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大學語文 \/ 龐佳麗, 李鴻理, 王麗霞主編.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9.8

ISBN9787305223921

Ⅰ. ①大… Ⅱ. ①龐… ②李… ③王… Ⅲ. ①大學語

文課-藝術學校-教材 Ⅳ. ①H193.9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9)第120293號

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

出版人金鑫榮

書名大學語文

主編龐佳麗李鴻理王麗霞

責任編輯李廷斌蔡文彬編輯熱線02583592146

照排南京南琳圖文製作有限公司

印刷南京人文印務有限公司

開本787×10921/16印張 925字數 203 千

版次2019年8月第1版2019年8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305223921

定價2800元

網址: 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njupco

官方微信號: njupress

銷售谘詢熱線: (025) 83594756

*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 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

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

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十三五”規劃教材

編委會

主任

靳明

副主任

孟祥發

編委

王麗霞龐佳麗李鴻理石磊

王偉李偉崔凱龍繪錦

李建新李全誠高維婷吳金娥

許磊田豐宮鳳雲

\/00\/大學語文

前言\\00\\

前言

語文是工具性學科,但是不同學校應該有不同的大學語文。工科院校應突出其工具性,理科院校應突出其寫作的邏輯性,文科院校應側重其文學性,藝術院校就要突出其藝術色彩。本書針對藝術院校學科特點,開設了五個模塊:第一部分詩成泣鬼神,選本側重大家耳熟能詳的名篇中的藝術色彩明顯的篇章;第二部分文明濫觴,介紹中華文明的源頭諸子百家爭鳴時期的經典,側重思想啟蒙;第三部分文人雅韻,選文側重從不同側麵介紹古人的修養;第四部分月是故鄉明,從現代文本中發掘國人的鄉愁情結。第五部分中外小說閱讀,選取中外名著節選,擴大閱讀麵。

編輯過程中著力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關注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的銜接,又力避中學語文教材選文。教學中,側重於鑒賞。二、選文側重經典與藝術結合。幾個模塊,思想性,藝術性,工具性兼顧。每部分有內容總說,每課後麵有“導航”“思考練習”。“導航”有助於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思考練習”又能突出重點問題,讓學生學有所獲。三、選文雖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但對於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典籍而言隻是滄海一粟,因此學生如感興趣,可以按照喜歡的作者去課外閱讀。

本教材是龐佳麗、李鴻理和王麗霞精心編寫的,由於水平所限,資源所限,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學者指正批評。

主編

2019年7月

目錄\\00\\

目錄

第一部分詩成泣鬼神

中國古代詩歌常識與發展脈絡001

第一單元詩經006

第一課豳風·七月006

第二課周南·卷耳010

第二單元楚辭012

第一課九歌·國殤012

第二課九歌·山鬼014

第三單元漢樂府016

第一課陌上桑016

第二課飲馬長城窟行019

第四單元唐詩021

第一課春江花月夜(張若虛)021

第二課清平調三首(李白)025

第三課麗人行(杜甫)027

第五單元宋詞030

第一課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030

第二課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辛棄疾)032

第三課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李清照)034

第六單元元曲036

第一課壽陽曲·江天暮雪(馬致遠)036

第二課天淨沙·春(白樸)038

第三課天淨沙·秋(白樸)040

第二部分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042

第一單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046

第二單元齊桓晉文之事(《孟子》)051

第三單元兼愛(中)(《墨子》)059

第四單元莊子寓言(《莊子》)063

第一課蝸角之爭063

第二課佝僂者承蜩064

第三課朝三暮四065

第四課鴟得腐鼠066

第五課曳尾塗中067

第六課子非魚068

第五單元五蠹(《韓非子》)070

第三部分文人雅韻

中國古代文人的藝術情懷076

第一單元洛神賦(曹植)078

第二單元蘭亭集序(王羲之)085

第三單元黃州新建小竹樓記(王禹偁)089

第四單元說琴(何景明)092

第五單元長亭送別(王實甫)095

第四部分月是故鄉明

中國人的鄉愁情結100

第一單元故都的秋(鬱達夫)102

第二單元烏篷船(周作人)106

第三單元想北平(老舍)109

第四單元海燕(鄭振鐸)112

第五單元那條惑動故鄉的公路(韓仰熙)115

第五部分中外國小說選讀欣賞

第一單元中國古代小說118

第一課快嘴李翠蓮118

第二課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曹雪芹)120

第三課陸遜營燒七百裏孔明巧布八陣圖(羅貫中)124

第四課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施耐庵)126

第五課周蒙師暮年登上第(吳敬梓)128

第二單元外國小說賞讀130

第一課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130

第二課複活(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32

第三課雙城記(查爾斯·狄更斯)133

第四課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135

第五課麥琪的禮物(歐·亨利)137

\/00\/大學語文

第一部分詩成泣鬼神\\00\\

第一部分

詩成泣鬼神

中國古代詩歌常識與發展脈絡

中國曆史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分水嶺,五四運動之前為古代史,之後為現代史。古代詩歌即1919年之前的詩歌。

從體裁上,我國古代詩歌可分為詩、詞、曲三種。

詩歌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靈活自由。如《詩經》,多為四言詩;楚辭的句式長短不一,樂府詩的標題有“歌”、“歌行”、“引”、“曲”、“吟”等。總的說來,古體詩的發展主要軌跡是《詩經》→楚辭→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它是初唐之後形成的,又名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注重對仗和嚴格押韻的詩歌體裁,由律詩和絕句構成。律詩有五言七言之分,一般八句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還有一種排律,每首至少十句,多則可達百句,如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須對仗。絕句又叫截句、斷句、絕詩,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分,四句構成。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

詞,又名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講究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根據字數多少,一般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依據結構,詞又有單調和雙調之分,單調隻有一闋;雙調就是分上下兩闋。宋詞按音樂性質可分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纏令、諸宮調九種。按拍節可分為四種:令,也稱小令,拍節較短的詞;引,因小令短小而引長的詞;近,因為音調相近而引長的詞;慢,就是字數較多的詞。從風格上,又分為豪放與婉約。婉約詞內容狹窄,側重兒女風情,形式上,重視語言圓潤,給人以柔婉之感。豪放派以詩入詞,視野開闊,境界宏大,給人以豪邁之感。

曲,又名詞餘、樂府,由散曲和雜劇組成。散曲興起於金,在元代流行,體裁與詞相近;在固定字數外可以加襯字,語言通俗易懂。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小令隻用一曲,套數則合一個曲調中許多曲子為一套。套數也叫套曲,是戲曲或散曲中連貫成套的曲子。它少則兩曲,多則二十曲,沒有定數限製。每一套數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屬於同一宮調,套數隻供清唱。

詩歌從題材也可分類。寫景詩,這類詩歌內容上描寫自然景色,將要抒發的情感融於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詠物詩,詩人對所描寫之物從外形與神韻兩方麵描摹,來抒發詩人感情,寄托詩人精神或人生理想。即事感懷詩,由一件事引發詩人思鄉懷人之感。詠史詩,以曆史典故為內容,借古諷今,借古抒懷,感慨興亡或滄桑巨變。邊塞詩,以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為描寫內容,或建功立業,或思念家鄉,或反戰,風格悲壯雄渾,筆勢豪放。

《詩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作品,共305篇,也被稱為“詩三百”。之所以稱之為“經”,是因為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它被奉為儒家經典,“詩三百”就成了《詩經》。學習《詩經》要了解《詩經》的六義:《詩經》按內容分為風、雅、頌,其中“風”為民歌,是其中的精華部分,共160首;雅分大雅、小雅,周王朝國都附近的樂歌,共105首;頌是宗廟祭祀用的詩歌,共60首。《詩經》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風、雅、頌、賦、比、興”就是《詩經》六義,《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