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寫在前麵的話金鎖老師與我同村同族,按我們的族譜輩分排列,我應該叫他叔。寫我們這個村名叫班村,緊鄰現在的原平政府,自明代初年在先祖從洪洞縣遷移至此,已經六百餘年。清代末期的時候,曾前麵

經出現過一個文化家族,與近百年來中國的政治和文化緊密相的關。我在年,到北京國子監尋訪張家最顯赫的人物張登話2013瀛,發現他那一榜的進士黃榜,竟赫然陳列在展廳的玻璃櫃中。此榜的狀元是洪鈞,他的夫人就是赫赫有名的賽金花;第三名是朔州王文治,後來成為張家的女婿。張登瀛做過翰林,任過侍講,就是所謂的帝師,村裏人叫他翰林或登瀛老人。他的家族,在清末到民國,出現過許多顯貴的人物,在原平,是鼎鼎有名的望族。

近六十多年,承翰林餘響,本村也有幾位有影響的文化人。其中翹楚,則是村中心的金鎖、千鎖兄弟。千鎖是我的學長,也是我學業上的引路人;金鎖則大我許多,他在世紀20一年代,即在汾西煤礦參加工作,下過煤窯,卻愛好文學創70作,經常發表小說、詩歌,是省裏年輕有為的作家,受過馬烽、西戎等山藥蛋派創始人的培養。那時,我還在村裏玩耍。

因為與千鎖同好文學,金鎖的文名對我簡直就是如雷貫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我在此尊稱他金鎖老師。

去年後半年,金鎖老師突然找到出版社,要自費出版他的文集。我聽了很感動:在他六旬之年,仍然對文學懷著少年一樣的向往。當即答應幫這個忙。

金鎖老師的文集分四部分,包括短篇小說卷《麵人媳婦》,詩歌卷《大佛雕工》,兒童文學卷《小人書迷》,以及散文卷《意外的收獲》。作品裏的某些篇章,我很早以前拜讀過,已經隨時間流逝消失了記憶。現在,四部分作品齊齊擺到桌麵上,舊事舊人忽然重來眼前,感到分外親切。

以我的基本判斷,金鎖老師的文集,舊作居多,尤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作品,文風質樸,時代色彩鮮明,一下就讓人回到風雷激蕩的年月,從心底產生共鳴。

我從事傳統文化出版,不搞文學評論,以上所言,是一種表麵的感受。根據專業愛好,我更喜歡閱讀他的散文,借此了解他寫作的曆程,也喜歡從中追尋舊事,品味記憶。

金鎖老師為編好他的文集,頗動了一番心思,下了一番苦工夫。文前的各種序言,多半用前輩的書信代替,可稱意味深長。《小人書迷》的序言,是山西人民出版社總編室曾長清先生的兩通信劄。《麵人媳婦》的序言,是張石山先生的三封書信,張先生是國內名作家,才華橫溢,我注意到他的每一封信二

的末尾,都盼金鎖有新作問世,展示出對地方作家的殷殷期望。今年春節後,偶遇石山先生,雖近古稀之年,依然記憶驚人,提到本村有成就的文人張曉宇先生、張千鎖學兄、宋劍洋同學,都一一記得,對金鎖老師印象尤深,令我非常感動,尤其令我增加了對金鎖老師的敬意。所以,作為出版人,更作為在金鎖老師影響下成長的晚輩,當他的文集即將出版時,受命寫幾句話,表達對他的祝賀,感謝他為傳承本村文脈所作的特殊貢獻,都是理所應當的,並且熱切盼望他有新的文學作品問世!

張繼紅寫

2015年3月在前

麵的

話(張繼紅:三晉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三

人生碎片(自序)把短篇小說、詩歌、兒童文學作品整理成集後,除劇本、曲藝外,其他零七碎八的文字歸為這本散文集。在一次次整理、校閱這些長長短短的篇章時,如同挖掘一片片多年沉積的人人生碎片。通過對這些碎片的梳理、黏合,似乎重新塑起一座生人生的鼎簠,這鼎簠的碎片在地下沉積多年也未覺什麼,而經碎片

重新梳洗、置之廳堂,則不能不覺有點撫摸、回味一下的必︵

要。因為這裏邊有自己人生曆程留下不滅印象的人、事,有對自各個時期一些繞不開事情的態度與思索。為使這裏邊的篇章讀序︶

起來方便,有點邏輯性,曾試圖根據每篇文章的性質與體例冠以一些小欄目。這樣試圖做了幾次總難如意,隻能整理為現在的樣子。

《第一輯》收集的三篇短文,基本是自己學習,和引導孩子學習的點滴體會,曾登在學校自辦的與地方報紙上。盡管麵孔有點刻板,“也算經驗”,就收了進來。現在,自己的子女都從學校出來參加工作,他們的孩子也同樣麵臨一個新的培養教育問題。如果他們有新的招數,這些可算作“參考消息”。

一《第二輯》寫的是在各個時期,對自己發生過重大影響,有的甚至是改變自己生命軌跡的人。盡管在和這些人的接觸中時間是短暫的,交往看去是微不足道的,但他們給自己的影響卻是難以磨滅的。馬烽、西戎老師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有重要影響的人物。我和他們的接觸雖然很少,時間也十分短暫,但他們的一舉一動中體現出來的中國農民坦誠、純樸、厚實的性格,和待人態度使人永生難忘。礦務局宣傳處處長高宏景象井下礦工一樣敢於擔當,熱忱扶植文學新人的氣派多少年過後,都叫人激動不已。張守愚老師果敢淩厲、身教重於言教的形象永遠印在自己的腦際。李存世師傅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真誠處人的態度,成為做人的楷模。霍效昌先生兢兢業業、日積月累、為文化事業不懈奮鬥的精神,時刻鼓舞著自己……在這一輯中,這樣的人雖然記敘不多,但都是自己幾十年人生河流的積澱,他們將永遠成為自己處世為人的標杆。

在這一輯中,無論是《河東抗戰紀事》中的抗戰軍民,還是《拖拉機站的撓羊漢》中的傑出跤手,都是自己心目中不同時期的英雄。《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郭梅花是自己所在礦區駐地村莊的一位農家姑娘,她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令人難堪的困境的時候,毅然走出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自己在寫這篇作品時曾得到郭梅花及她的母親,還有她孝義文化館老師侯培烈先生的熱情支持和關注,可由於種種原因,當時未能使作品問世。在這次本集出版時把它收入其中,也算對他們的一種謝意吧。就在本書已基本成形時,聽說郭梅花早已擔任山西省民間剪紙家協會主席,在這裏對她表示由衷的祝賀。

二《第三輯》以記事為主。《小窯夜宿》是自己原來居住的呂梁山礦區小村煤場生活場景。每到冬天,來這裏拉煤的農民就是這樣艱難地度過一夜,而在這艱難的夜晚,他們又是那麼達觀,對新的生活充滿向往。

人們的物質生活在不斷富裕,而誠信卻引起了社會各層的普遍關注。《一張三分郵票》的故事中,江蘇“藝石齋”一絲不苟、誠信於顧客的品德令人震撼!一張郵票雖不達寸,而它蘊含的分量卻難以估計。

業餘文學創作多年,對文學創作的甘苦難以言盡。《第五輯》主要談對一些文學現象和作品的看法,比如與常士喧合作的秦香蓮的兩個細節談起是談多側麵塑造人物的問題《》。人《作詩二忌》是詩歌創作方麵的一些體會。對《中篇小說選生刊》一些作品的評論,是在做《中篇小說選刊》評刊員時寫碎片

的一些短評。這些短評雖短,自己也竭力想談一些自己的看︵

法,比如作品要幹預生活、要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特色等等。省自書法家郤樹民近來出版的一本詩集《雪地棗林》頗具哲理與序形象特色,特寫篇短文,為它鼓與呼。︶還有許多話要說,實際看了後麵的東西就知一二,這裏就不囉嗦了。

三目錄寫在前麵的話張繼紅一………………………………………人生碎片(自序)一……………………………………………第一輯一目…………………………………………………………活頁筆記與資料積累三錄……………………………………如何引導孩子釋疑解難五…………………………………教子學習點滴七……………………………………………第二輯九…………………………………………………………梅花香自苦寒來一一………………………………………河東抗戰記事二〇…………………………………………拖拉機站的撓羊漢們二四…………………………………我來改二八…………………………………………………憶西戎老師二九……………………………………………初見馬烽老師三一…………………………………………不斷耕耘寫彩扉三三………………………………………一夫妻胖胖藝術蛋糕店四〇“”……………………………崞縣小辮張補來四七“”…………………………………寫在為張守愚老師送行前五二……………………………飛蝶永動五五“”…………………………………………第三輯五九………………………………………………………小窯夜宿六一………………………………………………一張三分郵票六五…………………………………………翻地埂六七…………………………………………………春的火龍七〇………………………………………………峨眉山觀猴記七二…………………………………………一個鼠夾七七………………………………………………鄰家的洋槐樹七九…………………………………………橘香書屋八〇………………………………………………第四輯八三………………………………………………………耍猴場子和文藝園地八五…………………………………遊廟雜感八八………………………………………………專業隊撓羊的另一麵八九…………………………………傳統撓羊賽呼喚群眾參與九一……………………………第五輯九三………………………………………………………可喜的收獲殷切的期望九五、……………………………選材開掘及其他九八二、……………………………………從秦香蓮的兩個細節談起一〇〇《》……………………魂靈的冶煉一〇三…………………………………………作詩二忌一〇五……………………………………………一篇頗具津味語言特色的佳作一〇七……………………給中篇小說選刊編輯部的信一〇九《》…………………雄關漫道真如鐵一一一“”………………………………是否更人性化些一一三……………………………………當前中國農村生活的一麵鏡子一一五……………………時代精神民族特色審美享受一一七、、…………………連環畫斷章一一九…………………………………………意外的收獲一二二…………………………………………目一部充滿哲理和詩意的書一二四…………………………錄

第六輯一二七……………………………………………………寇午子背鼓一二九…………………………………………禿尾巴來成的故事一三二…………………………………頭上砸了個血窟窿一三一…………………………………第七輯一三七……………………………………………………寫在張氏族譜木刻本刊印一百周年一三九《》…………原平跤壇風雲人物後記一四二《》………………………三

第一輯活頁筆記與資料積累活頁筆記是種積累資料的好方法經實驗頗有收益,。

做筆記時先是混合作業積累多了就分門別類這樣,,,,眉目清楚檢索方便有一段時間參加自學考試就將那些混活、。,頁合的筆記規範清理一番分成哲學邏輯古文集萃,《》《》《》筆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名人名言百科雜記《》《》《》《》《與薈生活筆記等十幾種分類後每本裝個硬紙封麵頗》《》。,,資似一部精巧別致的小詞典隨著筆記種類不斷增多原來料“”。,積的本子不斷補充進新的內容規模逐漸雄厚起來有的厚達寸,。累餘全部疊垛近乎於尺,,。

若有空閑抽出一本躺在那裏細細把握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光從書寫看約略可見自己的書法史即使,。”,,現在沒有多深造詣也顯見往日之稚拙隨著活頁數量的增,。

加資料的積累也逐漸豐厚起來現當代文學作家集裏除魯,。,迅茅盾巴金老舍趙樹理等先輩作家又增加了劉心、、、、,三

武蔣子龍路遙世界文學中新的作家新的思潮也源源、、……,湧進幾位年輕人看後覺得有點意思拿回去參考這是始。,,,料不及的。

做久了似乎已經成癖總希望這些自產的小詞典,,“”再多一點再厚一點,。

1997年12月24日四

如何引導孩子析疑解難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似是而非或者幹,,脆無從下手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在學校經老師講解或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