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的前沿政策和法律問題——一個改革參與者的親曆與思索—常紀文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北京聲

明1.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2.如有缺頁、倒裝問題,由出版社負責退換。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生態文明的前沿政策和法律問題\/常紀文著.—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2ISBN978-7-5620-6668-2Ⅰ.①生…Ⅱ.①常…Ⅲ.①環境保護法-研究-中國Ⅳ.①D922.684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6)第032287號---------------------------------------------------------------------------------------------------出版者地

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市海澱區西土城路25號北京100088信箱8034分箱郵編100088郵寄地址網

電址

話http:\/\/www.cuplpress.com(網絡實名: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010-58908586(編輯部)58908334(郵購部)[email protected]固安華明印業有限公司720mm×960mm26420千字2016年2月第1版2016年2月第1次印刷59.00元1\/16編輯郵箱承

開印

字版

印定

印本

張數

次次

價檹殢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殢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檹殢上海政法學院中央財政支持環境法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檹殢作者簡介常紀文新中國首位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專業博士後,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講座教授,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兼職教授,湖南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係兼職教授,國務院安委會谘詢委員會專家,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專家委員會專家,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審判谘詢專家。

曾赴德國馬普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訪問、交流。曾參與2014年G77+中國氣候變化會議和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智庫會議。

曾參與《物權法》《環境保護法》《大氣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法》等立法工作,參與《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的起草工作;曾參與圓明園水質改善工程、鬆花江水汙染事故處理等環保事件的谘詢。參與中央生態文明體製改革的研究和論證工作。

先後出版《動物福利法》《環境法前沿問題》等著作7部,主編《環境法學》《國際環境法學》《環境法案例教程》《動物保護法學》等著作10餘·1·部,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英文版)》《人民日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90餘篇。2010年學術觀點被美國《時代周刊》兩次刊登。學術活動或者觀點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晚間新聞”等媒體報道。2010年9月當選為“首屆首都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

·2·在中國以前的環境保護工作中,環境保護法律和政策僅強調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責,而忽視中國共產黨地方黨委的環境保護領導責任。一旦出了環境保護事故或者環境保護汙染嚴重時,被追責的往往是事故責任者和政府環境保護部門的工作人員。情況嚴重時,也隻是追究省、市、縣正副行政首長的責任,往往難以涉及地方黨委的領導人員。而在中國,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地方政府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地方黨委領導下開展的,沒有地方黨委的財政、人事、宣傳等強力支持,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工作不可能有所進步。實踐證明,凡是地方黨委不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地方,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容易出現。因此,必須強化地方黨委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領導和監管責任。而在2015年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缺乏強化地方黨委環境保護責任的規則。

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來源於習近平總書記安全生產黨政同責理論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