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m\u0010b��到了近代,尤其是抗日戰爭時期,有掩護抗日幹部挺身而出甘願獻出生命者,也有橫眉冷對、痛斥敵酋招致極刑者,更有富貴不淫寧死不屈慷慨就義者,有視死如歸與敵同歸於盡者,可歌可泣者不勝枚舉,典型事件有仁岩“吃油糕事變”,也稱“仁岩慘案”,抗日的典型代表人物便是英雄蔣三。
3蔣三小傳蔣三(1912—1942),名蔣毓壽,又名蔣萬壽,山西省汾陽縣冀村鎮唐興莊村人。民國二十七年(1938)初,蔣三投身抗日。同年秋,與其弟蔣四一同擔任抗日武裝部隊向導,協助八路軍奪取日占區“凝合興”糧店糧食百餘石。民國二十八年(1939),蔣三參加了地方遊擊隊,帶領隊員活動於日軍嚴密控製的唐興莊一帶。他們神出鬼沒,伏擊小股敵人,在反頑鬥爭中,他奉命鎮壓了汾陽五區的一些頑固分子。在消滅高家莊史柏全的漢奸武裝時,他和蔣四潛入高家院內,與區基幹隊裏應外合,將史柏全生擒。民國三十年(1941)3月,蔣三參加回回堡戰鬥,他衝鋒陷陣,親手殺死日軍小隊長高橋和幾個日軍。
民國三十年秋,蔣三接受任務,積極開展對敵鬥爭。在西九枝社一次伏擊戰中斃、傷日偽軍各一人。民國三十一年(1942)3月,他率領幾個隊員潛入裴會鎮據點,將偽“反共自衛團”團長王林甫擊斃。蔣三的行動,有力配合了縣大隊和六團等主力部隊的反“掃蕩”鬥爭。民國三十一年農曆六月初六,蔣三遭遇裴會鎮日偽軍,戰鬥中身負重傷,直到彈盡時英勇犧牲,年僅三十歲。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追認蔣三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