如果無行天尊開始實施他的複仇計劃,江湖中必將掀起血雨腥風,不知道有多少天才人物會遭殃。因為無行天尊肯定不會選擇那些庸才下手,無論結局如何,都將是武林的重大浩劫。

想到這裏,王重陽忍不住道:“那……你出去後……打算……”

無行天尊笑道:“有話直說,不必這樣吞吞吐吐的。”

王重陽隻得直說道:“你出去後,還會……還會……實施你當初的……複仇計劃嗎?”

無行天尊避而不答,反問道:“你以為我該怎麼做?那些曾經侮辱我,傷害我的人不應該受到懲罰嗎?”

王重陽心裏想,他說的也沒有錯,人們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當然有複仇的權利,但是王重陽就是不願意想象那場恐怖的殺戮,他也不知道該用什麼理由來勸說無行天尊,便道:“我……說不清楚。”

無行天尊笑道:“好,好一個說不清楚。這世上很多事情本來就說不清楚,隻要你當時覺得這樣做對,那你就放手去做,何必要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說?何必要害怕自己將來會後悔?你不是為別人活的,也不是為將來活的,你就是你自己,就活在當下。你們震旦的六祖慧能曾經說過一句話:‘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那麼,你明白你現在的本來麵目嗎?”

王重陽不明白這麼深奧的禪理,但是聽了六祖慧能的那句話,心裏卻自然生出了一種反應,也說不清是什麼感受,就是覺得好像心中的哪根弦被打動,悠悠地顫動不已。

無行天尊見王重陽不說話,知道他還聽不懂這些禪語,不過他也沒有期望王重陽能聽懂,他隻是在表白自己內心的想法而已。這些話在他的心裏已經想了好多年,直到現在,仍然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答案,本來他隻是在自己的心裏想,不想對任何一個人說,不知道怎麼回事,見到王重陽之後,那些話自然而然地說了出來。

王重陽道:“我不明白剛才你說的這些話,不過那位六祖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我好像有點感觸,到底是什麼感觸我也說不清楚。善惡不想可以,善惡不分不行。”

無行天尊一時沒有說話,似乎在想著王重陽剛才說過的話,善惡不想可以,善惡不分不行。是啊,他在坐關之前就下定決心,一旦自己重回世界,必定要大開殺戒,大肆殺戮一番,方能出盡胸中的一口惡氣,甚至要了那些人的命都不足以消除心中的仇恨,最好還要殺了他們的親人,這不是善惡不分嗎?

不用說那些人的親人,跟自己的事情沒有一點關係,即便是這些人自身,除了極少數的幾個惡貫滿盈的人之外,其他的人都罪不至死,自己一定要殺了他們才滿意,這未免太過分了。這一點他雖然沒有說,甚至都沒有想,但是在他內心卻有意識地回避著,所以前幾天他想辦法出去,盜回屬於自己的衣缽禪杖,就沒有肆意殺戮。過後他回想起來也覺得非常的驚訝,在他看來那些人本來都是死有餘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