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會議,全軍繼續向北出發,占領了通渭縣城,準備恢複體力,吃好喝好,翻越六盤山和長金公路(西蘭公路)前,要做好十分充分的準備。
全軍8000多人,有2000多人是非戰鬥人員,女性更少,遠征路上,全軍就隻有32位女性。
劉竟回到這個世界見到的第一個人,那個蘇區總醫院的護士鍾荷蓮。這一路上,8000多人裏沒有見到總醫院認識的其他人,那個保衛處的幹事,還有總醫院不少人此時在蘇區留守鬥爭,活著的人日子估計是十分艱難的,有可能也犧牲了。
隻能先不想,過了長金公路,還有六盤山,到了陝北吳起鎮才算平安。
通渭縣城舉行了盛大的聚餐會。
教員提出口號:大家吃好。
遠征的一路上,吃不飽穿不暖,過草地減員嚴重,這次要好好進補一下,恢複身體。
菜肴十分豐盛,雞鴨魚肉一應俱全。大家像後世吃自助餐時,邊夾邊吃。
在聚餐會上,吃得正興起,教員朗誦起自己新寫的詩: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一九三五年十月
《七律 ·長征》。
這個挽救了黨和紅軍並在後來的曆史上,指揮全黨全軍奪取政權並取得最終勝利的男人,一直樂觀,一直保持著進取心態。劉竟在後世,生於世紀末尾的90時代,從聽說他,到上學質疑他,再到信任他,接受他的思想,這是在現場,聽到這位偉大而平凡的人,朗誦這首詩。誰不會被他的樂觀所感染,為了事業而繼續努力呢?
在場的同誌都為這首氣勢磅礴的詩而受到鼓舞,這場遠征以來的盛宴,是進入陝北的有效體力補充。
接下來,就該穿過長金公路了。
中央軍37軍主力駐守在長金公路上,在休整期間,他們趕到了通渭以北的化家嶺和菜家鋪集結。構築陣地,準備嚴陣以待。
跟在支隊屁股後麵的37軍8師22旅主力,此時正準備把紅軍趕到他們的預想陣地裏。
隻是行動真的是慢到家了,截止10月4日前,都沒能完成戰略部署。陝甘支隊8000多人於10月4日攻入長金公路的界石鋪,隨後不到一天時間,就到了興隆鎮,此前劉竟不知道,紅25軍在此地和寧馬血戰,打下了很好的群眾基礎,在這裏,又得到了有效休整,此後從興隆到將台堡,一路上異常順利。
37軍8師22旅的三個團總跟在支隊的屁股後頭,追到興隆鎮附近。
22旅旅長向朝忠發現我軍在貼著山道走曲線,準備迂回趕到紅軍前麵,與東北軍騎兵第7師圍堵在前線,這時他有了一個奇妙的想法,在地圖上劃了一道長線,可忽視了國軍的行動速度,還有山區的艱難,望山跑死馬,沒有紅軍的意誌,還想做長途奔襲的美夢。
準備西施效顰,美其名曰發揚軍事民主精神,把自己的想法一說,準備讓他的三個團長發表意見,結果三個團長都不說話,見此反應,向朝忠隻好作罷,讓三個團擺開架勢,繼續跟在屁股後邊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