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張龍揣著二十三張銀票,離了駱宅,逃到城外一處小河溝邊,撕下虯髯,洗掉臉上的黑炭,運轉內功,幾個呼吸之間,那中年虯髯大漢張龍,搖身一變,成了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俠客,隻見他臉似刀削,麵如冠玉,劍眉星目,唇若塗朱,身姿挺拔,威風凜凜。好一位英俊瀟灑少年郎,卻為何要行那坑蒙拐騙苟且之事?無他,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少年名喚夜孤城,是那江洋大盜夜歸人之孫,自六歲起跟在他祖父身邊,也學到了一身坑蒙拐騙,偷逃奪盜的本領。雖然年少,卻也在江湖中摸爬滾打了數個年頭。不久離了祖父,獨自混跡江湖。聽聞那駱家公子心向江湖,今夜化妝,本想在那駱家打打秋風,未曾想那駱家竟有如此巨富,一位少爺的零花錢也有千兩之多,想來好長一段時間,各地富商大賈、地主老財的庫房怕是要安靜不少了。
這夜孤城雖然年紀輕輕,卻已經把他那祖父的本領學了個七八成,什麼飛簷走壁的輕功,改頭換麵的把戲,溜門撬鎖的手段,更是學得個中精要,最絕的是他祖父那無垢劍法,神蘊已具,隻欠打磨,夜歸人是又驚又喜,直言“江湖之上同輩之中,你已無敵,遇見前輩,若不是下了天羅地網,亦可全身而退,隻要不與山上仙人結仇,這江湖之大,哪裏去不得!”這夜孤城也是心性成熟,全然沒有少年的跳脫,行事謹慎周密,這半年來,接連犯了好幾樁大案,未留一點線索。夜孤城又奉行那“劫富濟貧,盜亦有道”,隻取錢財,不傷人,不采花,每每作案,總分一成與周遭窮苦人家,江湖上也漸漸有了這俠盜“夜燕”的傳說。
閑言少敘 ,這夜孤城洗完了臉,變完了身,起身,又將手揣進懷中,摸出那一遝銀票,用手指沾了沾唾沫,仔仔細細點了點手中紙鈔,再三清點了數目,一張不多一張不少,二十三張五十兩的銀票,共一千一百五十兩,在手中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饒是他專劫富濟貧,也從未一次性見過這麼多錢,這好大一筆不義之財,饒是他心性成熟,也不覺有些頭暈目眩。夜孤城小心翼翼地將銀票對疊,送入懷中,又拍了拍,確定放安穩後,便四下張望。
這不看不要緊,夜孤城抬頭一望,隻見橋上一位白衣女子靜靜佇立,麵上笑意盈盈,頗有些玩味,似是盯著這夜孤城許久了。這女子素衣勝雪,身形窈窕,微風過處,衣袂飄飄,月華流轉,宛似天上仙子,隻是眉目之間多了三分英氣,倒不像是個瑤池仙女了,倒像是位女劍仙。
夜孤城一時看得癡了,竟忘了自己剛剛行騙完畢,隻是說不出話來,滿眼之中不知是月色還是美人。
還未等那夜孤城回過神來,白衣女子倒是先開了口:“少俠今日真是好收成啊。”
夜孤城一怔,聽見了這女子的戲謔,這才回過神來。驚覺這女子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那橋上,自己竟無半點察覺,光見相貌,這女子不過二十五六光景,卻有此等功力,眼見得她腰中配劍,應該不是鬼狐之類,此等風姿綽約,江湖上亦無半點消息,若不是明玉宮中的前輩致臻化境返老還童,便是那夜歸人口中“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掉”的修仙者了。若是前者,憑他這一身本事,想逃是不成問題,若是後者,見這女子態度,也許是他夜孤城的大機緣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