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犆犐犘)數據淡水健康養殖新技術/楊成勝等主編.—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ISBN9787533158880Ⅰ.①淡…Ⅱ.①楊…Ⅲ.①淡水養殖Ⅳ.①S964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2)第067574號淡水健康養殖新技術主編楊成勝張保彥褚春出版者: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地址:濟南市玉函路16號郵編:250002電話:(0531)82098071網址:www.lkj.com.cn電子郵件:sdkj@sdpress.com.cn發行者: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地址:濟南市玉函路16號郵編:250002電話:(0531)82098088印刷者:山東教育印務中心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東路郵編:250200電話:(0531)89707018開本:850mm×1168mm1/32印張:9.5版次:2012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犐犛犅犖9787533158880定價:20.00元書
主編簡介楊成勝大專文化,工程師,1988年畢業於山東省水產學校。多年來一直在漁業基層從事養殖技術指導工作,對漁業生產有較深的研究,實踐經驗豐富。先後被評為山東省第五批優秀基層漁業技術人員、濟寧市第三批優秀鄉鎮技術人員、中國水產學會《科學養魚》雜誌社優秀通訊員等。結合生產筆耕不輟,先後在《中國漁業報》《中國水產》《科學養魚》《科學種養》《齊魯漁業》《漁業致富指南》等報刊發表論文100餘篇。《淺議大宗淡水魚生態健康養殖的基本要求》被評為“漁經杯”《中國水產》征文三等獎,《魚種池網箱套養烏鱧魚種增效試驗》被評為“漁經杯”《中國水產》征文優秀獎,《南四湖區池塘無公害培育大規格團頭魴魚種技術總結》被評為《科學養魚》有獎征文優秀獎,《烏鱧夏花車輪蟲病的防治》獲得濟寧市第二屆自然科學創新獎,《鱖魚的人工繁育及生態養殖》《湖泊網箱無公害養殖花白鰱新技術》先後獲得微山縣科技進步獎。
《淡水健康養殖新技術》編委會主任劉劍馬漢柱副主任孫晉仕張緒良魏國主編楊成勝張保彥褚春副主編牟長軍汪飛馬正棟編委(以姓氏筆畫為序)王妹王動仁仇慶國孔祥印朱思海喬建強付清永劉秋雲李彥合張偉陳慶豔曹春霞程黎雷景濤樊靖魏效領內容提要本書是關於淡水產品生態健康養殖技術的書籍,由基層漁業技術人員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編寫而成,共分六部分。全書以生態健康養殖為主線,分別從苗種繁殖、魚種培育、成魚養殖、名優養殖、蝦蟹類養殖以及病害防治等各個環節進行了詳細敘述,既有傳統水產品的養殖技術,又有名特優水產品的養殖方法,涵蓋了池塘、網箱、網圍、集約化等多種養殖方式。立足生產實際,緊密結合漁區養殖生產需要,可操作性強,內容翔實,語言通俗,措施實用,讀者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即學即用。本書既可作為廣大漁業養殖戶的生產技術指南,也可供基層漁業技術人員、漁業養殖場技術人員、水產院校師生參考。
前言我國是世界水產養殖大國和水產品貿易大國,水產品產量占全世界的70%,其中淡水魚產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成為唯一一個人工養殖產量超過天然捕撈量的國家。發展漁業生產,增加水產品供給,不僅有利於保障我國糧食安全,而且在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拉動相關產業發展、向社會供應優質蛋白資源、提高國民身體素質方麵具有積極意義。從產業發展前景來看,水產養殖業仍是我國未來農業經濟的重要產業。
我國水產養殖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從養殖觀念上看,水產養殖者往往片麵追求高密度、高產量,使得水體養殖的產量大大超過水體環境的承載能力,造成養殖自身汙染,魚類免疫力降低,最終導致病害頻發。從技術上看,目前的養殖技術整體上仍然屬於傳統的化學漁業,當漁業病害發生時,養殖者往往片麵依賴化學藥物,對食品安全造成潛在威脅,甚至影響產業信譽和產業發展。在1999年10月舉行的全國農業科技創新發布會上,“天然淡水水域水產規模化養殖及防疫技術”列為中國21世紀16億人口食物安全關鍵技術之一,生態健康養殖也成為我國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是近年來順應漁業發展的需要而形成的水產養殖新理念,是根據具體的養殖條件而靈活設計的水產養殖方式,倡導少用或不用化學藥品,采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編者根據多年從事漁業技術工作的經驗,參考國內水產養殖科學的新理論、新技術而編撰本書。全書共分六部分,內容包括水產苗種繁育、親魚培育、魚種培育、成魚養殖、管理措施、名優水產品養殖、蝦蟹類養殖及病害防治等。本書實用性強,通俗易懂,適合廣大水產養殖業者、水產院校師生和基層漁業技術人員參考。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國內出版的部分有關圖書及相關資料,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編寫期間得到微山縣傅村鎮黨委、鎮政府和微山縣漁業綜合管理委員會以及多位水產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由於編者水平所限,疏漏和錯誤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目錄一、苗種繁育及親魚培育……………………………………(1)(一)草魚的催熟與繁殖……………………………………(1)(二)鰱鱅魚健康繁育技術規程……………………………(4)(三)團頭魴人工繁育………………………………………(8)(四)翹嘴鱖人工繁殖………………………………………(12)(五)烏鱧人工繁殖…………………………………………(16)(六)黃顙魚人工繁殖………………………………………(19)(七)泥鰍生態化繁殖………………………………………(22)(八)克氏原螯蝦人工繁殖…………………………………(24)(九)青蝦生態化繁殖………………………………………(26)(十)翹嘴鱖人工繁殖注意事項……………………………(28)(十一)親魚春季強化培育技術……………………………(32)(十二)親魚產後護理與培育………………………………(35)(十三)秋冬季節親魚培育措施……………………………(37)(十四)魚用催產劑及其使用方法…………………………(39)(十五)家魚無公害繁育操作規程…………………………(41)二、魚種培育技術……………………………………………(45)(一)提高魚苗培育成活率的技術措施……………………(45)(二)一齡草魚種高產培育技術……………………………(49)(三)池塘主養二齡草魚種高產技術………………………(53)(四)二齡草魚種網箱養殖技術……………………………(55)(五)湖泊網圍培育一齡草魚種技術………………………(59)(六)優質鯉魚苗種培育技術………………………………(62)━1書
淡淡水水健健康康養養殖殖新新技技術術(七)團頭魴魚苗培育技術…………………………………(64)(八)團頭魴魚種高產培育…………………………………(68)(九)池塘培育黃顙魚魚種綜合技術………………………(71)(十)泥鰍苗種的科學培育…………………………………(73)(十一)網箱培育大規格鱖魚苗種…………………………(77)(十二)水泥池培育鱖魚夏花………………………………(81)(十三)提高烏鱧魚苗成活率的關鍵技術…………………(82)(十四)烏鱧夏花網箱培育…………………………………(85)(十五)野生烏鱧魚苗的馴養………………………………(88)(十六)秋季培育魚種的措施………………………………(92)(十七)魚種的冬前強化培育………………………………(95)三、成魚養殖及管理…………………………………………(97)(一)生態健康養殖大宗淡水魚的基本要求………………(97)(二)草魚健康養殖………………………………………(103)(三)優質鯽魚的當年養成………………………………(105)(四)建鯉反季節養殖……………………………………(108)(五)團頭魴生態化養殖…………………………………(111)(六)鱅魚池塘生態健康主養技術………………………(115)(七)高產池塘的夏秋季管理……………………………(119)(八)網箱養殖團頭魴的關鍵措施………………………(123)(九)湖泊網箱健康養殖鰱鱅魚…………………………(125)(十)湖泊網箱科學養殖草魚……………………………(128)(十一)網箱養殖鯽魚注意事項…………………………(132)(十二)冬閑塘蓄養商品魚………………………………(136)(十三)春季魚池的管理…………………………………(138)(十四)夏季養魚的水質管理……………………………(142)(十五)成魚池塘的秋季管理……………………………(144)(十六)池塘缺氧情況的判斷及解救……………………(147)(十七)池塘清淤及消毒…………………………………(150)━2目錄四、名優水產品養殖………………………………………(153)(一)翹嘴鱖生態健康養殖………………………………(153)(二)鱖魚套養增效措施…………………………………(156)(三)青魚池塘無公害養殖………………………………(159)(四)池塘集約化養殖烏鱧高產高效技術………………(163)(五)黃顙魚無公害池塘精養技術………………………(166)(六)池塘黃顙魚與鱉生態混養…………………………(168)(七)池塘健康養殖斑點叉尾鮰…………………………(172)(八)池塘集約化養殖泥鰍………………………………(175)(九)黃鱔網箱生態健康養殖……………………………(179)(十)池塘集約化養殖黃鱔………………………………(184)(十一)秋冬季節池塘養殖泥鰍…………………………(189)(十二)黃顙魚無公害網箱養殖…………………………(190)(十三)湖泊網圍混養鱖魚………………………………(193)(十四)池塘養殖鱖魚的夏秋季管理……………………(195)五、蝦蟹類養殖……………………………………………(199)(一)優質河蟹生態養殖…………………………………(199)(二)養蟹增效措施………………………………………(202)(三)提高河蟹暫養成活率技術…………………………(205)(四)池塘蝦、蟹、鱖無公害混養技術……………………(207)(五)湖泊網圍養蟹注意事項……………………………(210)(六)春季池塘青蝦的養殖管理…………………………(212)(七)提高青蝦商品率的措施……………………………(214)(八)秋冬季節青蝦暫養…………………………………(216)(九)青蝦的捕撈…………………………………………(219)(十)大規格青蝦養殖……………………………………(220)(十一)池塘養殖小龍蝦的高產高效技術………………(223)(十二)克氏原螯蝦投餌注意事項………………………(229)━3淡淡水水健健康康養養殖殖新新技技術術(十三)池塘混養克氏原螯蝦技術………………………(231)(十四)南美白對蝦生態養殖……………………………(232)六、病害防治…………………………………………………(237)(一)池塘用藥注意事項…………………………………(237)(二)暴發性魚病的綜合防治……………………………(239)(三)魚苗培育期常見的寄生蟲病害防治………………(242)(四)魚苗池青苔的防治…………………………………(246)(五)夏花草魚出血病與爛鰓病並發症的診治實例……(250)(六)鱅魚苗氣泡病的治療實例…………………………(252)(七)草魚腸炎病的治療實例……………………………(255)(八)網箱培育二齡草魚種病害並發症的治療實例……(257)(九)網箱養殖鰱鱅魚易發病害的防治…………………(260)(十)烏鱧苗種階段的病害防治…………………………(264)(十一)池塘網箱養殖烏鱧病害的防治…………………(267)(十二)黃顙魚易發病害防治……………………………(272)(十三)黃鱔非寄生性病害防治…………………………(275)(十四)河蟹常見病害防治………………………………(278)(十五)春季預防魚病注意事項…………………………(281)(十六)洪水過後巧用漂白粉防治魚病…………………(283)(十七)秋季魚種池塘的綜合防病措施…………………(286)(十八)淡水魚生態養殖需注意的技術細節……………(289)━4一、苗種繁育及親魚培育(一)草魚的催熟與繁殖草魚是我國淡水養殖的重要品種,常規養殖草魚一般經4~5年才能長成成魚。采用草魚親魚提前催熟技術,使草魚苗種繁殖生產提前,能縮短養殖周期,提高養殖效益,並且對草魚的催產率、受精率、出苗率影響不大,可以取得較好的生產效果。草魚提前催產繁殖,經科學培育,當年可長成大規格魚種,經過2年左右的精心養殖可養成商品成魚,生產周期較常規養殖能提前1~2年。
1.親魚培育池及催產孵化設施親魚培育池麵積要求在4畝左右,池深2.5米,保持水深1.5~2.0米,池塘要求水源豐富,水質良好,排灌方便。親魚產卵池一般呈圓形,直徑10米左右,麵積約80平方米,深1.4米;孵化環道直徑6米,內圈設不鏽鋼架及40目篩絹網過濾係統,環道容水量15立方米;高位蓄水池1000立方米左右,各種水泵、集卵箱、親魚網及催產藥物等配套設施齊全。
2.親魚來源及選擇親魚一般從具有國家資質的草魚原種場或良種場引進,也可從江河、湖泊等自然水體中捕撈。親魚應達到6齡以上,體重10千克以上,魚體鰭鱗完整、體色鮮豔、無病無傷、遊動活潑、體質健壯、生長正常。
3.早春強化培育親魚在越冬池內進行正常的越冬後,在當年2月中下旬水溫━1書
淡淡水水健健康康養養殖殖新新技技術術達6℃左右時,逐漸換出越冬池水,更新水質,並保持1.2~1.5米的較低水位,使池水逐步升溫;當水溫達到8℃左右時,采用豆餅粉、麥芽等精飼料進行誘食,使親魚逐步恢複攝食,增強體質;這一時期每隔7~10天注換水一次,每次20~30厘米,注水時須把進水管口架空於池內,並沿池邊平行,使池水循環流動,人為製造流水環境,刺激親魚的性腺發育。
4.采用藥物催熟3月下旬,采用拉網方法集中親魚,檢查親魚的生長及性腺發育情況,選擇發育程度較好的親魚進行藥物催熟,選用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A2及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兩種催情藥配合使用,用0.7%的生理鹽水進行配製。根據親魚的規格、性別分別采用不同的藥物劑量,按照一魚一針的方式配製催熟藥劑,重點是對雌性親魚催熟,采用胸腔注射法,每尾親魚注射1.5~3.0毫升藥液。
5.催熟親魚的放養催熟親魚要專池培育,培育池在親魚催熟前10天排水清淤消毒,采用生石灰消毒法,每畝用生石灰80~100千克,化漿,全池均勻潑灑後,池內注水1.0米左右。親魚催熟後按照強化培育要求投放到培育池內,每畝水麵放養草魚親魚200千克以內。為控製水質,可適當搭配鰱鱅魚親魚進行培育,總量為草魚的15%。
6.催熟親魚強化培育催熟親魚產前培育階段是草魚親魚的營養物質向生殖腺轉化的重要階段,為促進親魚的性腺快速發育,這一時期應著重抓好以下工作:(1)定期衝水:培育前期每3天衝水一次,每次1小時;培育中期每2天衝水一次,每次1.5小時;產前10天開始每天衝水一次,每次2~3小時。
(2)適時注換水:根據池塘情況,每周注換水1~2次,每次10~15厘米,先排水後灌水,使池水保持1.2~1.5米的水位。換水時━2一、苗種繁育及親魚培育避免水溫驟變,防止親魚產生應激反應而影響性腺發育。保持良好的水質條件有利於親魚正常生長、性腺的快速成熟,水體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之間,pH保持在7.5~8.5,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得到有效控製,使水質保持“活、嫩、爽”。
(3)科學增氧:培育池內按每畝水麵安裝0.3千瓦的動力配備增氧機,根據池塘狀況每天淩晨開機增氧2~3小時,午時再開機1小時左右,確保池水溶氧充足,滿足親魚對水體溶氧的要求,促進親魚性腺健康發育。
(4)餌料投喂:根據親魚攝食情況適量投喂,在培育過程中,親魚的攝食量有“少—多—少”的變化趨勢。在旺食階段,青飼料的投量宜占草魚體重的40%~60%,產前一周投餌量趨減,產前1~2天停料。精飼料以豆餅為主,培育全過程均可適量投喂,不宜過多;青飼料主要投喂菹草、陸生蔬菜、發製的麥芽等。
(5)管理措施:每日堅持早、晚、夜三次巡塘,及時撈除雜草殘餌,每周消毒食場一次,池水每20天消毒一次,用濃度為0.2~0.3毫克/升的二氧化氯全池遍灑,4月上旬采用阿維菌素對親魚池殺蟲一次,嚴格按說明用量使用。
7.親魚催產進入5月初,池水水溫在22℃左右時,觀察親魚的成熟度,對催熟情況較好的親魚進行催產。培育後期,要特別注意觀察草魚糞便變化情況。隨著性腺漸進成熟,草魚食量即開始遞減,此時觀察草魚糞便形狀,可初步斷定適合繁殖的時間,再結合對親魚的觀察、挖卵鑒別,就能基本確定適合繁殖的時機。草魚在產卵前糞便一般出現由大到小、由長形到橢圓形、由鬆散到結實等一係列變化,變化末期即為草魚的適合催產時間。雌雄親魚比例為1∶1.2,雄性親魚在尾數上要略多於雌性親魚,采用地歐酮加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A2混合催產劑,采用2次注射法對親魚進行催產注射,雌性親魚每千克體重使用地歐酮5毫克、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3淡淡水水健健康康養養殖殖新新技技術術似物A25微克。第一針為全量的1/5,餘量第二針注射,雄性親魚催產劑使用量為雌性親魚的一半,在雌性親魚注射第二針時注射。
催產藥物用0.7%的生理鹽水溶解,按一魚一針的方法配藥,采用胸腔注射法,在親魚胸鰭基部呈45度角刺入並注射藥物。當日配藥當日注射完畢,親魚放入產卵池,每隔2小時衝水一次,每次3~5分鍾,次日早上6時前後即開始產卵。水溫21~23℃時,親魚效應時間一般為12個小時左右,親魚產卵後及時集卵放入孵化環道進行孵化,避免魚卵在產卵池內發生缺氧現象。
8.魚苗孵化采用常規的環道孵化法進行魚苗孵化,布卵密度一般為100萬粒/立方米,孵化期間水溫保持在22~25℃,pH7.5~8.0,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所用水源水質清爽,並經2層篩絹網過濾,網目分別為40目和80目。受精卵一般經25小時左右開始破膜,5~6天後魚苗現腰點,6~7天魚苗即可出環道下塘培育。魚苗下塘前在環道內用熟蛋黃飼喂一次,方法是用100目篩絹網包裹揉洗蛋黃,將洗出的蛋黃液潑灑於環道內並靜水1小時即可。
必須盡早處理好孵化用水,使水質保持清新,不能重複使用孵化用水,以免對受精卵、魚苗幼體造成影響。科學調節環道水流速度,配備發電機、柴油機等設施,預防停電現象,杜絕停水事故。勤洗刷濾水紗窗,適時清除卵膜,保證孵化順利進行。
(二)鰱鱅魚健康繁育技術規程鰱鱅魚是養殖廣泛的淡水魚類之一,但在魚苗繁育中常常因親魚成熟度不好、魚卵孵化率較低、出苗率不高而影響繁育效果。
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技術人員逐步摸索了一套鰱鱅魚健康繁育規程,采用繁育規程可以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提高鰱鱅魚的繁育率及出苗率。
━4一、苗種繁育及親魚培育1.鰱鱅魚親魚培育(1)親魚選擇:親魚從有資質的國家級原種場或良種場引進,親魚選擇標準:①已達性成熟年齡,鰱魚3~4齡以上,鱅魚5~6齡以上;②個體規格適宜,鰱魚5千克以上,鱅魚8千克以上;③雄性親魚多於雌性親魚,雌雄親魚比例1∶1.1~1∶1.3;④魚體健壯,遊動活潑,體色鮮豔,鱗片完整,無病無傷,生長正常;⑤秋末冬初選留的親魚,性腺發育應達到三期;⑥雌雄親魚應分別來自不同的水域,防止親魚近親交配繁殖。
(2)雌雄鑒別:魚類繁殖季節,雄性鰱鱅魚親魚胸鰭上的珠星特別明顯,手摸有粗糙感,雌性親魚則沒有。外觀腹部,雌性親魚腹部膨大明顯,可見卵巢輪廓,手摸柔軟,成熟度好時泄殖孔紅潤,輕壓腹部有黃色卵粒流出;成熟度好的雄性親魚腹部膨大不明顯,輕壓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入水能夠迅速散開。
(3)親魚放養:鰱鱅魚親魚不宜同池培育,可和草魚、青魚等其他親魚混養。以鰱魚為主培育時,每畝池塘放養5千克/尾以上的親魚22~26尾,搭配10千克/尾左右的草魚4~6尾;以鱅魚為主培育時,每畝池塘放養10千克/尾以上的親魚12~14尾,搭配10千克/尾左右的草魚3~5尾。
(4)培育措施:秋冬季節,通過肥水、注水等措施保持水質肥、活、嫩、爽,繁殖浮遊生物供鰱鱅魚攝食,同時補充投喂適量精餌料,提高親魚體質,促進性腺發育。春季采用小水、大肥的培育方式,入春排出部分池水,保持水深1米左右,適當施肥,促進浮遊生物繁殖,施肥以潑灑發酵的有機肥或生物漁肥為主,亦可使用無機肥,視水質情況3~7天潑灑一次。隨著水溫上升,適時加注新水、投喂精餌料(豆餅漿、細麩皮等)。親魚產前采用大水、不施肥的方式進行培養,在產前20天左右要減少施肥量或停止施肥。采用勤衝水、注水的方式改善池塘溶氧狀況,必要時設增氧機定期增氧,促進親魚發育成熟。
━5淡淡水水健健康康養養殖殖新新技技術術2.人工催產(1)催產設施:包括催產池、孵化環道以及催產藥物注射用具、孵化管理工具等,催產池一般為直徑10米左右的圓形水泥池,池壁高1.6米左右,池底中間較周邊低20厘米左右,便於集卵和排水,池子中心有通往環道及排水渠的管道,池口上方有帶過濾裝置的進水管。孵化環道則是專門用於魚卵孵化的設施,包括環道、進排水係統、過濾紗窗、集苗裝置等。
(2)催產劑的注射:鰱魚一般采用專門配製的A型混合催產劑,鱅魚采用B型混合催產劑;鰱魚可以采用一次注射法,也可以采用兩次注射法,鱅魚一般采用兩次注射法,按照催產劑的說明使用。一般按每千克親魚使用的混合催產劑中含HCG400單位計算,用0.7%的生理鹽水溶解藥物,與魚體成45度角注射於魚體胸鰭基部,注射深度1.5厘米左右,一般每千克魚注射0.2~0.4毫升注射液;催產劑注射的時間,一針注射一般在傍晚6時前後進行,采用兩針注射時,兩針間隔6~12小時,要求第2針在當天晚上8時前完成,使親魚在次日早上產卵,鱅魚較鰱魚的效應時間長一些,注射時間相應早一些。
(3)親魚產卵:親魚注射催產劑後,放入事先加好水的催產池內,2~3小時後向池內衝水,進行流水刺激,促進親魚性腺的進一步成熟,同時改善催產池內的水質條件,可以采用間斷法衝水,即衝水3~5分鍾,停水30~60分鍾,然後再衝水,親魚發情前停止衝水。待親魚開始產卵後,要邊流水、邊產卵、邊集卵。
(4)收集魚卵:鰱鱅魚的魚卵屬半浮性卵,在流水中上浮,在靜水中沉於水底。因此,在魚卵產出後,要及時收集魚卵,放入環道進行流水孵化,以免魚卵長時間靜止於水底造成缺氧而窒息。一般通過集卵管道把魚卵直接集於孵化環道。
(5)人工授精:一些親魚經催產劑催熟後,因種種原因不能自行產卵,這時要人工授精。把雌性親魚和雄性親魚準備好,用幹淨的塑料盆或搪瓷盆作為盛卵工具,魚卵、精液同時擠入盆內,搖動━6一、苗種繁育及親魚培育盆使精卵充分混合,加少量水再搖2~3分鍾,使魚卵充分受精後,加水洗去多餘的精液,倒入孵化環道進行孵化。
3.魚苗孵化管理(1)孵化密度:鰱鱅魚孵化屬規模化生產,孵化密度與孵化設施、水溫、溶氧、管理措施等因素有關。規模化生產鰱鱅魚魚苗,一般采用專用的孵化環道進行孵化。一般每立方水體容納魚卵100萬~120萬粒,而一些性能較差的環道每立方水體可放卵70萬~80萬粒。
(2)水流調節:魚卵發育階段不同,環道內水體流量的控製也不一致。魚卵剛入環道時,環道水流控製在0.25~0.3米/秒;魚卵破膜時,由於魚卵耗氧量過大,出膜魚苗易沉底,這時要加大水的流量,水流控製在0.35米/秒;魚苗能夠平遊時,逐步減小水體的流量,魚苗出膜2~3天後,水流控製在0.2米/秒為宜。
(3)洗刷紗窗:魚卵孵化過程中,洗刷紗窗是一項重要工作。
由於濾水紗窗易附著水蚤、卵膜、汙物等,阻止了水體的流出,往往出現水漾環道跑卵、跑苗現象,紗窗上汙物過多還會出現貼苗、傷苗現象而造成損失。及時用軟毛刷刷洗紗窗,保持過濾紗窗網的清潔、保證水體的正常流動與交換即可避免這些現象。
(4)清除卵膜:一般用撈膜網撈取,撈膜網是將用尼龍線編織成的網目為2厘米左右的網片固定於鐵絲製成的方形框架上,將網片懸掛於環道中,使卵膜附於網線,然後提出水麵,在清水中衝洗幹淨後再懸掛除膜,連續數次可以基本撈出卵膜及雜物;也可通過水體自溶卵膜而清除。
(5)預防病害:魚苗孵化期間主要有水黴病、氣泡病、早脫膜和生物敵害等。預防水黴病的方法是徹底消毒、使用清潔水孵化、不在低溫下孵化魚苗等;氣泡病的發病原因是水質過肥,因此要調節孵化用水,不使用過肥的水體作孵化用水;早脫膜可能因為魚卵質量差,也可能由孵化用水重複使用、魚卵密度過大而引起,應區別原因,分別采取相應的措施;魚卵及魚苗的主要敵害是劍水蚤,防━7淡淡水水健健康康養養殖殖新新技技術術治方法是嚴格過濾孵化用水,適時在水源地殺滅劍水蚤等敵害生物。
(6)出苗下塘:鰱鱅魚魚苗腰點出現以後,就可以出環道下塘了。下塘前要先投喂一次蛋黃液,每10萬~20萬尾魚苗用一個煮熟的蛋黃,用80目或100目篩絹網裹住蛋黃,洗出蛋黃液,均勻潑灑投喂。2小時後集苗過數,以氧氣袋包裝,袋內裝水1/3,裝魚苗10萬尾左右,袋內充足氧氣,可以運輸10個小時。魚苗運至塘邊,經緩苗及水溫過渡後再下塘,這樣有利於提高魚苗的成活率。
(三)團頭魴人工繁育由於團頭魴具有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抗病力強、餌料易解決、繁殖簡便、易於捕撈、養殖效益高等特點,其養殖範圍廣、養殖麵積逐漸增大,成為淡水養殖的重要品種之一。團頭魴產黏性卵,卵粒一般附著於水草等附著物上孵化,在自然水體中較易繁殖。在人工養殖生產中,為解決團頭魴魚苗的規模化供應問題,一般需要進行人工集中繁育。
1.親魚的選擇與培育(1)池塘條件:池塘麵積2~5畝,要求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汙染源,排灌方便,水深1.5~1.8米,池形為東西向長方形。池塘要求保水性能好,池底平整,淤泥保持在15厘米以內,池塘進排水口要裝好攔魚設施。在親魚放養前,徹底清塘消毒。
(2)親魚選留:團頭魴親魚可以從湖泊等大型水域起捕的團頭魴成魚中選留,亦可從池塘養殖的優質團頭魴成魚中選留。團頭魴親魚應具備以下幾項要求:魚齡3足齡,體重1千克以上,魚體體型好,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無畸形,雌雄親魚應分別從不同水域選留,避免親魚近親交配,雌雄比例為1∶1.2~1∶1.5。
(3)親魚放養:親魚放養前,采用3%~5%的食鹽水浸洗消毒━8一、苗種繁育及親魚培育5分鍾左右;放養密度,每畝水麵放養親魚150~200千克,其中包括在池內搭配放養的鰱鱅魚,以保持池塘水質狀況良好,團頭魴親魚占總放養量的90%,鰱鱅魚占總放養量的10%,即每畝水麵團頭魴親魚為150組左右,鰱鱅魚親魚3~4組。
(4)親魚培育:親魚培育包括產後培育、秋冬季培育,要重點做好親魚的春季培育,促進親魚的性腺發育,以獲得高質量的精卵。
具體方法是:①定期衝水。3月底開始,每7天向池塘內衝水一次,每次2~3小時,用水選擇優質地表水,如湖泊、水庫的上層水;到產卵前15天時,每2~3天衝水一次,通過流水刺激,促進親魚性腺發育成熟。②餌料投喂。餌料以加工的全價配合餌料為主,粗蛋白含量在30%左右,日投餌2次,投餌率3%~5%;每天加喂一定數量的青菜、浮萍、嫩草等青餌料。③水質要求。親魚培育期間,要求水質條件良好,保持溶氧充足,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④注意事項。在親魚產卵前的1個月,雌雄親魚最好分塘養殖,避免親魚零星產卵,影響生產。
2.團頭魴的人工催產(1)催產時間:在親魚成熟度好、培育措施到位的情況下,每年4月下旬、水溫20℃時進行人工催產,最適催產水溫為22~25℃,團頭魴魚卵的最適孵化水溫為23~27℃。一般從4月底到6月中旬都是團頭魴的適合催產期。
(2)產卵池的準備:團頭魴產卵池不宜太大,麵積以1畝左右為宜,一個批次可催產體重1千克左右的團頭魴親魚100多組。催產池麵積小能增加雌雄親魚接觸的機會,提高親魚的產卵率和魚卵的受精率。催產池嚴格按規程進行清整消毒,消毒後注水0.5米左右,留足空間,便於親魚入池後注水衝水刺激。
(3)成熟親魚的選擇:性成熟的團頭魴親魚,通過眼觀、手摸、輕壓等方式進行鑒別。成熟度好的雄性親魚,在其胸鰭、頭部等部位有“珠星”,手摸有粗糙感,輕壓親魚下腹部,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入水後迅速散開;成熟度好的雌性親魚,其腹部膨大,卵巢輪廓━9淡淡水水健健康康養養殖殖新新技技術術明顯,手摸腹部鬆軟、有彈性,生殖孔突出、鬆弛、微紅。催產選擇雌雄親魚之比為1∶1.2。
(4)催產劑的配製與注射:團頭魴催產一般選用混合催產劑,采用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A2(LHRHA2)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具體用量為:雌性親魚每千克體重LHRHA25微克+HCG1000國際單位,雄性親魚劑量減半。采用一次注射法,每千克親魚注射藥液1毫升,在親魚胸鰭基部注射,注射時間為下午4~5時,在水溫23℃的條件下,親魚一般次日淩晨即可產卵。
(5)魚巢的設置:團頭魴的卵與鯉魚、鯽魚等魚類的卵一樣,卵粒表麵有黏附性,為黏性卵,在進行人工繁殖時,應當在產卵池內設置魚巢,以供魚卵附著。魚巢一般采用棕櫚絲、聚乙烯纖維或分枝多、柔韌性好的樹根、水草等製作,將處理好的原料紮成束,一束一束並排敷於竹竿上,束間距20~30厘米,每根2~3米長的竹竿紮製20~30束,多根竹竿製成一筏,分上、中、下三層設在產卵池內。設置魚巢在注射催產劑後就要進行,使用前魚巢及輔助工具要徹底消毒。
(6)催產管理:親魚注射催產劑後,立即放入催產池,根據池水及親魚活動情況適時衝水,尤其在親魚產卵前的4~5小時內,要適當加大衝水量,對親魚進行流水刺激。注入一定的水量後,在親魚發情前就要停止注水,使親魚在靜水中產卵。親魚產卵時不能受到驚嚇,環境保持安靜,以免影響產卵和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