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荒唐事:新郎失蹤和格竹子(3 / 3)

王陽明格竹子事件的始末大致是這樣的。有一天,他和一位同樣精鑽朱熹理學的朋友在竹林前探索學問。王陽明突然說:“咱們把竹子的道理格出來如何?”

這位學友吃了一驚:“竹子能有什麼道理?”

王陽明回答:“朱熹說,一草一木都有它自己的道理,你不格你怎麼知道它有什麼道理?”

學友認為王陽明說得有點道理,於是兩人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麵前。學友不知從何下手,問道:“如何格?”

王陽明也不知方法,隻好胡亂說:“盯著它看,道理自會閃現。”

兩人就死盯著那棵竹子看,草草地吃飯,草草地睡覺。三天後,那位學友都快成了竹子,可他什麼都沒有得到,卻有了幻覺。他發現竹子自己飄了起來,繞著他轉。他頭昏腦漲,實在無法支撐,就對身邊瞪著布滿血絲雙眼的王陽明說:“哎呀,我不行了,看來朱熹老頭的‘格物’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做到的。”

王陽明說:“你要堅持!”

學友懊惱道:“天賦有限,不是堅持就能成功的。我撤了,你繼續。”

學友的離開並沒有使王陽明灰心失望,他依然堅持盯著竹子看,到第六天時,他不但出現了幻覺,還出現了幻聽。他聽到竹子在說話,好像在埋怨他:我的道理如此簡單,你怎麼就“格”不出來呢?

王陽明懊喪不已,正要回答他的難處,突然聽到所有的竹子哄堂大笑,這種笑聲具有明顯的挑釁味道,王陽明怒了,使盡渾身力氣喊道:“你們就沒有道理,我怎麼格!”

他不知道自己根本就沒有喊出任何話來。他體力嚴重透支,最後扶著竹子倒了下去。幾天後,他恢複過來,反省此事,他確信,朱熹的“格物致知”有問題。

他找來那位難友,把自己的懷疑說給對方聽。對方的幻覺才消失不久,以為自己又得了幻聽,當他確信不是幻聽時,不由驚駭起來:“你瘋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怎麼可能是錯誤的,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王陽明沒有走火入魔,他冷靜地分析說:“別說我們沒有格出竹子的道理,即使把它格出來又能怎樣?朱熹說,天下萬物包括一草一木都有道理,而且要我們去格,格個竹子都這麼費勁,天下萬物那麼多,我們格到死,連聖賢的影都看不到。況且,如果我們踩了狗屎運,突然把竹子的道理格出來了,可那是竹子的道理,如果這個道理不被我們認可該怎麼辦?是把它扔了,還是違心地承認這個道理?”

他的難友對王陽明這段話瞠目結舌:“你這話太驚世駭俗了,唬得我六神無主。總之,朱熹老夫子是沒錯的。你不能因為格不出來竹子的道理就說人家的理論是錯的,這隻能說明你沒有天分。”

王陽明歎息道:“我倒希望如此。可無論是我受天分所限還是朱熹有問題。總之,如果通過朱熹這條路成為聖人,對我而言,是一條死路了。”

他苦惱,從前對朱熹的狂熱瞬間全無,轉為了一種捉不到根由的絕望,就像是一個人掉到了雲彩上,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在苦惱了一段時間後,他適時轉向。王陽明就是有這樣一種本事:此路不通,掉頭再尋找另外的路,絕不會在一條路上走到黑!

能勇敢向前是勇氣,能轉身是智慧,智勇兼備,才可成大事。

看上去,王陽明在俗世的大事好像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