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千場非遺展演進萬家活動累計舉辦2500餘場,參與觀眾近200萬人次。舉辦了保
護全省文創大賽、省特博會、國際動漫博覽交易會等活動,近萬人參賽,多家企視
野業參會,成為推動創新創業的大平台。
下的
河北第二節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省
生態
文一、森林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化
旅(一)森林旅遊資源豐富,森林公園建設加快遊
發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應尊重自然、順應自展
研然和保護自然。河北省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係建設等國家重點究
生態工程,以“兩山(太行山、燕山)”“兩翼(張北地區、雄安新區)”“三-36-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環(環首都、環城市、環村鎮)”“四沿(沿壩、沿海、沿路、沿河)”為主攻方向,重點實施京津保平原生態過渡帶建設、冬奧賽區及張北地區綠化、雄安新區森林城市建設、規模化林場建設、太行山燕山綠化、綠色廊道和環城林建設、大運河綠化等12項國土綠化重點工程。全省造林綠化進入規模推進、速度和質量明顯提升的新時期。43個縣(市、區)參加了國家級森林城市創建,87個縣(市、區)參加了省級森林城市創建。2018年以來,全省累計營造林超過2000萬畝(1畝≈667平方米),提前完成國土綠化三年行動任務,成為河北省林業建設投資最多、規模最大、速度最快、質量最好的發展時期。
河北省森林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截至2019年年底,已開發出包括森林公園、野生動物園、養生休閑基地在內的多種方式的森林旅遊產品。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省森林麵積9845萬畝,森林覆蓋率35%。草地資源麵積4266萬畝,其中:天然草原4214.06萬畝、人工草地51.94萬畝,全省草原麵積達4266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高到72.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6.6個百分點。
全省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72.3%。濕地麵積1413萬畝,占國土麵積5.02%,建立濕地公園54處(國家級22處)。自然保護區44處(國家級13處),總麵積1075萬畝,占國土麵積的3.78%。有風景名勝區51處(國家級10處),總麵積848.85萬畝。有105個森林公園(國家級29個),總麵積779萬畝。地質公園生態
19處(世界級2處、國家級9處),總麵積253.5萬畝。沙漠公園3處(均為國保護
家級),麵積10.67萬畝。國有林場146個,總經營麵積1222萬畝。視野
全省森林景觀資源25.9萬公頃,占全省森林麵積的6.6%。森林風景資源類下的
型主要有:山嶽地貌407處,湖泊島嶼2068公頃,海濱海島74千米,漂流河河段45千米,瀑布溫泉72處,濕地草原14467公頃,洞穴166處,人文曆史440處,北省
天象45處,民俗風情20處(種);另有冰雪、沙灘等多種可開發利用資源。生態
河北省自然景觀資源豐富,人文古跡眾多,區位優勢明顯,森林旅遊的發展條文化
件得天獨厚。2018年我省森林公園旅遊接待總人數1000餘萬人次,其中海外旅旅遊
遊者30餘萬人次。由中國綠色時報社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最美森林”,全國共發展
選出16處“最美森林”,河北省有茅荊壩針闊混交林、霧靈山溫帶森林、千鬆研究
壩雲杉林三處森林入選“中國最美森林”,入選數量位居全國各省之首,這也-37-<<<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是河北省森林首次入選。截至2019年年末河北省建有28處國家森林公園名錄見表2-1。
表2-1河北省國家森林公園名錄序號公園名稱批建時間麵積(公頃)1河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1991111666672河北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19930594000003河北磬槌峰國家森林公園1993054020004河北翔雲島國家森林公園1993052400005河北清東陵國家森林公園1993052233336河北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19960811886007河北山海關國家森林公園1997124853308河北五嶽寨國家森林公園2000124400009河北白草窪國家森林公園20021253960010河北天生橋國家森林公園200212116000011河北黃羊山國家森林公園20041221070012河北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200412194000013河北響堂山國家森林公園20041263488014河北野三坡國家森林公園200412228500015河北六裏坪國家森林公園20041222500016河北白石山國家森林公園20051234780017河北易州國家森林公園200512844600河北古北嶽國家森林公園生18200512135333態19河北武安國家森林公園2005124050000保20河北前南峪國家森林公園200612260000護河北駝梁山國家森林公園視212006121587000野22河北木蘭圍場國家森林公園200801535100下23河北蠍子溝國家森林公園200801463415的
河24河北仙台山國家森林公園200812152200北25河北豐寧國家森林公園200812883900省26河北黑龍山國家森林公園200912703440生
態27河北尚義大青山國家森林公園201712253333文28河北壩上沽源國家森林公園201902化
旅合計28處29750198遊
發“十三五”時期我省森林旅遊產業規模快速壯大,已成為林草業重要支柱展
研產業。各級林業部門抓住森林旅遊業發展的大好機遇,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究
念,把建設森林公園、發展森林旅遊業作為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帶動林業產業-38-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發展的重要環節來抓,對森林旅遊業實行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級管理、分步實施的管理模式,一批資源風景有特色的森林公園應運而生,全省森林旅遊業取得了迅速發展。多年來,我省森林旅遊業已發展成為集觀光旅遊、森林體驗、森林養生、自然教育、山地運動、冰雪旅遊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在促進林草業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助推美麗河北和健康河北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湧現了塞罕壩、霧靈山、五嶽寨、磬槌峰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森林公園。森林公園不僅是我省自然保護地的一種重要類型,也是開展森林旅遊的重要載體。預測到2020年底,河北省森林公園直接收入超過7億元,客流量達到1180人次。森林公園直接收入將以3.5%~6.8%的增長率遞增,客流量將以2.4%~4.4%的增長率遞增。
(二)森林生態文化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森林生態文化旅遊作為一項朝陽產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對調整林業經濟結構,拓寬林業多元化發展和旅遊業的發展方向,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森林生態旅遊是林業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方向,憑借著森林獨有的資源優勢,對於加快森林旅遊建設步伐和生態旅遊業的健康平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投入資金不足,產業化程度低生
河北省森林旅遊業發展存在著資金不足的短板,就森林公園處的地理位置態來講一般都比較偏僻,多數處於原生態環境,要經過各方麵人性化的設施建設,保護
才能適合旅遊。由於資金的撥付力度不足,直接導致通信、供電跟不上腳步,視野
建設的不完善,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不利於森林旅遊業的發展。下的
森林旅遊的知名度是關係旅遊消費市場的主要因素,河北省森林旅遊雖然河北
起步較早,擁有較為豐富的森林旅遊資源,但森林生態文化旅遊的知名度不高,省生
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產業化程度低、產業鏈不完善、創意不足,同質化問題嚴重,態文
缺乏對市場的需求了解和旅遊產業的科學化管理,未形成特色品牌和核心競爭化力,導致森林旅遊產業發展未能取得大發展的績效。旅遊
2.部分地區存在盲目開發,導致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現象發展
隨著人們對於森林旅遊需求的日益強烈,森林生態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研究
壞,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汙染。部分地方政府在生態旅遊業發展過程中,把森林-39-<<<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旅遊確定為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但在開發旅遊資源時,由於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全麵的科學論證,盲目開發,在缺乏相應的開發經驗和管理製度約束下,過分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對環境的保護不利。當旅遊環境破壞後,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銳減,最終導致森林旅遊產業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3.在一些地方專業人才缺乏,服務水平相對較低旅遊服務水平低是發展森林生態文化旅遊存在的一大問題。具體表現一是從事森林旅遊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培訓,擁有深層次和豐富管理經驗的專業人才更是緊缺,導致專業化水平和服務水平較低;二是一些地方存在餐飲設施和餐飲用具陳舊現象,環境衛生條件較差,住宿條件和飯菜質量也存在過質次價高的問題,影響了服務水平。因此,許多遊客對森林旅遊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並不是不太滿意,導致旅遊人數減少,最終影響到了森林旅遊產業的收入水平。”4.森林旅遊活動中淡旺季過於明顯,服務存在跟進的困境河北省地處北半球,屬於溫帶大陸性季節氣候,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由於遊客的出接待人數區別比較大的現象。現實情況是很多景區森林旅遊資源的開發缺乏前瞻性與科學性,旅遊旺季往往會出現資源短缺,服務難於跟進的困生境,有時甚至給森林的自然生態帶來很大的破壞,比如遊客紮堆湧向少數景區,態
保踐踏草地、私采花卉、損折樹木、非降解物質塑料袋等遍地散落;另外,在一護
視些林地的動物園也常出現對動物簡單粗暴的騷擾和投喂食現象,造成動物在旺野
下季時過量進食,而在淡季時卻又難於覓食,不利於動物的正常生長繁殖。造成的
河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在於應對淡旺季的措施和辦法少,主要景區相連相通差,北沒有連成大循環”省
生.遊樂項目少,旅客體驗不深刻態5文在一些森林旅遊區,旅遊係統不健全,鏈條比較短,森林旅遊本身就以森化
旅林資源為基礎,招攬遊客最重要的是自然景觀,但是其他的遊樂項目過少,則遊
發不容易讓遊客長時間逗留,無形之中就減少了景區的經濟效益。”展
研6.森林公園法律法規待完善,運營監管應加強究
有關森林公園建設的法律法規還不夠係統和完善,缺少規範化的製度,導-40-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致森林公園建設的法製化進程就會大打折扣,違規、違法、不道德的行為屢屢可見,輕則破壞森林公園的旅遊資源,重則威脅人身安全,侵犯森林公園的合法權益。遊客購物環節承擔風險加大,對當地居民經營攤位售賣過期的、發黴的如鬆子、榛子、蘑菇等森林特產,造成顧客買回後悔不迭(課題部分組成員曾經在某國家森林公園調研時親身經曆過),森林運營部門監管不到位。”二、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一)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措施加大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濕地麵積1413萬畝,占國土麵積5.02%,建立濕地公園54處(國家級22處)。自然保護區44處(國家級13處),總麵積1075萬畝,占國土麵積的3.78%。有風景名勝區51處(國家級10處),總麵積848.85萬畝。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把濕地保護工作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重點工作意見》《河北省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2018—2035年)》等的出台,為維護京津冀生態安全、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提出要把濕地保護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任務,統籌推進濕地保護、利用、發展,大力實施引水、補水工程,著力治理水環境汙染,切實維護物種多樣性,堅決整改濕地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要集中力量抓好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生態
和保護工作,堅持目標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強化澱區和流域汙染治理,加強保護
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綜合治理,堅決整治“散亂汙”企業,科學推進清淤試點,視野
有效開展綠化美化,努力實現白洋澱水質全麵改善,逐步恢複白洋澱“華北之下的
腎”功能。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負責原則,精心組織實施,強化協調聯動,河北
堅決守住生態紅線,把河北省濕地保護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建設天藍、地綠、省生
水秀的美麗河北步伐正在加快。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把濕地保態文
護工作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決定編製規劃指導全省濕地自然保護區化建設和發展。規劃本著以問題為導向、係統整治的原則,在綜合各濕地自然保旅遊
護區專項規劃的基礎上,提出了強化濕地保護和恢複的各項措施,以期通過規發展
劃的實施,促進河北省濕地保護工作,為維護京津冀生態安全、促進京津冀協研究
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全省已建成自然保護區31個(其中國家級8個、省級18個),-41-<<<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保護管理麵積5418529公頃。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河北省通過國際政府間合作、多邊國際合作、國外非政府組織的合作,開展了生物資源保護和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相繼在霧靈山、紅鬆窪等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文化旅遊試點。
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已經開展生態文化旅遊的自然保護區達到8個,列入當地政府旅遊發展規劃的自然保護區達到28個。2018年到保護區進行生態文化旅遊的人數達到200多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近7億元,社會綜合收入達到13多億元。河北省開展生態文化旅遊最早的霧靈山於1995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網絡,先後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基地”“全國林業科普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首批國家級示範自然保護區”。
截至2019年已建成自然保護區32個,詳見表2-2。
表2-2河北省已建自然保護區名錄表序現級批準麵積名稱地點級別主要保護對象號時間(公頃)1霧靈山興隆1988514337國家獼猴,森林生態係統2黃金海岸昌黎1990930000國家海岸帶及近海3紅鬆窪圍場199887300國家草原生態係統4陽原泥河灣陽原200271015國家新生代沉積地層生
態5小五台蔚縣2002722107國家溫帶森林保
赤城護赤城國家森林生態視6大海坨200367362野
下7衡水湖衡水2003618787國家濕地、鳥類的
河8柳江盆地撫寧200571395國家地質遺跡北
省9靈壽漫山石家莊2001312028省森林生態生平山駝梁石家莊國家溫帶山地森林生態態102001315870文11豐寧灤河源豐寧1997121500省草原生態化
旅12黃驊古貝殼黃驊19989117省海洋地質遺跡遊
發13禦道口圍場2002532620省草原濕地生態係統展
研14茅荊壩隆化2002526806國家山地森林生態係統究
15南大港南大港200251338024省濕地鳥類生態係統-42-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續表16石臼坨樂亭2002537747省島嶼、鳥遷徙生態灤河上遊圍場國家水源涵養、草地17(孟灤)200265063718塞罕壩圍場20021200298國家濕地、森林生態係統19白洋澱安新20021131200省濕地海興縣20小山火山海興200381381省地質遺跡地質遺跡河北金華野生動物類、山橫嶺子淶源、淶水省21-20031233940森林生態類褐馬雞22遼河源平泉20043776332省森林生態係統唐海濕地和濕地生態係統、唐海省23鳥類2005911064鳥類森林生態係統、嶂石岩讚皇省242005923772嶂石岩地貌海興濕地和濕地生態係統、海興省25鳥類20051116800鳥類森林生態係統、青牙寨武安省262006221600野生動植物老嶺自然保青龍市溫帶森林27護區199278406邢台內邱原28始次生林保內邱20018400市原始森林護區生
秦皇島鳥類29北戴河199076415縣候鳥態標誌站保蔣福山自然護三河縣次生林生態係統30保護區200475170視野
廊坊市葛漁安次區葛漁下城縣級自然縣防護林生態係統31城鎮200545006的保護區河北
(二)濕地旅遊資源豐富,生態旅遊漸成熱點省生
地球上有三大生態係統,即:森林、海洋、濕地。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態文
海洋被稱為“地球之心”,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化濕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澤地等帶有靜止或流動水體的成片淺水區,還旅遊
包括在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濕地生態係統中生存著大量動植物,很發展
多濕地被列為自然保護區。研究
河北省濕地資源豐富,濕地類型比較全,既有淺海、灘塗濕地,又有陸地河流、-43-<<<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湖泊、沼澤、水庫、窪地濕地,具有重要的保護、科研價值。2019年年底,河北省濕地麵積941900公頃,近海及海岸濕地231900公頃,占河北省土地總麵積的59%。其特點:一是作為一個幹旱省份,濕地資源相對較多,占全省土地總麵積的59%,比全國的平均水平27%高1倍多;二是濕地類型比較全,既有海岸濕地,又有河流、湖泊、沼澤濕地;三是麵積小,分布廣而零散,除沿海外,沒有較大麵積的濕地;四是濕地相對集中分布在沿海、壩上地區,平原地區、廣大山區隻有零星分布;五是平原河流濕地因上蓄下排和氣候幹旱,大部分已成季節性河流或多年斷流;六是人工濕地麵積在河北省占有一定比重,天然濕地麵積呈現逐漸縮小趨勢。2019年年底,我省共建有國家濕地公園(含在建試點)共11處,詳見表2-3。
表2-3河北省濕地公園景觀資源序號名稱地點景觀動植物資源水麵景觀、生態濕地、野生植物科、屬、山峰、草原,水質保護50140種;陸生脊椎動物良好,空氣清新,是夏210222種,隸屬於綱目季避暑勝地。周圍人文42659科屬。其中兩棲綱積澱深厚,現有遺存完1381壩上閃電張家口沽源目科屬種,爬行綱整的元代墓葬,魏、遼、3351河國家濕(正式國家目科屬種,鳥綱1元三代帝王宮遺址及有471117地公園級)目科屬種,哺關傳說,康熙大帝曾給40105176乳綱目科屬種。
予“八百裏金蓮川,百6122532有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花爭豔”的盛譽。建有動物種,即黑鸛、大鴇、生沽源塞外莊園、沽源縣4中華秋沙鴨、金雕態博物館和沽水福園等保
護鷹角石、金山嘴、老虎鳥類有個目個科的視北戴河國石、東西聯峰山、蓮花2061秦皇島(正式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野家濕地公石、觀音寺、望海亭等,4052國家級)護動物的種,是最好的下園避暑、休憩、遊覽、消68觀鳥和鳥類研究的基地的夏之地河
北高等植物45科115屬202省種,占河北省高等植物總生數的72%,占河北省濕地態植物總數的41%。公園有野生動物種,其中鳥文成吉思汗行宮,中國唯286豐寧海留承德豐寧類種,占全國鳥類總化一集薩滿教、佛教、道167圖國家濕(正式國家數的。鳥類中有黑鸛、旅3教為一體的祭天台,領141%地公園級)大鴇、金雕三種國家一級遊略蒙元文明發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小展天鵝、草原雕、蒼鷹、大鵟、研白枕鶴、灰鶴、衰羽鶴等究2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4-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續表植物種類達到141種,蘆葦、菖蒲和荷池等水草為主;動物種類達到種,永年窪國邯鄲永年171主要野生動物有野鴨、白家濕地(正式國家廣府古城、楊氏太極4鷺、葦鶯、杜鵑等多公園級)100種。魚類資源眾多,主要有黑魚、鯉魚、鰱魚、鯽魚、羅非魚等野生維管植物210種,野康巴諾爾假日莊園、中生陸生脊椎動物222種,都草原、元中都遺址、鳥類種其中國家Ⅰ級康保康巴張家口康保138安固裏草原、張北草原、保護野生動物有遺鷗、金諾爾國家(正式國家5張家口蒙古大營、中都雕、大鴇,國家Ⅱ級保護濕地公園級)遊牧園、中華始祖文化野生動物有小天鵝、灰鶴、村、張北薰衣草莊園等黃嘴白鷺、草原雕等,有“中國遺鷗之鄉”稱號水生底棲動物和水生浮遊生物12種;陸棲無脊椎動物2綱10目47科71種,包括蛛形綱動物1目5科尚義土城子遺址、紅山7種,昆蟲綱動物9目42奇石、尚義關帝廟、元科種;陸生脊椎動物共尚義察汗尚義64碑、察汗淖兒草原、石包括綱目科屬淖爾國家(正式國家42150996人背地質公園、賁賁淖種,主要有狼、黃羊、濕地公園級)172新石器遺址、明長城遺赤狐、草兔等;鳥類141種,址等其中包括大鴇、金雕、白尾海雕三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灰鶴、小天鵝、蓑羽鶴等2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野生植物161種生
富龍四季小鎮景區、太水生和陸生兩個大類植物態子城遺址、密苑雲頂樂種,繁衍生息野生脊椎保崇禮清水135崇禮試點園、崇禮翠雲山森林公動物種,是寶貴的天然護河源國家877(未通過)園、長城嶺滑雪場、中物種基因庫,具有較高的濕地公園視馬國際旅遊度假區、翠保護、科研、科普與旅遊野雲山滑雪場價值下的
高等植物1016種,陸生河木蘭圍場脊椎動物種,如鱗鮭,北圍場滿族自治興華寺、圍場大峽穀、317小灤河國昆蟲種,大鴇、黑鸛省縣(正式國家木蘭圍場,水秀溪清,9708家濕地公等鳥類;河柳、金蓮花、級)河流縱橫生園以及盤龍參、紅門蘭等國態家二級蘭科保護植物文化
北運河、潮白河和萬畝旅香河潮白荷塘。脊椎動物目遊27植物科屬種,河大運河科屬種,其67162257發香河(試點)59128165其中包括蕨類植物、裸子9國家濕地中包括魚類動物、兩棲展植物和被子植物公園類動物、爬行類動物、研鳥類動物和哺乳動物究-45-<<<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續表野生植物318種,野生鳥類181種,黑鸛、白頭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河北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共有陸生脊椎動物236種,其中鳥類種類較為豐富,共有191種,其物種多樣性指數在河北的北懷來官廳部保護區中居於前列,鳥水庫國家懷來(試點)10類種類中屬於國家重點保濕地公園護動物的有3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分別為黑鸛、大鴇、金雕、白尾海雕、白肩雕、中華秋沙鴨和遺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4種,包括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白額雁等盧龍一渠生態保育區、恢複重建區、11百庫國家盧龍(試點)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濕地公園和管理服務區等功能區桃花島、湖泊、山川、河北青龍植物科屬種,流水、高山,有珍禽走65175272湖國家濕青龍滿族自治魚類種、兩棲類種、獸、參天大樹、奇花異234地縣(試點)爬行類種、鳥類種、草,有自然景觀、人文13123公園獸類種景點30生(三)濕地自然保護區發展中的問題分析態
保1.部分濕地麵積減少,麵臨生態功能退化問題護
視由於諸多人為原因,我省的濕地麵積與20世紀60~70年代比銳減。目前我野
下省濕地麵積小,分布廣而零散,除沿海外,沒有較大麵積的濕地。濕地相對集的
河中分布在沿海、壩上地區,平原地區、廣大山區隻有零星分布。平原河流濕地北
省因上蓄下排和氣候幹旱,大部分已成季節性河流或多年斷流。人工濕地麵積在生
態河北省占有一定比重,天然濕地麵積呈現逐漸縮小趨勢。就華北最大濕地白洋文
化澱來講,流域平原區是華北平原的農業高產區域,灌溉用水主要靠開采地下水。
旅近幾十年來,白洋澱地下水位下降嚴重,在1974—2007年,該區域地下水埋深遊
發以平均每年0.51m的速率下降,1980年以後下降速率明顯加速,在2000—2007展
研年年均下降速率達到了0.99m。引起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低效的農究
業用水模式及地下水超采嚴重,嚴重製約了白洋澱地區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46-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不得不靠外來補水維持生態功能。隨著雄安新區的開發建設,我們高興地看到,白洋澱流域入河入澱汙染物總量大幅削減;城鎮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治理取得階段成效:重點區域純水村全麵整治,汙染得到有效消除,澱邊村環境得到綜合整治:澱區生態補水得到有效保障;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涵養功能不斷增強水體水質明顯改善:白洋澱入澱河口水質達到IV類標準,湖心區水質穩定達到II-IV類標準。
2.環境保護意識有待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力度不夠對於濕地公園的管理條例,或者是對濕地公園的管理事項,一般都是參考基本原則加以設立,沒有根據各個濕地公園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一些地方的濕地公園管理並沒有完美體現出特殊性,一些旅遊者雖享受了濕地帶來的美好,但卻忽視了對濕地的保護。由於旅遊者的素質參差不齊,在一些景區存在遊客亂扔塑料袋、純淨水塑料瓶等生活垃圾的不文明行為,還有少數遊客私自投喂野生鳥禽等不良行為,造成的後果一是這些野生鳥禽降低了對人的防範,很容易被不法捕獵分子抓住:二是容易造成野生鳥禽對食物習性的改變。為此,加強對遊客環保意識的教育,約束遊客行為尤為重要。
3.環保經費投入較少,兼顧社區居民利益不足因為資金投入較少,部分濕地旅遊資源仍然保持著原始原貌的待開發狀態。生態
一些開發商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往往重開發輕保護,用於環境保護的資金較少,保護
這種行為不利於濕地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社區居民參與是濕地生態文化旅視野
遊的一項重要功能,而在有些濕地景區,隨著日益增多的遊客進人濕地旅遊,下的
或多或少給當地社區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一些擾亂。河.食宿缺少特色,難以吸引遊客北4省濕地周邊的村莊及其民宿建築風格比較單調,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顯得格生態
外破落,濕地景點環境保護較差,特別是在村子的周邊附近,由於生活汙水和文化
垃圾的不合理處理,存在不同程度程度的汙染現象。一些餐館的食材基本上大旅遊
同小異,缺少吸引遊客的地方特色。發展
5.旅遊產品結構相對簡單,精品項目少研究
部分濕地景區由於旅遊產品結構比較簡單,招待遊客的能力不足,不能滿-47-<<<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足旅遊者多種需求,遊客基本上是觀光旅遊居多,遇到參與、休閑、度假、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遊景點較少。多數濕地的水體旅遊存在水的動感不足,水上隻有一些基本的水上活動,如劃船、遊艇、木棧道等,遊客與水近距離接觸遊玩項目較少。從長遠看,缺少精品的支撐與河北省旅遊形象主題口號“京畿福地.樂享河北”中的“樂”有些不相匹配,不能激起對遊客的吸引力。
6.旅遊產品設計不盡合理,缺少長遠眼光在一些濕地旅遊地區存在保護、設計、管理等多方有機銜接不到位問題,對旅遊路線的設計和運作缺乏長遠戰略眼光。如在白洋澱建有異國風情園,甚至存在過泰國紅藝人(人妖)表演。在圍場塞罕壩七星湖濕地公園,建有12星座的石碑,這些非中華文化融入生態濕地旅遊的做法不可取。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目光短淺的行為勢必降低濕地旅遊的獨特性,影響到濕地旅遊資源的優勢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四、地質公園旅遊資源得到初步開發,生態文化旅遊熠熠生輝(一)地質公園生態文化旅遊現狀地質旅遊是一種新興的旅遊活動,主要是遊覽和考察具有一定科研價值、觀賞價值的地質景觀。這些地質景觀通常不但具有觀賞價值,也可以用來進行生學術研宄和科普教育,故而地質旅遊逐漸成為新的旅遊和科研的熱點。截至態
保2019年年底,全省地質公園19處其中世界級2處,國家級11處,見表2-4。
護視總麵積253.5萬畝。沙漠公園3處(均為國家級),麵積10.67萬畝。從微觀上看,野
下我省地質旅遊資源豐富,不同區域的岩石組成、地質構造、植被覆蓋和氣候條的
河件等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奇峰怪石、懸崖陡壁、峰巒重疊、激流飛瀑,既有大北
省量的岩石地貌景觀和水體景觀,還分布了豐富的古生物資源和代表性的地質剖生麵,涵蓋了多種地質遺跡類型,廣泛分布了近10餘個國家級地質公園,堪稱一態
文座座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各地地質結構和形成環境的不同造就了豐富的地質旅化
旅遊資源,孕育了地質景觀的瑰寶。不僅具有較高的美學欣賞價值,也是一處處遊
發絕佳的科普寶地。
展研
究-48-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表2-4河北省國家(含世界)地質公園名錄11處序號名稱所在地區評定年份旅遊資源植被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是華北地淶源白石山區的物種多樣性中心區之一。附近分布保定年1國家地質公園2002有遼代閣院寺、唐代興文閣、明代長城等重要的曆史文物古跡古生物化石、地層遺跡、岩溶地貌和花崗岩地質地貌,被公認為“天然地質博秦皇島柳江物館”;金屬、非金屬礦化、礦點;岩秦皇島年2國家地質公園2002溶作用形成的象鼻山、溶洞、天井、石崖、溶溝等;流水作用形成的離堆山、跌水、河流階地等其他地質遺跡集地質、地貌、冰川、生態、人文等旅遊資源為一體的獨具特色的國家地質公園,被譽為“太行山深處的香格裏拉”。
阜平天生橋公園所處地層為阜平群中、下亞群,由保定年3國家地質公園2002於地殼發生大規模變動使園內峰巒重疊,蒼山如海,小溪縱橫,奇險峻峭。
特別是由變質岩形成的天生橋長,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片麻岩天橋地貌和元古界長城係砂岩中的層理與層麵構造。人文景觀較豐富,槐泉寺、圓通寺、玉皇廟等古寺廟;古驛道、吉日讚皇嶂石岩石家莊年癸巳碑、千佛碑、嶂石岩摩岩等古碑刻;4國家地質公園2004明末古軍寨、北魏古長城等古軍事工程等。民俗文化景觀有嶂石岩式民居、地方民俗文化現象野三坡擁有“雄、險、奇、幽”的自然風光和典型稀有的地質遺跡。百裏峽—生年國淶水野三坡2004衝蝕嶂穀景區、龍門天關花崗岩斷裂構態保定家,5國家地質公園2006造峽穀景區、佛洞塔—魚穀洞構造岩溶保年世界洞泉景區,集地質遺跡、自然風光、人護文曆史景觀於一體視野
岩溶洞穴、融峰林地貌、嶂石岩地貌、下重要地層單位標準剖麵、典型濱淺海沉的積特征、水體景觀和人文曆史古跡為一河臨城體的綜合性大型地質公園;崆山白雲洞6邢台2005年北國家地質公園景區、天台山景區、小天池景區、岐山省湖景區、古陸核地質遺跡景區,是華北生地區地質曆史的縮影,是研究地球科學、發掘古文化淵源的重要基地態文
地質地貌、科普科考和生態人文三個景化域,轄京娘湖、長壽村、武當山、朝陽溝、旅蓮花洞、柏草坪、七步溝、武華山八大遊武安景區,地質遺跡保護點86處;武安地7邯鄲2005年發國家地質公園質博物館;武安距今已有7500多年磁展山文化;武安是革命老區,是愛國主義研和國防教育的基地,是紅色旅遊的重要究組成部分-49-<<<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續表集燕山地質構造、岩溶洞穴、花崗岩景觀、典型的地質構造剖麵於一體的綜合興隆性地質公園。包括霧靈山、興隆溶洞、承德年8國家地質公園2009六裏坪、恒河源等景區和若幹地質遺跡聚集地段;天文台、明長城、明代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觀園內有多種類型的地質構造遺跡,是我國最原始的陸核,包括各種斷層、褶皺、階步、摩擦鏡麵及大型交錯層理、波痕等沉積構造,它們發育完整,具有典型遷安—遷西遷安年性;西旗山峽穀以“雄、險、奇、幽”,9國家地質公園2009極富美學和觀賞價值;人類活動遺跡東寨遺址、西寨遺址,人文景觀萬裏長城、水下長城、喜峰口抗戰遺址、潘家口水庫,儒釋道合一的景忠山等雞冠山、夾牆溝、朝陽洞、唐家灣四大承德丹霞地貌景區。是一個以紫紅色砂礫岩和火山岩承德年10地質公園2011地貌景觀為主,與皇室文化、佛教文化相互輝映的綜合型地質公園景觀有鬼門天塹、臥峽晴虹、雲崖撒珠、邢台峽穀群飛瀑瀉玉、瑤池妝台、龍宮玉珠、濟公邢台年11地質公園2011觀海、三山銷翠等,在太行山區乃至全國山嶽型旅遊區中獨樹一幟,不可多得1.豐富的自然地質景觀和旅遊資源交相輝映生
態河北省地質旅遊地開發具有明顯的空間地域性,集中分布在“兩山、兩片、保一線”上。地質旅遊地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及山前弧帶上;最具價值的自然、護
視人文生態旅遊地密集於邯邢、秦皇島兩片和京廣沿線,具有顯著的區內分布特野
下征。地質遺跡具有典型性、稀有性、係統性,如野三坡和白石山是房山世界地的
河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交彙部位,是中生代燕山運北
省動隆起後,又經新生代喜馬拉雅運動上升的山地和丘陵。其地貌表現由西北向生
態東南依次為中山、低山、丘陵、崗台地、衝洪積平原,分布著河穀、階地、窪文
化地、沙丘及河穀灘地等地貌。白草畔生態旅遊區、野三坡綜合旅遊區、白石山旅
遊拒馬源峰叢瀑布旅遊區顯得格外靚麗。再比如嶂石岩是華北板內造山帶的典型發地質構造,園區由122個主要地貌、地質遺跡組成,最為典型的是嶂石岩地貌展
研和元古界長城係砂岩中的層理與層麵構造,類型發育齊全、形態典型、保存完究
好,可稱為地質遺跡的天然博物館。尤其為嶂石岩的命名地,具有極高的地質、-50-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地貌科研、教育和科普價值。旅遊資源極具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係統性、完整性,是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
2.多數地質公園得到較好的開發和管理國家政策大力支持開展區域旅遊開發與整合,地方政府也積極開展旅遊扶貧工作,地質公園有著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但是旅遊發展中也出現了許多的問題,比如眾多旅遊勝地在高峰期出現人流過大,景區景觀遭受嚴重破壞。甚至一些地方的生態環境遭受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國家地質公園的管理與國土、旅遊、建設等多部門有關,我省多數地質公園成立了管理機構,如“讚皇縣嶂石岩地質公園管理處”,為縣政府直屬單位。
其主要職責為:管理園區122個主要地貌、地質遺跡。園區內人文景觀較豐富,有曆史文化景觀、槐泉寺、圓通寺、玉皇廟等古寺廟;連結冀晉的古驛道;吉日癸巳碑、千佛碑、嶂石岩摩岩等古碑刻;明末古軍寨、北魏古長城等古軍事工程等。民俗文化景觀有嶂石岩式民居、地方民俗文化現象。隨著對文化景觀等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對園區內碼頭、道路、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和維修。
3.建設地質公園的宗旨得到初步貫徹生
建設地質公園的宗旨有三項:一是保護地質遺產和自然環境;二是用以普態保
及地球科學知識促進公眾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三是用以開展旅遊促進地方經護視
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從我省所建國家地質公園看,地質公園在推動地質遺跡資野下
源保護、普及地球科學知識、促進地方旅遊業發展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上起的河
到了重要作用。在一些地質公園中,修建了地質博物館,開發了針對大、中、北省
小學生的教學實習和研學旅行項目,充分發揮了這些地質旅遊資源的科學價值,生態
向大眾提供地質學、生態學等基本科普知識,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將這些地處文化
偏遠的地質遺跡轉換成有科學內涵和經濟價值的地質旅遊資源,提高這些地區旅遊
旅遊的檔次和水平,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加強科學指導,保護地質遺跡,達到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地質公園已成為我省旅遊業中一支以科學旅遊為特色的新研究
軍,在提升我省文旅形象,促進文遊業健康發展上已初顯成效。地質公園在公-51-<<<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眾中的影響日益提高,各地建設、申報新的地質公園的熱情日增,這顯示了地質公園的強大生命力和光輝的前景。
(二)我省地質公園生態文化旅遊存在的問題分析河北省地質旅遊資源雖然較為豐富,但地質旅遊業發展水平也相對較低。
總體而言,缺乏旅遊價值高、旅遊區位好的世界級地質公園,截至2019年年底,隻有與北京房山聯合申報成功的淶源白石山、淶水野山坡世界地質公園。
1.粗放式的開發經營模式不利於潛能的發揮我省地質公園的分布地區整體經濟發展落後,地質旅遊資源多位於山區腹地,內部交通發展相對滯後,部分地質旅遊資源開發的力度不夠大。在部分地質公園各個景點之間雖然相距不遠,但是區域內的路況條件較差,旅遊相關服務設施尚不完善。由於其地形地貌、岩性構造和植被覆蓋、降雨等因素,在中低山區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險,對旅遊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存在一定的影響。由於地質旅遊資源的開發在我省起步較晚,其主要開發項目集中在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旅遊、漂流、民俗風情旅遊等大眾化的旅遊產品上,對地質旅遊資源的潛能發揮一般。在向遊客宣傳普及有關地質環境、地理生態、水文生物等科技旅遊活動開展方麵,深度挖掘不足。
生2.挖掘文化內涵和娛樂營銷的資源價值不足?
態保我省有些地質公園在進行目標市場地位時,對旅遊資源的開發目標不夠明護
視確,地質旅遊資源價值沒有更好地體現出來。公園內的旅遊項目和主要內容單調,野
下沒有考慮遊客在欣賞這些留存下來的地質遺跡的同時,還需要享受地質公園帶的
河給他們的文化、娛樂方麵的價值。對地質奇觀為主的地質公園挖掘“鬼斧神工”北的深度不夠,如對地質公園中的某一地質造型,缺少文化故事、傳說的策劃,省
生對遊客難以形成吸引力。
態文3.旅遊紀念商品研發水平有待提高化
旅出於地質旅遊的特殊性,遊客在遊覽的過程中可以學到很多的科學知識,遊
發同時遊客也會產生對相關旅遊紀念品的購買需求,開發旅遊紀念商品同樣可以展
研更加直觀、有效地向遊客介紹地質公園,是與遊客交流的有效平台,但地質公究
園在開發一係列旅遊紀念商品這一環節還有待提高。
-52-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4.旅遊宣傳促銷手段不足?
地質公園依靠的是地質遺跡,地質遺跡作為不可再生的資源,是需要人們保護的。因此,地質公園要想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就必須做好旅遊促銷,麵對豐富的旅遊產品競爭,更應該做到促銷宣傳手段的多樣化,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營銷攻勢,以引起各類旅遊者的興趣。但地質公園的促銷方式比較單一,宣傳效果一般,大部分省外遊客對河北省的地質公園知之甚少。?
5.地質生態文化專業人才匱乏隨著地質公園旅遊熱的不斷升,推向旅遊市場產品的日益豐富和多樣化,要求景區工作人員特別是講解員、導遊人員具備相關的學科知識和複合型知識背景,但由於地質生態旅遊在國內興起的時間較短,一些景區講解員或導遊不能在知識和技能上完全適應高質量生態旅遊發展的需要,麵對豐富的旅遊資源,有一種“心有餘而學不足”的受限感,難以使遊客達到理想的旅遊效果。
6.公園地質博物館展出內容和形式亟待改進公園地質博物館是地質公園存在的重要標誌,是向遊客普及科學知識的重要陣地,當前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是一些公園地質博物館的展出內容太專業。照搬教科書、專業術語成堆、生態
文字冗長乏味,普通遊客很難看懂,也很難吸引遊客。保護
二是展岀形式呆板,缺少參與互動場景,不能體會普通遊客除求知外,還視野
有求美、求奇、求樂的心理,從而失去了對遊客的吸引力。下的
三是博物館位置設置失當。少數館址因不在遊客聚散場所和主要遊路上,河北
使遊客不便光顧。省生
五、曆史文化名城文旅資源豐富,為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奠定了態文
化良好基礎旅遊
河北省擁有承德、保定、正定、邯鄲、山海關、蔚縣6個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發展
生態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研究
承德地處河北省東北部,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清朝-53-<<<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行宮——避暑山莊;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這裏擁有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獵場、世界最大的木製佛、世界最短的河流、世界獨一無二的石柱等。
保定位於河北省中部,北京之南。漢建製,後唐立州、元設路、明易府,清為直隸總督署。保定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壯士荊軻、燕大夫郭隗、漢昭烈帝劉備、宋太祖趙匡胤、地理學家酈道元、數學家祖衝之等名人誌士輩出。紅色文化豐厚,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誕生了以著名作家孫犁“荷花澱”派為代表的保定作家群。《荷花澱》《紅旗譜》《小兵張嘎》《敵後武工隊》《青春之歌》《野火春風鬥古城》《地道戰》等電影、文學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保定文物古跡眾多,有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有全國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直隸總督署,有出土金縷玉衣、長信宮燈的西漢靖王滿城漢墓、涿州雙塔、北嶽廟、安國藥王廟、腰山王氏莊園、古蓮花池、燕下都遺址、定窯遺址、冉莊地道戰遺址等。
正定地處華北平原中部,毗鄰省會石家莊,是一座具有悠久曆史的文化古城。
春秋時期即為鮮虞國國都,戰國時期為中山國屬地,後歸趙。秦時屬恒山郡,生漢高祖劉邦改為真定。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改真定為正定,並一直沿用態
保至今。正定素有“藏龍臥虎之地”的美譽,秦時南越王趙佗,三國名將趙子龍,護
視明代吏部尚書梁夢龍,清代大學士梁清標,文學家王禹、蔡鬆年、蔡佳,著名野
下工程學家懷丙,著名元雜劇作家白樸、李文蔚、尚仲賢均係正定籍人。正定現的
河存文物古跡眾多,其中隆興寺、臨濟寺、文廟、須彌塔、華塔、澄靈塔、淩霄北塔等國家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
生號稱“八朝古建、千年古韻”。
態文邯鄲地處河北省南部,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曆史悠久,作為趙國國都曾化
旅長達158年之久,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趙王城是全國保存最好的戰國時期遊
發古城。邯鄲文化底蘊豐厚,是我國成語典故最多的城市,被譽為中國成語典故展
研之都。“胡服騎射”“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毛究
遂自薦”等,以言簡意賅、富於哲理、寓於情趣、耐人尋味而成為漢語言文化-54-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中的奇葩。邯鄲古跡眾多,趙王城、叢台、回車巷、邯山書院等眾多曆史文化遺跡保存完好,成為能反映邯鄲曆史文化的典範,又充分體現了趙文化特色。
山海關北倚燕山,南襟渤海,長城縱貫其間。商周屬幽州,兩漢設置臨榆縣,隋唐成為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築城建關,始稱山海關,成為明代萬裏長城的東部起點。山海關人文薈萃,曾彙集了秦始皇、漢武帝、曹操、戚繼光等諸多帝王、將帥、封疆大吏,留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並演繹出孟薑女哭倒長城八百裏的千古傳奇。山海關曆史文化遺存厚重,僅古城內就有總兵府、察院、衛治署、縣衙署、先師廟、儒學堂、徐達廟、大悲閣以及進士坊、尚書坊等60餘處文物古跡和20餘座牌樓牌坊。
蔚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張家口市最南端。蔚縣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現已發現有眾多的舊石器和新石器遺址,壺流河穀地為泥河灣地層,為遠古時期古人類的遺址。縣境內三關遺址、莊窠遺址、篩子陵羅遺址反映了仰韶、龍山文化時期人類活動的蹤跡。蔚州古城是馳名中外的蔚縣剪紙發源地,地方民俗文化豐富。蔚縣剪紙、蔚縣秧歌以及民俗活動“拜燈山”“打樹花”相繼被列入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城建設布局獨特,文物古跡眾多,衙署、寺院、樓閣、佛塔、牌樓、倉廒、書院、戲樓、民居、商號和富有曆史印記的街巷,生態
構成一個宏大的古建築群。現在城內保存完整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玉保護
皇閣、南安寺塔、釋迦寺、靈嚴寺、真武廟、常平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視野
有關帝廟、吉星樓、天齊廟、財神廟、城隍廟等。下的
在這些曆史文化名城中,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做得較好,它河們大都正確處理了城市建設和保護文化遺產的關係,不斷深入研究發掘曆史文北省
化遺產的內涵與價值;明確了保護原則和重點,製定並嚴格實施相關保護措施,生態
大多編製了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在規劃指導下,注重保護城市格局和城區文化
環境整治和曆史建築修繕,不進行任何與曆史文化名城環境和風貌不協調的建旅遊
設活動,這些都為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發展
研究
-55-<<<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第三節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機遇與挑戰一、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的曆史性機遇(一)宏觀政策為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曆史機遇2009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強調要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從河北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層麵看,2011年12月發布《關於促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打造文化旅遊係列活動品牌,打造高品質旅遊演藝產品,充分利用全省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自然旅遊景觀優勢,實施品牌引領戰略,鼓勵主題公園、旅遊度假區設立連鎖網吧、旅遊遊藝場所,宣傳推介文化、旅遊項目、推動企業開展合作,深度開發文化旅遊工藝品(紀念品),加強文化旅遊產品的市場推廣,積極培育文化旅遊人才,規範文化旅遊市場經營秩序等舉措。2016年實施的《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成為“助推文化強省、經濟強省、生
態美麗河北建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宏偉藍圖。
保護“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麵沒有改變,同時,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視
野特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京張聯合承辦冬奧會和“一帶一路”倡儀等深入實施,下
的為河北省文化旅遊產業加快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河北(二)文化也是生產力已成共識省
生國家重大文化產業戰略部署陸續出台,“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態
文列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指標體係,製定的《文化產業促進法》已納入全麵推進化
旅依法治國的整體部署。
遊發河北曆史悠久、文化燦爛,自然風光、曆史遺跡、革命文化交融相彙,資展
研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條件得天獨厚,“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究
建設雄安新區建設、北京攜手張家口承辦2022年冬奧會等為河北文化旅遊發展-56-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提供了重大曆史機遇。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和旅遊發展,推動出台了一係列關於支持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全省文化和旅遊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自2018年起,我省深入實施文化“一工程五體係”建設,文化和旅遊產品供給量質齊升,公共服務體係日益完善,為新時代全麵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文化體製改革創新上升為國家核心戰略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按照河北省穩增長、調結構的任務要求,倒逼文化產業成為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抓手,為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提供了新空間。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創新,促使文化產業新業態成長和商業模式創新,拓寬了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日益深化,為提高文化產品質量、優化文化產業結構、精準對接文化消費需求提供了重要契機和動力,有助於我省文化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交通一體化進程加快,舉辦2022年冬奧會正在拉動京張文化產業集群率先崛起,為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河北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以國際化視野整合優勢資源,有利於提高文化開放發展水平。文化創新創意創造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新生態
的動能,“文化+”和“+文化”將進一步促進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提升。保護
全省上下正以現代傳媒、印刷出版、動漫遊戲、民俗文化、文化市場、演視野
藝娛樂六大產業板塊為主體,著力做大做強。大力發展現代傳媒業,推進報業下和廣電傳媒集團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應用,加快推進“三網融合”,發展網絡的河
電視、手機電視等新業務;加強動漫產業“創產學研銷”一體化建設,培育5~8北省
家全國百強動漫企業,提升原創水平,爭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動漫獎,完善生態
產業鏈,辦好動博會,打造“北方一流動漫城市”,形成京津石“金三角”格局。文化
(四)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增添了新引擎旅遊
京津冀區域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規劃》的實施,發展
河北省是現代化農業基地和重要的旅遊休閑度假區域,休閑旅遊業將會得到政研究
策支持優先發展。早在2014年,北京和天津人均GDP均已突破10000美元,-57-<<<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率先進入了後工業化時代,休閑旅遊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城市和區域間交通設施的完善、信息溝通的加強及要素流動的加快,京津冀“同城化”效應日漸顯露,京津客源市場與河北旅遊目的地的對接更加緊密。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門在加強文化協同發展方麵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北京、天津、河北省文化廳日前在京宣布一係列深化演藝領域合作的舉措,包括政府采購項目相互開放、共同培育演藝品牌、共同委約創作作品、共同搭建演藝資訊平台、組建京津冀演藝聯盟等,此舉標誌著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邁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門所簽署了《京津冀演藝領域深化合作協議》,為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五)河北省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多樣,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得天獨厚河北省內環京津,東臨渤海。其文化資源豐富多樣,具有發展文化產業的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春秋戰國時期,作為古國燕趙的所在地,在漫長的發展曆程中,這塊古老的土地積澱了厚重多彩的人文景觀。悠久的曆史使河北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許多文物資源特色突出,品位極高,不少為全國之最。萬裏長城、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八廟、清東陵、清西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河北省有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邯鄲、保定、承德、山海關、正定、生蔚縣6座,省級曆史文化名城邢台、大名、趙州、宣化、定州、涿州6個,中態
保國優秀旅遊城市石家莊、秦皇島、張家口、廊坊4座,沽源、井陘、平山、蔚縣、護
視邢台、易縣、正定入選《2019(首屆)中國文化百強縣》,文化和旅遊部下發《關野
下於命名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通知》,公布了2018—的
河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河北省石家莊井陘縣(井陘拉花)、北唐山灤南縣(評劇)、唐山樂亭縣樂亭鎮(皮影)、秦皇島昌黎縣(昌黎地秧歌)、省
生邯鄲涉縣索堡鎮(女媧文化、賽戲)、保定徐水區東史端鎮(舞獅)、滄州吳橋縣(吳態
文橋雜技)、衡水市深州市王家井鎮(形意拳)、辛集天宮營鄉(農民畫)等9家入選。
化旅河北民間文藝資源也十分豐富,各具特色的民間文藝幾乎遍布全省。擁有47個遊
發戲劇劇種,70餘個舞種,其中評劇、河北梆子是全國有名的劇種,這些都是非展
研常珍貴的文化資源。瑰麗文化遺產、豐富的典故傳說、醇厚的燕趙風情,使璀究
璨的曆史文化與秀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構成了獨具特色的燕趙旅遊圖譜。
-58-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應當充分認識優勢,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打好文化旅遊這張牌,鑄造旅遊精品,並將這些優勢盡快轉化為產業和市場競爭優勢。
二、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麵臨的挑戰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資源雖然豐富,但通過調研發現,文化旅遊開發相對滯後,文化旅遊產業規模偏小,整體實力不夠。河北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急需突破以下主要製約因素。
(一)對自然旅遊資源過度依賴,文化旅遊開發不夠深入旅遊業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但如果主要依靠自然資源優勢來推動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這方麵,河北並不占優勢。我省生態旅遊所依賴的自然資源,與江南山水、青藏高原、大漠風情相比,顯然河北缺乏足夠的競爭力。因此隻有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依托充分的人文資源,打好文化旅遊這張牌,將成為發展河北旅遊業的優勢所在。河北不乏燕趙名人、民間文藝資源,但對這些非物質文化資源的挖掘不夠深人,比如缺少國內國際知名的節慶、主題公園、演藝產品等高端旅遊項目,使得旅遊資源較為單一,這是製約旅遊業成為河北支柱產業的一大瓶頸。
(二)生態文化旅遊缺少精品,產業聚集效應沒有放大生文化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是一項帶全局性、綜合性的總設計書,是實現文態保
化旅遊產業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重要手段,它不僅從總體上促進文化旅遊經護視
濟的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也是指導文化旅遊開發建設和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野下
保證。由於缺乏宏觀政策層麵的科學規劃,各市在旅遊開發方麵,出現畫地為牢,的河
各自為政的局麵,忽視了彼此之間的關聯性、係統性關係,對全省文化要素的北省
發掘、整合嚴重不足,旅遊品牌少,尤其缺乏具有產業聚集效應和拉動作用的生態
文化旅遊大品牌,個別旅遊中心地作為區域旅遊的旅遊目的地、客源供給地、文化
旅遊集散地和旅遊服務中心,對區域旅遊的帶動作用不明顯,所設計的精品線旅遊
路不夠突出,缺少與京、津等周邊旅遊資源的錯位互補和競合發展。發展
(三)旅遊服務及配套設施缺乏競爭力研究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觀念的更新,消費者對旅遊需求、旅-59-<<<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遊服務質量的要求普遍提高,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旅遊需求,旅遊服務及配套設施均應提供保障。但通過調查發現,在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麵存在相對滯後現象。在一些生態景區有時會出現公路堵車現象,尤其在旅遊旺季購物中心、星級賓館和與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相配套的體育、文化、娛樂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成了製約河北各城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其中餐飲業服務質量與停車場的規劃管理是相對突出的兩個方麵。
(四)燕趙文化品牌開發不夠突出旅遊業做為重要的第三產業,就要講究品牌。河北省的旅遊品牌能夠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品牌的底氣,我們認為來自於燕趙母體文化,燕趙曆史名人資源是個寶庫,但對河北的名人文化品牌建設挖掘不夠。拿雄安新區來說,所轄區域是一方文化寶地,曆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地方特色鮮明,被譽為“燕南趙北的文化高地”。乾隆帝曾將白洋澱與西湖相比,寫下“萬柳跋長堤,江鄉景重題。誰知今趙北,大似向杭西”詩句,但知道此詩的人少之又少。對燕趙文化的挖掘未能找到很好的切入點來帶動其他文化資源的開發與整合,在文化旅遊融教育性、娛樂性於一體的運營中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近些年,河北省的燕趙名人文化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曆史名人的研究重視程度還生
態不夠,對曆史名人的生平、事跡、著作、故居等研究還不夠係統全麵。
保護(五)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挖掘有待加強視
野我省擁有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和京杭大運河4項世界文化遺產下
的還擁有剪紙、皮影兩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桂冠。做為文化遺產資源的大省,河
北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標準和目標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調查、記錄、建檔、展示、省
生利用等工作方麵,還存在相對薄弱環節,保護、管理資金上也存在不足。善態
文於識別文化資源保護開發的潛在價值,通曉旅遊經濟理論,並能運用相關理論化
旅指導文化旅遊工程建設,把文化遺產變為旅遊資源打造出文旅產業的人才相對遊
發短缺。
展研(六)對文物保護利用不盡合理究
河北文物遺存相對較多,其中也不乏精品和極品,為此,應適當恢複一些-60-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知名度較高、曆史文化價值較大、資源特色鮮明的人文景觀,並努力提升其文化含量。由於文物遺跡等文物資源開發與保護工作相對落後,存在旅遊資源浪費現象,一些文物遺跡曾遭到過毀壞、湮沒的命運,如盧龍縣的桃林口關城和附近長城被毀就是證明,由於自然風蝕和人為破壞,已殘破不堪。1976年,當地居民因急於修複被地震震壞的房屋,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建築材料,便以當地長城磚砌房牆、砌院牆、砌豬舍。如今所見桃林口村的房屋,70%全部用長城磚壘成。由於桃林口關城和長城慘遭破壞,長城的容貌隻能從牆體內部剩下的一些碎石和泥土中隱約可見。雖經文物部門和新聞媒介大力宣傳,村民幡然醒悟,但悔之晚矣,其代價相當慘痛。壘砌在民房中的長城磚,應拆下來歸還國家,但拆的過程又是對長城磚的第二次破壞,不如留存下來,將長城民宅(遊客稱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民宅”)視為長城曆史的一部分。桃林口村民對長城的保護意識提高後,對以前損壞長城的行為深感愧疚。村民在新建的村部廣場上自立《知恥碑》,以“不知”的悔過警示後人。
第四節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的優勢與劣勢一、優勢分析生
態(一)種類齊全、品味突出的自然生態旅遊資源保護
河北省地處中緯度沿海與內陸交接地帶,內環京津,東臨渤海,是全國唯視野
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種類齊全的地形地貌,下的
造就了河北獨特的自然風光。大的地貌單元在分布上排列井然有序,從東北到河北
西南依次為高原、山地和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西北向東南呈半環形省生
逐級下降。地勢高低相差懸殊,高原在1000~1500米,山峰在2000米以上,態東南部平原地帶,海拔大部分不足50米。渤海沿岸平原海拔多在10米左右,文化
部分海濱平原海拔在5米以上。境內既有巍巍的高山,又有山間盆地;既有起旅遊
伏不平的高原、丘陵,又有廣闊的平原;既有許多窪地,還有大量濕地,地貌發展
類型比較齊全,類型特征也比較鮮明。這種複雜多樣的地形地貌,自然要素組研究
合類型較好,有利於多種經營,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種類齊全的地形地貌為生-61-<<<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態文化旅遊的發展奠定了得天獨厚的基礎。
在全省地表總麵積中,位於西北部的壩上高原麵積為2.4萬平方千米,占全省地表總麵積的13%。壩上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相連,平均海拔1200~1500米,地勢高聳,起伏不大,呈現“遠看是山,近看是川”的景象。高原上多湖、淖、灘、梁,有廣闊的天然草地,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基地。河北省的山地主要由燕山和太行山兩大山脈組成,如果把丘陵和山間盆地計算在內,總麵積約有10萬平方千米,占全省地表總麵積的一半以上。燕山山脈橫亙於北部,呈東西走向,岩性複雜多樣,山地因岩性不同而形態各異,形成千姿百態的奇峰異石。太行山脈在西部,其主體部分呈東北—西南走向,是河北省與山西省的天然界限。由於太行山脈地質條件複雜,使這裏的地表形態千差萬別。主體山脈海拔1000~1500米,小五台山位於太行山北端,海拔2882米,為河北第一高峰。這裏水分條件較好,適於森林和多種生物生長,礦產資源非常豐富。
太行山以東和燕山以南的平原區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總麵積約5.7萬平方千米,占全省地表總麵積的30.5%。平原地區地勢不高,海拔多在百米以下,低於50米的占絕大部分,是河北的糧棉主要產區。在河北平原上,分布著許多窪地,總麵積達1000平方千米。在保定與天津大沽之間,是河北平原北部低窪地生分布中心,著名的白洋澱、文安窪和大窪就分布在這一帶。在河北平原中、南部,態
保滏陽河、子牙河與衛漳河之間的黑龍港地區,著名的大陸澤、寧晉泊、永年窪護
視等窪澱就分布在這裏。
野下另外,在河北省還有大量濕地資源。濕地作為地球上一種重要的生態係統,的
河在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控製土壤侵蝕、降解環境汙染等方麵發揮著巨大作用,它北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地和越省
生冬地。它還為人類提供水和食物,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河北省是一個缺水省份,態
文濕地資源相對較少,但濕地類型多樣,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均有自然或化
旅人工濕地分布,濕地總麵積為11000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麵積的5.9%。
遊發河北省的地質遺跡資源十分豐富,不僅具有優雅的美學觀賞價值,而且具展
研有曆史、文化和經濟價值,是地質科學研究和普及的基地。
究河北境內種類齊全的地形地貌,在全國其他省份中是不多見的,這是河北-62-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開發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的寶貴財富。
河北省植物種類繁多,全省有204科、940屬、2800多種。其中蕨類植物21科,占全國的40.4%;裸子植物7科,占全國的70%;被子植物144科,占全國的49.5%。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黃檗、紫椴、珊瑚菜等。
豐富的植被類型和生態群落以及降水量分布的變化多樣,使得全省動物資源非常豐富。據不完全統計,河北省共有陸生脊椎動物530餘種,約占全國的1\/4。其中以鳥類居多,約420餘種,占全國的36.1%;獸類次之,約80餘種,占全國的20.3%左右;兩棲類和爬行類較少,分別為8種和23種。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9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8種(獸類1種,鳥類17種),二級保護動物73種(獸類11種,鳥類62種)。另外,還有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79種,其中有兩棲類3種,爬行類5種,鳥類71種。我國特有的珍稀雉類褐馬雞,僅分布於河北小五台山及附近山區和山西省呂梁山區。
河北景觀呈現自然與人文兼容並蓄的特點,並產生多樣性的組合資源,這種多樣性的組合資源優勢是全國其他省份無法比擬的,具有開發複合型旅遊產品的條件。
河北旅遊資源總量大、類型多、功能全,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跡眾多,生態
特色旅遊資源薈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最具優勢。為配合保護
生態環境遊,河北省曾推出了以下10項生態文化旅遊產品,見表2-5。視野
(二)璀璨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優勢下的
河北省文化曆史悠久,河北省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河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炎帝和蚩尤就是在這裏由征戰到統一和融合,開創了中北省
華文明史。春秋戰國時期有豐富多彩的燕趙文化,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定都邯生態
鄲,榮辱興衰數百年,而燕國則坐鎮河北北部,稱雄北方;元、明、清三朝的文化
曆史影響了河北深厚的文化積澱,承德的避暑山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旅遊
代皇家園林;遵化清東陵與易縣清西陵建築精美,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發展
明朝舉全國之力,廣修長城,萬裏長城橫穿河北全境,長達2000多千米,河北研究
省是長城途經距離最長、修築最堅固、建築風格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形成獨具-63-<<<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特色的長城文化旅遊資源。被譽為世界橋梁“鼻祖”的趙州安濟橋建於隋代。
石家莊的隆興寺、柏林寺、毗盧寺等22座寺廟馳名中外。
表2-5河北省10項生態文化旅遊產品序生態文化旅遊生態文化旅遊產品項目號產品類型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新澳海底大世界、山海關水族館、北戴河野生動物觀賞遊1及周圍觀鳥、鳥語林;唐山石臼坨觀鳥承德的圍場塞罕壩森林公園及草原、平泉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磬槌峰國家森林公園、豐寧京北第一草原;張家口的張北中都2森林草原遊草原、沽源金蓮川草原;秦皇島海濱國家森林公園、長壽山國家森林公園;唐山的樂亭金銀灘國家森林公園、清東陵國家森林公園;保定的涿州石佛國家森林公園秦皇島的北戴河海濱、南戴河海濱、昌黎黃金海岸、燕塞湖;唐山金銀灘海濱、石臼坨島;保定的安新白洋澱、易縣九龍湖、河海湖堤遊3淶源拒馬河;石家莊的鹿泉龍鳳湖、元氏蟠龍湖;邯鄲的武安京娘湖;衡水的衡水湖;承德的平泉遼河源、豐寧灤河源石家莊的讚皇嶂石岩國家名勝風景區、井陘蒼岩山國家名勝風4風景名勝遊景區;保定的淶水野三坡國家名勝風景區、秦皇島北戴河國家名勝風景區、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八廟國家名勝風景區承德的興隆霧靈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動植物生態)、磬槌峰、雙塔山(地質、地貌);張家口的蔚縣小五台山國家自然保護5自然生態考察遊區(動植物生態);秦皇島的昌黎黃金海岸國家自然保護區(海洋生態);石家莊的讚皇嶂石岩、平山天桂山(丹霞地貌);邢台的臨城崆山溶洞(岩溶地貌)生
態秦皇島的山海關角山、青龍祖山;承德的興隆霧靈山;保定的登山旅遊保6易縣狼牙山;石家莊的靈壽五嶽寨、鹿泉抱犢寨、平山駝梁護
視野承德區段包括慕田峪長城、金山嶺長城、古北口長城、霧靈山景區;遵化區段包括黃崖關長城、太平寨長城、上關長城、潘下7長城之旅遊的家口水下長城、清東陵景區;山海關區段包括老龍頭、山海關河長城、角山長城、九門口長城、薑女廟北石家莊的正定生態農業園地、張家口的宣化百畝葡萄園、承德省8生態農業旅遊生的圍場中法合資馬鈴薯種植基地、邢台的前南峪村態9滑雪旅遊張家口的崇禮滑雪基地、承德的圍場滑雪場文漂流旅遊張家口懷來北方第一源化10旅建於清代康乾時期的承德避暑山莊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又是當時遊
發除紫禁城外,曆代清帝處理全國政務的重要地點,許多重大曆史事件在此發生,展
研被稱為清代的第二個政治中心。山莊所處之地,群山環抱,風景如畫,是聞名究
於世的旅遊勝地。
-64-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標誌著我國對大運河的保護與開發利用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曆史文化資源。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河北段全長530千米,流經廊坊、滄州、衡水、邢台、邯鄲五市,文化遺產分布廣泛,河北省南運河滄州——衡水段、連鎮謝家壩、華家口夯土險工“兩點一段”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大運河文化帶與“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有直接聯係,尤其河北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交彙點”,河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性意義。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既是提升大運河作為世界遺產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與利用水平的重要機遇,也是推進運河全線及周邊地區協調聯動、實現區域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對發揮運河遺產的多重價值,推進河北省文化建設有重大戰略意義。
近代以來,燕趙兒女與全國人民一道,抒寫了追求民族獨立富強的革命史詩。
抗日戰爭時期,河北大地是對日作戰的主戰場,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戰、地雷戰、平原遊擊戰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著名的“百團大戰”發生在河北,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位於河北涉縣。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在中國的主要活動均在河北,最後逝於河北唐縣。解放戰爭時期,黨中央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指揮了生態
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奏響了解放全中國的號角。幾千年積聚沉澱的燕趙保護
文化成為河北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的重要支撐。視野
(三)環繞京津的地域區位優勢下的
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內環首都北京和直轄市天津,外環渤海,自古即是河京畿要地,西倚太行與山西交界,南連山東、河南兩省,北枕燕山與蒙古、遼北省
寧接壤,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為其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提供便捷的空間格局。生態
河北作為京津屏障這種獨特和地理位置,不僅使河北成為京津居民休閑度假、文化
短線旅遊的首選之地,而且成為疏散和分流京津國際、國辦遊客的理想之地。旅遊
隨著京津冀都市圈的逐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是河北發展
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按照《河北省環京津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研究
年)》,河北在京津冀都市圈的發展定位為:中國北方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65-<<<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現代物流基地和戰略資源儲備調配中心區;京津冀都市圈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休閑旅遊、綠色健康食品和二次能源基地;河北省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產業聚集發展樣板區,循環經濟發展示範區。京津對河北腹地的需求前所未有,河北謀錯位發展將大有可為。河北應圍繞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需求,形成強大的“反磁力”,使該地區成為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四)文旅資源組合優勢河北生態景觀呈現自然與人文兼容的特點,生成多樣性的組合資源,存在長城與大海、大海與山地、大海與平原、山地與平原、湖泊與平原、濕地與草原、皇家建築與山林等景觀的組合,河北不僅單個景觀均有其特性,而將景觀組合在一起更具有壟斷地位。這種多樣性的組合資源優勢是環渤海特別是京津地區無法比擬的,具有開發複合型生態文化旅遊的產品和條件。如秦皇島山海關風景區從資源屬性就有海洋、高山、長城遺跡紀念建築、林地野生動物棲息地、避暑地等。
(五)多樣性的文旅資源類別優勢自然地貌的多重組合和文化上的多元性,導致河北具有多樣性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具備環渤海旅遊資源中最奇特的景觀組合,是中國各種資源的縮影。根生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態
保2003)進行分析,河北主要旅遊資源涵蓋自然、人文兩個大類,地文景觀、水護
視域風光、生物景觀、自然景象、遺址遺物、建築與設施、旅遊商品和人文活動8野
下個主類、31個亞類。幾乎涵蓋所有的旅遊資源類型。
的河(六)景觀文化旅遊反差優勢北
省河北既有氣勢磅礴的長城、皇家園林、皇家陵寢等景觀,也有水乳交融的生
態獨特地域風貌;既有壯麗的燕趙文化,也有蘊含濃鬱的民俗風情;既有以沙漠文
化戈壁為代表的幹旱地區壯闊曠野的景觀,也有以白洋澱為代表的濕潤地綠色生旅
遊發態景觀。不僅如此,河北的局部地域景觀也存在巨大差異性,如張北地區濃縮展
研著大漠、草原、濕地、湖泊、森林、高山等反差景觀。這一係列景觀的反差構究
成了河北景觀的巨大吸引力。因此,遊客都能對河北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獨-66-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特的反差市場,表現為客源市場來源的地區差異性和遊客對反差景觀的追求占有較大比重,遊客參與生態文化旅遊的選擇性大。
(六)大眾旅遊參與優勢河北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可參與性極強,尤其以海濱、沙漠為代表。秦皇島的北戴河、南戴河,唐山的樂亭三島等地浪流平緩,是大眾可以參與活動(如遊泳、滑沙),不像其他地區的海濱具有較大的驚險性。河北懷來的大漠是任何人都可以進入、都可以遊樂的沙漠,是大眾遊客可以親密接觸的沙漠,是可以探奇的沙漠,遊客參與性極強,能獲得極佳的旅遊體驗。
(七)民眾參與和支持率高漲的優勢課題組做的調查中對“你是如何理解生態文化旅遊的?”認為“生態文化旅遊隻是一個口號,和一般的旅遊沒有區別”占3.23%;認為“生態文化旅遊就是到自然環境好的地方進行的旅遊活動”占18.14%;認為“生態文化旅遊就是在旅遊的同時要注意環境保護,不汙染環境”占21.25%;認為“生態文化旅遊不僅要保護環境,還要幫助當地居民脫貧及教育遊客使其增強環保意識”占57.38%;“其他(請注明)”沒有回答。在問及“如果生態文化旅遊要實現其四大功能:保護、旅遊、教育、扶貧,您認為可能做到嗎?”認為肯定能夠實現的占48.61%;認為“很大可能實現”的占23.19%;認為“可能性很小”的占生態
19.45%;認為“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占8.75%;在“您能在旅遊過程中自覺保護保護
環境嗎?”的調查中,“肯定能做到”占73.72%,“基本上能做到”占17.56,視野
“不能做到”僅占8.72%;在對“您對遊玩中一些遊客的行為如何看待?比如:下的
亂扔垃圾,隨便采摘、虐待小動物等”調查中,回答“管理和維護環境是保潔河北
工人的責任,遊客既然花了錢,就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種破壞環境的行省生
為僅占9.73%,“保護環境是所有人的責任,遊客更應該愛護當地的資源”的占態86.29%,“不好說”的占3.98%。“你對河北省開展生態文化旅遊有何看法?”文化
調查中支持比例為82.23%,無所謂的占10.06%,反對的占7.71%;在“你認為旅遊
生態文化旅遊開展對自然或人文環境有什麼影響?”的問卷調查中,環境衛生發展
變好占92.31%、沒影響占2.83%、變差占4.86%;空氣質量變好占87.03%、沒研究
影響占6.15%、變差占6.82%;噪聲變好占84.59%、沒影響占8.75%、變差占-67-<<<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6.66%;森林景觀變好占76.04%、沒影響占1.17%、變差占22.79%;居民生活變好占91.21%、沒影響占2.13%、變差占6.66%。由此可以得出民眾支持率比較高,有民眾基礎才能更好地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有民眾的參與能為河北省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提供動力支撐。
(八)旅遊圈的建設基礎正在紮牢的優勢河北正在加緊與周邊省市進行旅遊合作建設,通過環渤海、環京津、環省會3大旅遊圈的建設,構築京津石、京承秦、京津秦、京津保、京保張及京承張6大旅遊“金三角”板塊,打造紅色旅遊、中華始祖、長城精絕、皇家勝跡、健身休閑、濱海度假、多樣生態、商務會展、滑雪旅遊9大產品係列100項重點工程。其中紅色旅遊要圍繞西柏坡、冀南、冀中、冀東、冀北等五大紅色旅遊區的建設,打造“一個革命聖地,一條黃金走廊線、5大旅遊區、10條精品線路”,將河北省建設成全國紅色旅遊強省。這些優勢條件在全國其他省市中是絕無僅有的,它必將為河北生態文化旅遊的發展創造極為便利的條件。
近年來,據統計根據自身旅遊資源的特點,河北省特別推出了綠色生態之旅、紅色革命聖地遊、皇家園林之旅、藍色海濱之旅、白色體驗之旅五大特色之旅。
河北省20大精品項目見表2-6,河北省10大體育健身旅遊項目見表2-7,河北生省10大農業觀光旅遊項目見表2-8。
態保表2-6河北省20大文物精品項目護
視序號項目名稱序號項目名稱野1承德避暑山莊11邯鄲武靈叢台下
的2承德外八廟12滄州鐵獅子河3石家莊毗盧寺13滄州東光鐵佛寺北4石家莊東天門14秦皇島山海關省
生5石家莊趙州橋15唐山清東陵態6石家莊正定隆興寺16保定清西陵文7石家莊蒼岩山17保定滿城漢墓化邯鄲媧皇宮保定直隸總督署旅818遊9邯鄲黃粱夢19保定古蓮花池發10邯鄲響堂山石窟20保定定州開元寺塔展
研http:\/\/wwwhebeitourgovcn\/(略有編輯)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究
-68-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表2-7河北省10大體育健身旅遊項目表序號旅遊項目名稱1張家口崇禮塞北滑雪場2張家口崇禮翠雲山滑雪場3張家口崇禮萬龍滑雪場4張家口崇禮長城嶺滑雪場5張家口崇禮喜鵲梁滑雪場6張家口懷來永定河漂流7張家口涿鹿京西靈狩獵場8廊坊天下第一城及足球基地跑馬場9承德圍場滑雪場10石家莊井陘東天門滑雪場http:\/\/wwwhebeitourgovcn\/(略有編輯)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表2-8河北省10大農業觀光旅遊項目表序號旅遊項目名稱1秦皇島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2張家口涿鹿萬畝葡萄種植園3邢台前南峪生態農業示範園4石家莊趙州萬畝梨園5承德隆化張三營生態農業科技觀光園區6保定順平萬畝桃園生7保定昌利農業科技示範園態保定安國中草藥種植園保8護9唐山遷西板栗園視10滄州獻縣萬畝金絲小棗種植園野下
http:\/\/wwwhebeitourgovcn\/(略有編輯)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河
(九)交通運輸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優勢北省
高鐵:截至2019年年末,河北省高鐵通車裏程達1335千米,省內主要的生態
高鐵有石太客專、京滬高鐵、京廣高鐵、津秦高鐵。津保高鐵。石濟客專、京文化
沈高鐵(承沈段)、京張高鐵(含崇禮支線)、張呼客專、張大客專、京雄城旅遊
際(2020年底竣工)。發展
鐵路:河北境內有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京原線、京包線、京通線、研究
京承-錦承線、京哈線、津山線、津霸線、石太線、石德線、邯濟線、邯長線、-69-<<<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唐曹線、豐沙線等,除京承-錦承線外,均已實現(或在建)電氣化。這些鐵路貫穿南北,溝通東西,不僅是河北省交通運輸的骨幹,而且已成為北京與全國各地聯係的重要紐帶。每到旅遊季節,從北京到河北承德、秦皇島北戴河、野三坡等知名風景區都開通有旅遊專列,為出門遊玩的人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公路:高速公路網絡的日趨完善,拉動全省經濟快速增長,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推進京津冀都市圈建設和環渤海地區經濟振興,起到了基礎作用。
河北高速公路網密度不斷加大,到2019年年末,高速公路總裏程達到7475千米,實現石家莊、北京、天津三個中心城市之間多路聯通,中心城市半日交通圈覆蓋所有設區市,相鄰設區市實現便捷連接。普通幹線公路總裏程達到1.97萬千米。
農村公路總裏程達到16.9萬千米。隨著路網的不斷完善,河北省經濟發展帶也由過去以京廣鐵路沿線為主轉向沿南北、東西縱橫方向綜合發展。
水運:河北省東臨渤海,海岸線長487千米,海運條件十分便利,有6個港口:秦皇島港、京唐港、黃驊港、秦皇島新港、秦皇島秦山港和神華黃驛港,截至2019年年底,總通過能力達到11.1億噸\/426萬標箱。
航運:河北省目前有6個民用機場,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秦皇島北戴河國際機場、邯鄲機場、唐山三女河機場、張家口寧遠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2019年河北機場集團運生輸生產穩中有升,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315.5萬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5.4萬噸,態保障航班起降12.3萬架次。
保護2017年7月,河北省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河北省旅遊公共服務體係規劃》,視
野提出建設一條全長838千米的“國家1號公路”,由草原天路、京承皇家禦道、下
的張承高速、禦大公路四條道路組成,塞罕壩、承德避暑山莊等世界級風景區群河
北將被串聯起。隨著張承高速和禦大公路的建成通車,“京承皇家禦道”在豐寧省
生大灘與張家口沽源及“草原天路”實現順暢連接,使張承攜手共建河北壩上“千態裏景觀大道”成為現實。
文化河北省海、陸、空交通的快速發展,交通運輸能力的提升,為發展生態文旅
遊化旅遊打下堅實基礎。
發展
研二、劣勢分析究
河北省旅遊業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卻是建立在一個相對水平較低的平台-70-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上,所以現在同發達省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作為旅遊資源大省,並且擁有便捷的交通和區位優勢,河北省的旅遊發展潛力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現在製約河北省旅遊業發展的因素主要體現在旅遊產品深度開發、旅遊市場秩序規範、良好旅遊品牌樹立以及區域合作加強等方麵,這也是“十三五”期間河北省旅遊相關部門的工作重點。
(一)對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的科學認知和把握有待提高作為21世紀旅遊業發展的方向,生態文化旅遊已成為廣為倡導的旅遊形式。
但在中國,生態文化旅遊正式作為新型產業發展起步較晚,作為河北省,無論是地方政府及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還是旅遊者、文旅管理經營者,對生態文化旅遊的認識還存在一些局限和不到位的地方,加上缺乏足夠的經驗,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真正被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還有一段路要走,特別是社會上對生態知識的普及教育力度不夠,導致生態文化旅遊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或多或少的困難和問題。對生態資源環境保護與開發利用上,考慮欠周全,生態文化旅遊在措施和項目內容建設上得不到充分體現,導致生態文化旅遊景點、景區缺乏品位和知識性。
(二)生態文化旅遊的主題有待突出盡管河北已經頒布實施了《河北生態省建設規劃》《河北省旅遊高質量發生態
展規劃(2018—2025年)》等,但至今還沒有出台一部《河北生態文化旅遊規保護
劃綱要》。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工作由於缺乏明確的政策指導,僅停留在生態文視野
化旅遊的調查評估上,雖然《河北生態省建設綱要》中涉及了生態文化旅遊的下的
開展,但不夠翔實、具體。另外,在一些地方也做了一些開發區和景區建設項河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但研究程度都不太深入,操作性不強、科學性不夠、生態北省
文化旅遊的主題不突出,在生態文化旅遊詳細性規劃和建設性設計,協調開發生態
與保護上需要做進一步研究。文化
(三)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受基礎設施製約旅遊
受自然條件、曆史條件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河北省一些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區、發展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未得到充分發揮。旅遊地由於研究
容量小,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接待能力不足,從而製約了該地區流通、服務、-71-<<<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經濟平台等職能的發揮。截至2018年年底河北省農村公路總裏程達到16.7萬千米,縣城20千米範圍內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運營率達到47%,鄉鎮農村客運班線完成公交化改造率達到45%,但是這些所占等級公路中並不太高。位於太行、燕山山脈深處的一些森林公園景區,進入景區的公路麵窄、路況差,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時常堵車幾個小時甚至更多。景區旅遊設施過於簡陋,旅遊產品檔次低下,遊道不規範,旅遊接待水準低,因而,加快生態城鎮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是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的當務之急。
(四)有待加大自然景觀與人工景觀的反差影響河北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良好的生態文化旅遊環境應當是自然景觀與人工景觀的完美結合,但用於開發資源方麵的資金總數量不大,資源的開發利用率不高。相當一部分資源區尚未得到較好的開發,生態文化旅遊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森林旅遊資源不足,森林覆蓋率在全國排名處於中等水平,森林旅遊資源的潛力尚未被開發出來,深山中有不少風景優美的景區尚未被認識。已開發的景區開發程度低,偏重宗教的較多,還不能給人一種藝術的美感;觀光休閑沒有與農業有機結合在一起,休閑農莊、民俗大院等鄉村遊開設的旅遊項目也不過是卡拉OK、遊泳、桑拿,這些項目在城區舉目可見,而村莊依然是以糧生食生產為主導,互相之間形不成景觀相映、利益共享和與其豐富的生態文化旅態
保遊資源和濃烈古樸的民俗風情形成強烈的反差。對於自然旅遊資源,如幽靜而護
視美麗的峽穀、鬱鬱蔥蔥的森林等自然風景點開發不足。
野下(五)投入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的資金不足的
河河北省的一些生態文化旅遊景區是集“老、少、邊、窮、山”為一體的貧困地區,北
省甚至是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大多位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欠發達的山區,生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地方政府工業基礎薄弱、財政困難、態
文經濟實力弱小是導致這些地區籌措資金難度大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過去基礎設化
旅施建設曆史欠賬較多,需要資金投入的項目多、範圍廣,沒有固定的旅遊開發遊
發投資渠道,投入生態文化旅遊開發資金少,因此,全省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的開展
研發利用程度和基礎設施整體建設水平低,不少森林景區可進入性差,約2\/3的森究
林公園、3\/5的自然保護區尚不具備基本的接待能力,不能滿足生態文化旅遊的-72-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發展要求。
(六)生態文化旅遊管理機製存在障礙,未能兼顧好各方利益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涉及政府、保護區、當地社區、旅遊企業、生態旅遊者五個關鍵利益相關者及彼此間的內在關聯。在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開發投入建設階段,產出效益相對不高,在一些地方相關的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林業部門、建設部門以及鄉鎮,會出現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多方協調,整合各類資源,形成一個齊抓共管的長效運行管理機製。同時,生態文化旅遊景區建設與社區居民關係難協調,由於河北省的生態文化旅遊景區是由眾多農民的承包山地所組成的,進行生態文化旅遊開發需要從千家萬戶的老百姓手中將其山地統一租用,征收難度大,存在收益分配上難以做到公平化和合理化的不少問題和矛盾。
一方麵招商開發需要把土地經營權進行集中,但收購成本過高又難以招商成功;另一方麵當地居民利益要維護,都希望出讓收益越高越好,在招商賣點與老百姓售價上尋求最佳結合點是一個艱難而緩慢的過程,時常錯過發展良機。這就需要在生態文化旅遊開發的有效機製上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創新,要圍繞實現生態文化旅遊收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積極探索和尋找當地社區居民參與旅遊開發的有效途徑和機會,盡可能兼顧管理層和當地居民的各方麵利益,促進當地居民與景區開發和諧發展。生態
(七)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的人力資源短缺,綜合管理能力不足保護
旅遊業總體上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旅遊人力資源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視野
著旅遊服務的質量,也影響著旅遊業的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業是知識密集型、下的
技術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產業,特別是生態文化旅遊區的規劃、研究、管理、河解說等都要求從業人員有較高的素質和豐富的生態知識,還要對當地社區居民北省
強化生態意識。目前在生態文化旅遊景區的管理隊伍中,來自國有林場、森林生態
工業企業和地方鄉鎮等的人員占有較高的比例,部分人員受教育程度和整體素文化
質偏低。一方麵,受自然、曆史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山區部分農民文化素質偏低,旅遊
思想觀念陳舊保守;另一方麵,河北省以往沒有把生態文化旅遊作為一項大產發展
業來抓,生態文化旅遊經營管理專業人才缺乏,生態文化旅遊開發的綜合管理研究
能力不足,經營管理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文化旅遊的發展。
-73-<<<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八)生態文化旅遊品牌不鮮明,難以形成吸引力2008年前夕,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河北省提出過“彩環京津.休閑河北”“清涼夏,悠遊河北”“金秋收獲,走近河北”為主題的旅遊形象宣傳口號。與此相適應打出“紅色聖地之旅”“綠色生態之旅”“皇家園林之旅”“藍色海濱之旅”“白色體驗之旅”的品牌形象;“京畿之地.希望河北”“京畿之地·魅力河北”也曾提出過;2012年又提出“誠義燕趙.勝境河北”,直至2016年提出了“京畿福地·樂享河北”。這些對外宣傳的整體旅遊形象從總體上看比較鮮明,但品牌定位有些分散,勢必影響整體形象的發揮。
在具體文旅品牌宣傳上整合營銷的理念貫徹不夠深人,不易形成一種聲音、一種形象,難以形成獨特的吸引力。雖然河北省承德避暑山莊、遵化清東陵易縣清西陵皇家文化遺產和大運河文化遺產,以及平山西柏坡紅色文化等景點景區在全國乃至世界上具有較高聲譽,但河北的生態文化旅遊營銷宣傳與旅遊發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盡管河北省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了文旅的營銷宣傳,但是限於營銷宣傳資金投入不足,宣傳營銷策劃水平局限等原因,旅遊區、基礎設施、旅遊項目等存在雷同、重複現象。這勢必影響河北省旅遊業良性運行結構體係的形成,最終影響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的發展。在生態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方麵,生
態一些地方品牌化與市場化意識相對淡薄,資源產品化、產品品牌化程度較低。
保護主打產品的特色原生態化、高品位化運作不夠得力,還不能滿足生態文化旅遊視
野長足發展的要求。從國際國內的視角來看,我省尚末成為遊客的首選地和優選地,下
的與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河南等周邊省市相比,存在一定落差,尤其是龍河
北頭景區帶動作用還不特別明顯,缺乏有影響力的經典文化旅遊線路和品牌。
省生(九)文化生態旅遊產品開發深度不夠,缺少旅遊的靈魂態
文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為河北省旅遊業的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了素材。
化旅作為文化大省,盡管河北實物性的文化資源相對較多,但河北省文化旅遊資源遊
發開發模式上創新力度不夠,多注意現實文化載體的開發,但是缺乏深層次上挖展
研掘文化內涵,導致河北省部分生態文化旅遊資源開發較為粗糙、檔次較低等現象,究
限製了河北省文化生態文化旅遊檔次的提升,減弱了遊客的旅遊體驗,難以形-74-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成吸引力,特別是入境遊,盡管瀕臨京津但入境遊多年未能進入全國前10名。
能否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能否借助雄安新區建設,接力2022年北京和張家口聯合舉辦的世界冬奧會的難得機會。發揮自身優勢,尋找到新的抓手和新的增長點,是河北省旅遊業翻身的轉機。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麵對京津旅遊市場的巨大需求,我省觀光產品居多,休閑度假產品少,一般產品多,文化旅遊精品少,難以適應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工作要求(2018—2020)。除個別遺存外,缺乏在全國、全世界有壟斷地位強吸引力的極品產品,因而還沒有成為海內外遊客的首選旅遊目的地,容易被周邊省區市的旅遊產品替代,幾乎每一項產品在周邊都有可替代的產品,如皇家園林建築、長城這些享譽世界的人間奇跡,河北有,北京也有,所以很容易受到“燈下黑”的影響。另外,河北文化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的分布較分散,不夠集中,也給未來產品的規模競爭帶來不利影響。
(十)生態文化旅遊效益一般除了世界級文化遺產、非遺產和國家級文化遺產、非遺產外,河北省森林麵積在全國居中,並擁有一定量的濕地資源和山嶽、草原等生態資源,動植物種類繁多,具備開展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條件的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以及其他生態文化旅遊載體數量較大,林區麵積較廣。目前這些重要生態資源和旅遊載生態
體轉化成生態文化旅遊的資本優勢和產業優勢尚未完全發揮出來,生態文化旅保護
遊產值占旅遊業總產值的比重相對較低,存在生態文化旅遊大資源與小產業的視野
矛盾。下(十一)理順生態文化管理機製,技術支撐體係與互動機製不完善的河
一方麵,河北省旅遊企業與生態文化旅遊景區及遊客之間尚未有效地建立北省
起“景區·旅遊中介·遊客市場”的互動機製,在部分景區旅遊產品和商品開生態
發與遊客需求存在脫節現象,產業鏈較為單一。與此同時,相對應的發展管理文化
體係、技術支撐體係、機製也需要完善。旅遊
另一方麵,由於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不夠完善,我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的發展
管理體製需要規範。對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的資產評估標準和規範轉計程序要規研究
範、讓生態文化旅遊覺源在招商引資、合資、合股和合作經營中有遵循的法律-75-<<<第二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依據和評估標準體係,要使得生態文化資源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才能使生態文化旅遊健康發展。
通過對河北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狀況的分析,我們認為,河北是文化和旅遊資源大省,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河北旅遊新亮點。以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等為核心的皇家文化旅遊品牌,以金山嶺、老龍頭等為核心的長城文化旅遊品牌,以直隸總督署、直隸書院等為核心的京畿文化旅遊品牌,以西柏坡、狼牙山等為核心的紅色文化旅遊品牌……河北省正在通過文化資源的利用和文化創意的引入,加快建成一批文化主題鮮明、文化要素完普的品牌旅遊目的地,構建河北文化旅遊產業品牌體係。應把生態文化旅遊作為生態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發展,河北有政府產業政策支持和多年旅遊業發展累積的經驗,在京津、環渤海旅遊圈中區位優勢明顯,具備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所必需的條件,按照由點到麵循序漸進的原則,揚長避短,發揮好比較優勢,抓好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基地建設,凸顯龍頭效應。
生態
保護
視野
下的
河北
省生
態文
化旅
遊發
展研
究-76-第三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總體戰略及架構體係<<<第三章河北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總體戰略第三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總體戰略及架構體係及架構體係第一節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的總體戰略鑒於河北省作為一處生態文化資源較豐富的旅遊目的地,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發展,必須遵循具有普遍意義的戰略和原則,如政府指導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一體化戰略、科技興文旅戰略、人才戰略等。同時,根據河北的社會經濟狀況和旅遊產業發展的客觀需要,特別是實現既定目標的需要,生態文化旅遊應著重強調堅持如下針對性戰略。
一、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的總體戰略構思(一)生態文化旅遊業發展戰略的主要依據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戰略,就是把習近平同誌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生態
山銀山”的理念作為出發點。主要依據《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2016—2035年)》保護
《河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河北省“十三五”發展規劃》《河北省文化產視野
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河北省旅遊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2025年)》《京下的
津冀旅遊一體化協同發展規劃》《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河北
《河北區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河北省旅遊省產業發展綱要》《河北省紅色旅遊發展規劃》《河北省旅遊信息化發展規劃》《河生態
北省旅遊條例(2016)》《河北省旅遊區旅遊點導遊人員管理辦法》《河北省文化
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河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旅遊
然保護區條例》《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森林公園管理辦法》發展
和河北省政府《關於推進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決定》提出的“構築京津綠色屏障,研究
再造河北秀美山川”“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總體目標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77-<<<第三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總體戰略及架構體係(二)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以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河北省委關於構建“和諧河北”若幹重要問題的指導意見》《河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精神,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在建設旅遊經濟強省和構建發達的文旅產業體係的發展規劃目標指引下,以河北旅遊形象主題口號“京畿福地·樂享河北”為抓手,堅持“以人為本”,以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為前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世界遺產、5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地質公園為龍頭,省級森林公園與省級自然保護區為骨幹,在突出紅色旅遊為重點的同時加以生態文化旅遊為主線,以“政府主導、統一規劃,集約經營,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為總要求,圍繞“生態文化產業興市縣,美麗家園富民眾”這一發展戰略,著力突出“走進生態河北,盡享燕趙文化”的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特色,大力提高生態文化旅遊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並穩步放活開發生態文化旅遊的產業政策,力爭盡快實現靠生態文化旅遊帶動河北省縣域經濟高效持續發展。
(三)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的戰略原則生根據上述河北生態文化旅遊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結合國內外發展生態文態
保化旅遊的成功經驗及對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可行性分析結果,我們認為,實現護
視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高效持續發展,必須在實施過程中堅持以下戰略原則。
野下1.堅持科學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的
河以《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綱要》為指針,針對我省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北實際,必須要堅持“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發展觀,進行科學規劃,推進集省
生約化發展,強化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科技支撐,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發展循環經濟,態
文倡導低碳文化旅遊方式。加強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實現文化旅遊業速度、結構、化
旅質量、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格局。
遊發將遊客、社區及自然需求的滿足引導到各景觀係統的價值功能的層麵上,展
研協調實現其多重目標。堅持在保護中有序開發,在建設中有序保護的原則,注究
重做好以下六個協調。
-78-第三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總體戰略及架構體係<<<一要與周邊現實的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
二要與河北省旅遊總體規劃相協調。
三要與周邊在建或已建的旅遊開發項目相協調。
四要確保開發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環境社會效益高度協調統一。
五要與市、區、縣內相關產業建設相協調,使資源保護、有效利用和生態係統處於良性循環狀態。
六要注重開發與保護的協調。尤其要充分尊重山體,尊重水麵與自然植被,在山區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育度開發,遵循自然整體優化,永續利用,時刻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理念。
2.牢固樹立以人為本與生態優先原則為避免大幅度、大規模的人工改變,避免急功近利,要保護好生態係統的完整、穩定與和諧,使生態資源能永遠融入大自然,在感悟大自然、學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過程中,也要做到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資源是旅遊開發的基礎,在生態文化旅遊開發中要注重環境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堅持“生態優先”,所有生態資源必須先調查其現狀、資源容量和承載力,項目建設必須以資源容量和承載力為前提。景區規劃和項目建設要嚴把環境質量評價第一關,從建設項目上調控遊人的數量,防止遊人的過度超限湧入而造成資源破壞,將旅遊帶生
給資源和環境的負麵影響控製在可承受限度內。對於重要的人文景觀,必須保態護其原貌和加強修繕,防止外來的負麵社會影響使民風民俗劣變。保護
總之,原汁原味是生態文化旅遊的生命線,要珍視文化多樣性,保護本土視野
文化,維護原汁原味生態人文環境,保持旅遊景觀、景點的自然形態和野趣,下的
嚴格控製生態文化旅遊區的人工建設。同時,對景區內和周邊地區環境要實行河北
封山育林,營造水源林、屏障防護林和風景林,加強水土保持和森林防火,建省生
立環境監測網點,定期對環境進行評估。推廣沼氣、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等態文
新能源,改變景區內居民燒柴方式,限額伐木,禁止燒炭、捕捉野生動物和挖化旅
取樹樁等行為。另外,還要堅持“以人為本,物種保護優先”,把限製人類活遊動的程度和方式放在首位,優先考慮其生物種群的保護,盡可能做到經濟利益發展
讓位於生態利益,短期利益讓位於長期利益,逐步建立“汙染者付費、使用者研究
補償、開發者保護、破壞者恢複”的生態環境維護體係。
-79-<<<第三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總體戰略及架構體係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社區居民參與原則生態文化旅遊的開發隻有惠及當地社區居民才能有強大的生命力。一方麵,在於當地社區居民對生態資源最珍惜、最有感情,對其環境變化最敏感;另一方麵,當地社區居民摘帽脫貧後,還需要享有更加美好生活的期盼,按照產業振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依托當地豐富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實現景區開發與社區參與互動,不斷豐富居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改善社區居民生產生活條件,當地居民從生態文化旅遊發展中得到經濟實惠,防止返貧,保護林草植被和生態環境,形成良好的人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隻有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才能體現出當地特色,並且還有助於資源環境及民族文化的保護。
4.實行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相結合原則政府通過宏觀引導、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市場監管等手段,推動和引導文化旅遊產業健康發展;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市場競爭發展壯大自身,不斷提高經營能力和發展水平。
5.進行科學規劃與先導示範原則生規劃是生態文化旅遊開發的靈魂和指針,更是生態文化旅遊建設的綱領性態
保文件,沒有規劃的生態文化旅遊絕對是沒有前途和希望的旅遊。生態理念必須護
視貫穿到規劃設計始終,隻有通過規劃先行,才能對生態文化旅遊開發進行限製野和保護,才能實現生態文化旅遊的招商引資和綜合利用。同時,隻有建立科技下
的長效機製,才能實現科技對生態文化旅遊的支撐,全方位確保生態文化旅遊的河
北高科技含量,體現生態文化旅遊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
省生河北省的生態文化旅遊正處在發展階段,作為一種產業戰略,缺乏科學、態
文成功的模式和經驗借鑒。因此,有必要采取先導示範方法,先期探索建立一些化
旅開展生態文化旅遊的示範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為全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提遊
發供參考和借鑒。
展研6.注重原味原貌與以特取勝原則究
河北生態文化旅遊發展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注重挖掘比較優勢,善於從-80-第三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總體戰略及架構體係<<<比較優勢中找出特色,突出特色,強調個性,以特取勝,打造“精品”“真品”或“絕版”景點,形成拳頭生態文化旅遊產品。同時,特色是旅遊之魂,文化是特色之肌,特色要靠文化去形成,要賦予其濃烈的燕趙風情文化氣息,以豐富的文化底蘊做支撐。在開發建設中要充分考慮主要客源的鄉土氣息、生活習慣和需求,在休閑娛樂項目規劃設計、度假設施風格和環境景觀營造等方麵突出原汁原味的燕趙文化、長城文化、皇家文化等方麵的深刻底蘊,堅持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有機融合,盡可能保持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的原始性和真實性,實現“名山、名水、名跡、名人、名石、名峽、名湖、名洞”八位一體,隻有這樣,河北生態文化旅遊才會有強大旺盛的生命力,實現以生態、景觀、民族風情、曆史文化等特色取勝。
7.遵循因地製宜與循序漸進發展原則生態文化旅遊開發是一個高投入、高產出、高創彙的長效工程,更是一個涉及麵廣、線長的係統工程,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建設周期長,涉及交通、林業、農業、旅遊、環保、城建、通信等各個方麵,籌措資金和組織建設實施都需要一個過程。因此,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建設要突出重點、分清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分期分批分步實施,條件成熟一處開發一處,開發建設中注重有序和保護,逐步完善,滾動發展。以市場和環境的反饋和監測結果為依據,進一生態
步優化規劃、建設及管理,使旅遊開發成為一個循環往複不斷優化的過程,確保護
保生態文化旅遊地永葆生命力和對遊客的吸引力。同時,在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視野
過程中,既要堅持國家有關旅遊區(點)標準,又要注重景區實際和生態文化旅下的
遊產品開發的需要,尤其是在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八廟、白洋澱、秦皇島山海關河以及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等景區,要重點考慮北省
風景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遊道、景點的建設應因地製宜、就地取材,將資源損生態
壞降到最低。文化
8.堅持創新與精品帶動策略互動原則旅遊
鼓勵旅遊企業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創建自主品牌。同時積發展
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到省內建立創作、製作、研發、加工、市場推廣等基地,研究
逐步形成產業規模。建設一批生態文化旅遊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並以文化旅-81-<<<第三章河北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總體戰略及架構體係遊精品與品牌為基礎,推進文化旅遊產業整合與聚集,帶動區域整體發展。
9.恪守依法發展與保護合法權益原則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既要遵循市場規律,創新思維,采用多種開發模式,又要堅持依法管理,切實保護好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所有者、管理者和開發經營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