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都不是頭腦一熱不用付諸行動就能收獲果實的,一蹴而就的成功很少,傅舜華認為要查清楚兩國交戰之時發生的事情,查清楚蔣耀是怎麼死的,是需要十分強悍的勢力的。
傅舜華從前從來不會去考慮這些,她的父親是一國宰相,她的哥哥是博學篤誌的世家公子,她不善交際,但能接觸到她的也是家世或才學出眾的人,與她交好的忠勇侯府哪怕有時候蔣淑寧會變成一個潑辣的女子,但也是極有教養的,至少和陰謀算計、歹毒心思扯不上關係。
在傅舜華的前十幾年時光裏,從來沒有出現過需要暗地裏的勢力才能解決的事情,所以她也沒有特意培養過什麼人,她身邊值得信賴的最初隻有丞相府的下人以及杜鵑、海棠二人。
在昨日杜鵑渾身是傷、滿身是血出現在她麵前時,傅舜華才認真考慮起這件事來。
她以前幫助過的那些窮困、落魄之人未必能夠真正值得她的信賴,她的善心能讓這些人過得更好,解決一時的困境,卻無法讓這些人真心誠意為她賣命,而她也不能這樣去要求那些人,這樣做或許隻會適得其反。
就像那個尚且還留在秦桓府中已經叛變的人一樣,這些人她用著不會放心,秦桓固然是她的故交,但審出這樣的結果,為了自己府邸的安全和某些機密就算知道是傅舜華派去的人也會毫不留情地殺掉,甚至還要趕盡殺絕。
傅舜華知道自己的方法錯了,應該像對待張澤那樣恩威並施,對於很多人來說,恩情隻能是輔助,利益才是最靠得住的東西,施恩圖報也要看是什麼樣的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一直記著哪份恩情。
傅舜華吃了這樣一個虧才堪堪明白一點禦下的手段,就算是玉華宮裏那些人,傅舜華現在也不敢保證被認為是她的人的那部分裏是全然值得信賴的,回宮後她要仔細琢磨讓杜鵑去西北的事情,還有西疆的那些人或許要早早解決掉這個隱患。
杜鵑是有些手段,但傅舜華清楚她的毛病,太過於心軟了,這麼下去她成不了事,反而會被別人查出端倪來,要是讓楚乾查到她有人手在兩國邊境如此頻繁地活動,傅舜華不敢保證楚乾對傅家的那份信任還能不能維持。
傅舜華滿腹心思,神情凝重,回到玉華宮之後也是一言不發沉默地思考著,倒是將玉華宮裏的人嚇得不輕,從宸妃入宮以後,他們在玉華宮伺候還從來沒有見過主子這般神色的,外麵對主子的傳言說得天花亂墜的,實際上卻沒有一項和正主相似。
就脾性這一點,宮人們從來沒有見宸妃發過火氣,哪怕是和陛下鬧別扭的時候也沒有,更不會出現其他宮裏體罰宮人,不把他們當人看的事情,今天還是頭一遭,宮人們第一次見主子神色如此凝重,幹活都提心吊膽的,生怕出一點錯。
傅舜華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對宮人們的擔心一無所知,她更不知道此時因為她殺死了皎月,有一個人變得寢食難安,憂心忡忡。
西夷大皇子騰榮原本今日就該出發回西夷,早上還沒走出城門就被一個禦林軍攔下了,西夷聖女皎月在西山獵場被殺死了。
這個消息太過突然,皎月那個蠢貨在騰榮看來是沒有什麼用,這麼多年在西夷在風雲變幻的西夷朝堂,無形的刀光劍影中活下來簡直就是個奇跡,他甚至不明白大祭司為何給自己選定了這樣一個無能的繼承人。
唯一有點用處的,隻有西夷聖女這個身份而已,也是這個身份讓騰榮能夠容忍皎月的愚蠢,不明白大祭司對皎月的溺愛和看重,但這並不妨礙他這些年來利用這個無知的女人獲取利益。
這次也一樣,大祭司在戰場上的失利讓他們皇族有了機會,大祭司想用這個聖女的位置來換取些利益,騰榮樂見其成。
但並不是直接將人殺了這麼簡單,大祭司要保下皎月的性命送人來了大昭,但她的聖女之位卸任還要三五年,新一批的聖女人選還在培養,大祭司的退步就是容許皇族的人成為新一任的聖女,一個腦袋空空的聖女和一個野心勃勃實力強悍的聖女帶來的利益是不同的。
大祭司讓皎月這樣一個蠢貨占著茅坑不拉屎,騰榮卻不會這樣,他會讓他的人徹底掀翻大祭司的勢力來一個釜底抽薪,而這一切的前提也就是大祭司像他們提出的條件就是讓皎月和大昭和親,保住皎月的性命。
騰榮想不通大祭司對於皎月的情感,但這樣的交易可以多多益善。
西夷戰敗後,大祭司的勢力急劇收縮,她手下的那些人也不是安分了,皎月這樣的人在過往的數年爭奪之中若不是有大祭司極力回護保全,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騰榮認真分析過,皇族的人不想皎月活著,大祭司陣營裏的人也不想她活著,大祭司精力不濟,來大昭之前,皎月就差點被弄死,自己還渾然不覺,這樣的人大祭司如今也沒有能力能夠保全了。
讓皎月來大昭和親,騰榮最初是不讚成的,他認為大祭司想要獲取大昭的支持來和皇族抗爭,極力反對沒有成效之後,騰榮才決定親自來大昭走一趟,臨出發之前他才和大祭司達成了這樣的合作,保住一個蠢貨的性命和一個聖女之位相比簡直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