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呆住了,撓撓頭訕訕回到座位上,引發眾官員一陣哄笑。
酒宴盡歡而散,劉存回到自己的住處,想了想連忙詢問王杞“北部鹽官”有多大?
王杞正擔憂劉存拿不出巨量海鹽,聞言連連搖頭:“這是個沒有品秩的小吏,隻掌管夏河城沿海以北的製鹽和征稅,每月從縣衙領取十斛米糧和一匹布養家糊口,若品行有虧,或力有不逮,縣丞一句話就得去職。哥哥知道你是為了合法獲取勞力不得已出此下策,可縣衙要求的製鹽數量實在太大,就算本縣轄內最鼎盛時期,五千鹽工也無法完成你所承諾的數量,所以諸位大人才如此爽快地答應你,唉!賢弟今日的承諾太過輕率了。”
劉存弄清之後哈哈一笑:“大哥,是不是以後從琅琊灣西側到咱們北麵的黃島沿海,所有的產鹽、賣鹽都歸我管?”
王杞白了他一眼:“是歸你管,可你是否明白,前年海上颶風襲來,整個琅琊國乃至淮南沿海盡遭塗炭,周邊四個州食鹽供給奇缺,價格上漲五倍有餘,由八錢一斤猛漲至四十錢一斤,直到如今,沿海的煮海製鹽依然無法恢複,就算你能製出鹽來,官府隻會按照數年前既定的四錢一斤向你支付鹽款,若是出現巨大虧空,你可消受得了?”
劉存毫不在意:“隻要能拿到安置流民和製鹽的權力,這些付出都值得!我知道大哥擔心什麼,一時也不好向大哥解釋,隻要流民進入咱們的地盤,不出三個月,大哥就會看到我是如何製鹽的。”
王杞無可奈何歎了口氣,隻好任由劉存點起油燈起草承諾書。
五日後的清晨,劉存懷揣北部鹽官委任狀、大漢製鹽業特準文書、流民安置準許文書、減免一千青壯流民一年稅賦的文件,和商隊一起率領高達三千餘人的隊伍,推著百多輛城北莊子趕製出來並滿載糧食和農具的獨輪車,牽上三十幾頭耕牛,浩浩蕩蕩離開城北莊子趕往珠山北麓。
大總管呂平非常稱職,花去八十金給劉存和王杞各買回一匹高頭大馬,還將他悄悄從流民中招募的兩百多個鐵匠、木匠、繡工和來自兗州的上百名熟練織工塞進流民隊伍裏,為劉存省去諸多麻煩。
次日中午,三千七百流民拉開五裏多長的隊伍,緩緩越過珠山北麓的最後一道山崗,劉存將馬匹交給身邊的護衛,拉上心事重重的王杞,登上山道邊的巨石,指著狹窄的山道征求王杞的意見:“大哥,我想在冬天來臨之前,拓寬平整這條三裏長的山道,同意嗎?”
王杞前後遙望良久,搖搖頭沮喪地說道:“能拓寬這條山道當然好,以後商隊和鄉親們進出就方便了,可是要拓寬這三裏長的崎嶇山道談何容易?至少需要兩千勞力半年苦幹啊!”
劉存提醒道:“有個辦法古人用過,能省去很多事,我推算要是順利的話,一千人兩個月就能幹完,還能在我們腳下這個最險要的山坳,修築一座五丈高的要塞,隻需在此修造一座關隘,放一小隊人馬在這守著,就能把外人擋在西麵山腰上。”
王杞大感興趣:“有什麼好辦法?”
“燒!”
劉存指向山道兩旁的茂密樹林雜草和南麵山腰潺潺流下的泉水:“先把道路兩旁的草木砍下來曬幹,然後把幹燥的草木層層堆在需要鏟除的石頭上,焚燒一兩個時辰隨即澆上水,石頭就會發脆開裂,然後用鋼釺大錘敲開,再用泥土混合碎石夯實即可。”
王杞雙眼發亮:“確實是好辦法,幹成了估計能省大半勞力,你腦瓜裏哪來這麼多主意?”
劉存笑道:“小弟腦子的構造和別人不同啊,哈哈!走吧大哥,先說這些流民怎麼處置,此次帶回的勞力由大哥先挑,下山後大哥直接領回寨子吧。”
王杞也不客氣,喚來商隊中寨子裏的小頭目吩咐下去,便和劉存一同牽馬下山。
到了山腳,劉存的管家呂安已帶著十幾個小夥子等候在那裏,向劉存問安之後立刻吆喝起來,等王杞挑出三百壯勞力離開,呂安立刻領著剩下的三千多人往南走,很快到達開荒燒出來的大片平地中間,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