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微政時代下的信息公開行為研究 \/ 朱曉峰等著.
南京 :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0.6
ISBN9787305232237
Ⅰ. ①微… Ⅱ. ①朱… Ⅲ. ①國家行政機關-信息管
理-電子政務-研究-中國 Ⅳ. ①D630.1-39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20)第070248號
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
出版人金鑫榮
書名微政時代下的信息公開行為研究
著者朱曉峰崔露方程琳葉許婷
責任編輯楊博吳汀編輯熱線02583595840
照排南京南琳圖文製作有限公司
印刷常州市武進第三印刷有限公司
開本787×9601/16印張 1225字數 168千
版次2020年6月第1版2020年6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305232237
定價48.00元
網址: 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njupco
官方微信號: njupress
銷售谘詢熱線: (025) 83594756
*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 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
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
微政時代下的信息公開行為研究
前言
前言
隨著以傳播及時、互動性強為主要特征的微博微信日益從微平台變成了大眾傳媒平台,開通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成為政府部門發揮服務民眾、親民溝通、輿論引導、應急救援、宣傳推廣等作用的必然選擇,微政時代悄然來到。
從“公平關切”視角分析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各個利益主體(微政務信息公開的供給者、使用者、管理者)的行為特征和行為規則,可以揭示信息公開工作的選擇性公開、虛假公開、被動公開等行為的根源,進而建立完整的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動力機製和創新服務模式。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公平關切視角下微政務信息公開的動力機製與創新模式研究》(項目批準號:15BTQ052)的最終成果。在完成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我們發表了一係列的文章,隨著研究的深入,對項目的思路更加清晰,我們把微政時代下的信息公開行為研究聚焦在公平關切視角下的相關主體之間(管理者與供給者、供給者與供給者、供給者與使用者)的行為研究,並以此為線條構架了本書的框架。
本書的第一章主要闡述了微政時代信息公開與信息公開行為的基本含義,並給出了全書的研究思路與主要研究內容;第二章通過CiteSpace軟件對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研究熱點以及發展趨勢進行可視化分析,構建出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研究的知識結構,揭示了該領域研究的研究軌跡、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第三章對微政時代信息公開行為的關鍵因子——公平關切進行界定與度量,梳理和分析了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各利益主體的動力因子,並從競爭機製與激勵機製兩個角度,討論了微政時代信息公開行為動力係統的研究方式與方法,為本書後續章節提供理論依據和研究基礎;第四章將上級政府(管理者)和下級政府(供給者)作為研究對象,討論上下級政府間信息傳遞和交流,以及彼此行為策略的選擇、演化,進而根據不同的約束條件,探尋動力因子、構建動力係統並進行實證研究,提出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策略與優化建議;第五章以同級政府為代表,分析同級政府間信息公開的行為特征與動力策略,並從委托代理的角度探討了同級政府間信息公開的激勵製度與對策;第六章將下級政府為代表信息公開供給者以及以公眾為代表的信息公開使用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和討論雙方在激勵機製下的行為特征、行為規則及動力係統。
本書的撰寫與貢獻如下:朱曉峰撰寫了第一、三章;崔露方撰寫了第二、四章;程琳撰寫了第五章;葉許婷撰寫了第六章。本書的結構與框架由朱曉峰和崔露方共同討論構築,全書也由朱曉峰審閱並進行了細致的修改,崔露方也為本書的審閱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雖然執筆人僅有四人,但它來自集體的智慧。項目參與人前後有十數人,經常的專題討論為執筆者提供了素材,激發了靈感。整個課題組組成人員有:朱曉峰、張琳、陸敬筠、胡桓、趙柳榕、吳誌祥、崔露方、程琳、葉許婷、張衛、馮韜、黃曉婷等。
在本項目的立項與進行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來自多方的幫助和支持,在此特別感謝他們。感謝項目的評審專家,他們對項目申請書提出的寶貴意見使我們的研究方向和重點更加明確;感謝南京工業大學科學研究部劉碧雲部長和經濟與管理學院王冀寧院長的關心、指導和督促;感謝南京工業大學“數據管理與知識服務”社科研究基地、“大數據應用與信息服務”社科創新團隊的支持與資助;還要感謝我們在本書撰寫過程中引用文獻的作者們,他們的成果給了我們很多啟迪;感謝家人的悉心照顧,使我得以不斷進步。最後,還要感謝南京大學出版社的各位編輯,他們為本書的編輯與出版付出了大量的辛勞,才使本書得以出版。
朱曉峰
2020年1月29日於南京
目錄
目錄
第一章概述1
第一節順應微時代,啟動微傳播1
第二節微政時代下的信息公開行為3
一、微政時代信息公開3
二、信息公開行為5
第三節本書研究思路與主要建樹6
一、本書研究思路6
二、主要建樹8
第二章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研究的脈絡、流派與趨勢分析12
第一節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研究脈絡12
一、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研究概況13
二、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研究熱點14
第二節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相關研究流派、前沿與趨勢22
一、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研究流派22
二、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研究前沿24
三、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研究趨勢26
第三章微政時代下信息公開行為支撐理論研究36
第一節公平關切的支撐理論研究36
一、公平關切的界定與度量36
二、利益主體的公平關切度對微政時代信息公開行為的影響
38
第二節量化分析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動力因子40
一、信息公開管理者行為的動力因子量化分析40
二、信息公開供給者行為的動力因子量化分析41
三、信息公開使用者行為的動力因子量化分析42
第三節構建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動力係統的思路42
一、基於競爭機製的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動力係統研究42
二、基於激勵機製的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動力係統研究45
第四章微政時代管理者與供給者之間信息公開行為動力係統探究
49
第一節基於競爭機製的信息公開管理者與供給者間行為動力係統探究
49
一、信息公開管理者與供給者的信號博弈研究50
二、信息公開管理者與供給者的行為演化及仿真研究61
第二節基於激勵機製的信息公開管理者與供給者行為動力係統探究77
一、信息公開管理者與供給者的激勵動力研究78
二、信息公開管理者與供給者的激勵過程研究92
三、信息公開管理者與供給者的激勵結構研究109
第三節本章小結127
第五章微政時代供給者與供給者之間信息公開行為動力係統探究
130
第一節基於競爭機製的信息公開供給者與供給者間行為動力係統探究130
一、問題的提出131
二、信息公開供給者與供給者間演化博弈模型構建134
三、信息公開供給者與供給者間演化博弈模型分析138
第二節基於激勵機製的信息公開供給者與供給者間行為動力係統探究144
一、問題的提出145
二、信息公開供給者與供給者間線性契約委托代理模型構建
147
三、信息公開供給者與供給者間線性契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149
四、數值分析153
第三節本章小結157
第六章微政時代供給者與使用者之間信息公開行為動力係統探究
159
第一節公平關切視角下信息公開供給者與使用者間激勵行為研究
159
一、問題的提出159
二、信息公開供給者與使用者間激勵模型的構建與分析161
三、算例分析168
第二節公平關切視角下信息公開供給者與使用者間激勵收益研究
171
一、問題的提出171
二、信息公開供給者與使用者收益優化模型173
三、實驗情形設計與初始參數設置177
四、實驗結果分析179
第三節本章小結185
微政時代下的信息公開行為研究
第一章概述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順應微時代,啟動微傳播
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和網絡條件的不斷改善,移動互聯應用在人們工作、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們對通過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實時便捷地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的需求也在增加,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交流觀點的重要平台。微時代下,政府如何把握住此次浪潮,利用新媒體技術增進政府形象、改善政府和民眾的溝通,既要便利工作,又要服務社會,最終使得原有的微政時代信息公開模式逐步轉型,成為眾多學者競相研究的高地高政:《“互聯網+”背景下電子政務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的路徑優化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新疆大學,2018。。
傳統意義上,微時代即以微博、微信作為傳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練作為文化傳播特征的時代,微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播的內容更具衝擊力和震撼力。因此,信息公開工作應該積極順應微時代,努力啟動微傳播,改變大眾獲取和傳播信息的方式,打造以公眾為中心,以公民參與、雙向互動為平台,為公眾提供更方便、快捷、有質量的公共服務胥婷:《政府微政務回應機製研究》,博士學位論文,上海師範大學,2017。,由此,“微政務”應運而生。
微政務是指由中國政府部門推出的以“微博+微信”為主要平台的電子政務2.0模式下的公共管理方式劉潔:《論新媒體環境下政府建構公共話語空間的理念及策略》,博士學位論文,南京大學,2013。。微政務在社會管理創新、信息公開、新聞輿論引導、傾聽民眾呼聲、樹立政府形象、群眾政治參與等方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政府部門和組織不斷加大對微政務的應用,以微博平台為例:作為政務新媒體中起步最早、發展最成熟、氛圍最開放的平台,政務微博為微政時代信息公開開拓了新途徑、打開了新局麵,有助於政府部門與群眾緊密聯係、高效互動,不斷完善體製建設與管理方式,搭建好溝通國家政府與社會人民的橋梁,同時助力我國政務服務建設。2019年1月22日,由人民日報主辦、微博和新浪網承辦的2019政務V影響力峰會在北京舉行,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線副總經理單學剛發布了《2018年度人民日報政務指數·微博影響力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政務微博的總閱讀量超過3890億,在政務公開、政民互動、政務服務、規範運營方麵均有明顯表現,實現了從發布到問政再到行政的綜合價值升級,並繼續在政務新媒體矩陣中發揮核心作用。微博還發布了政務微博未來發展計劃重點培養的一批優質賬號,同時宣布每年將投入10億資源,用於提升政務微博的運營效果和影響力。截至2018年6月,經過認證的政務微博達到17.58萬個何蕾:《基於SWOT模型的地方政務微博運營策略探析》,《傳媒論壇》2019年第2期:13—14。
。伴隨機構改革的推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海警局官方微博開通上線,文化與旅遊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等部委的官方微博也相繼“變身”。2018年上半年,政務微博的傳播能力、服務意識和運營實效都得到進一步提升,日常的響應、聯動、協作更加成熟。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政務微博的總粉絲已經達到29億,總閱讀量達到1523億次。報告還指出,隨著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政府及社會組織利用政務微博發布信息、解讀政策和辦事服務的能力也向基層下移。但是,各職能部門利用基層微博加強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的能力並不均衡。僅以開通率為例,在縣級行政單位中,公安行業的微博開通率為78%,活躍率超過85%,而部分行業開通率不到25%,活躍率不到50%。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通過微博開展政務服務的賬號覆蓋20多個行業、30個地市,共計4362個賬號,呈增長趨勢。
隨著政務微博賬號體係與政府行政職能體係的全麵對接,構建政務微博服務矩陣的條件已經成熟。除了較早開展政務微博服務矩陣實踐的銀川之外,成都、昆明、馬鞍山等城市和新疆檢察係統、湖南公安係統、北京12345便民服務中心、天津交警係統,也都開展了政務微博服務矩陣運營。2018年上半年,“昆明發布廳”對網民反映問題的辦結率達到85.3%,@成都服務對市民及企業訴求的按時辦結率達到93.5%。
如何有效利用微政務做好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工作,有效規範好信息公開主體行為,處理好各行為主體間的製約與促進關係,已成為學科領域的關鍵,本書即以此為出發點,探究微政時代信息公開行為主體間的動力係統,以期支撐各級政府部門真正實現服務型政府的建設目標。
第二節微政時代下的信息公開行為
一、微政時代信息公開
微政時代信息公開,是指國家政府部門、行政機關、各事業單位等政府組織,依照法定的程序及形式,主動或根據公眾申請被動地將行使職權的過程中自身製作或獲取的信息,通過微博微信等平台,以一定的形式,向社會公眾或組織公開的政府行為徐麗枝、任海倫:《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理論與實踐》,《西部法學評論》2016年第4期:41—50。。社會公眾及各單位、組織,有獲得政府信息,進而促進自身更好發展的權利,政府機關有義務公開自身信息,保障公眾的知情權,並起到輔助社會公眾以及各行各業良好運作的作用周曉英、劉莎:《情報學視角的政府信息公開——麵向使用的政府信息公開》,《情報資料工作》2013年第2期:5—10。。在信息公開過程中一直遵守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也是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工作的標準與準則。所謂“恐慌始於流言,流言止於公開”,該條例將政府信息公開變成了政府法定的義務,使得各級政府能夠坦誠地信息公開,一方麵,有利於較為完善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另一方麵,也讓公眾更加理性,從而正向促使政府積極實施信息公開。
微政時代下的信息公開,是從2013年拉開帷幕的。這一年,有兩大重要路標。2013年10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增強公開實效,提升政府公信力。此後不久,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出台《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多處涉及黨務政務公開、互聯網管理等方麵內容,對於運用互聯網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務公開到便民服務,從信息單向輸出到雙向交流互動,信息公開的力度不斷加大。隨著新媒體的應用與推廣,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平台成為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重要渠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做好“指尖上的政務”,也給各級政府提出了新課題南方日報評論員:《努力建設“指尖上的網上政府”》,《南方日報》2019年4月30日第A04版。。此後,信息公開步伐加快,《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和《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出台後,中央各部委紛紛利用互聯網發聲,積極進駐新媒體平台。
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要求加強信息公開,各級地方政府也是新舉不斷。遼寧省將開設“網絡回應人”製度,在政府門戶網站建立互動平台,派專人答複公眾問題。廣東省廣州市加大“三公”經費公開力度,成為全國首個實現三級政府“三公”經費信息全麵公開的城市。同時,地方政府借力微博、微信,開啟“微政務時代”,亮點頗多。重慶市紀委監察局於2013年12月26日正式開通政務微信“風正巴渝”,成為第一個全國省級紀檢監察機關政務微信。從2014年元旦起,貴州省政府常務會議、全省性重大活動將通過政務微博、微信公開“微直播”,微政時代信息公開效果逐漸增強。
二、信息公開行為
信息公開行為是指國家、企業、個人,或者其他主體依據法律法規、社會責任、個人意願等方式,將掌握的個人信息或他人信息對部分人或者全部人公布的過程馮韜、石倩、朱曉峰、俞琰、潘芳:《公平關切視角下的微政務信息公開行為研究》,《情報理論與實踐》2017年第40期:23—27。。本書主要研究的是微政時代信息公開行為,由於政府部門掌握著全社會中最豐富的信息資源(約為總量的80%),其特點是:一方麵,其手中信息覆蓋範圍更廣,權威性更強;另一方麵,其中涉及更多的群眾利益崔露方、朱曉峰、趙柳榕:《大數據時代的上下級政府信息公開行為研究》,《圖書館》2017年第10期:6—12。,長久以來,都是信息公開行為領域研究的主要對象。
微政時代信息公開行為,指行政機關以及政府部門,為了履行政府職能以及回應社會關切時,涉及的有關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範圍、方式、程序、監督和保障等方麵的具體行政行為。細化來講,微政時代信息公開行為,涉及很多種方式,例如:行政機關或者信息公開組織,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主動地實施信息公開行為,也存在著行使行政機關職權的組織或者部門,按照社會公眾的申請,而向社會公眾公開其掌握的政府信息的行為。
結合微政務的時代場景,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公共管理體製,各級政府部門積極部署微政時代信息公開服務工作。以2018年江蘇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為例,通過微政務、移動客戶端平台等方式公開政府信息14149條,依照申請公開信息65件,其中,同意公開的信息26件,約占40%,由於信息不存在等原因不予公開39件,占總數60%江蘇省統計局:《江蘇省統計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第56頁。,針對公開信息嚴格把關,發展態勢良好。各級政府部門利用微博、微信等新興渠道麵向民眾提供信息服務並麵向相關業務辦理人員提供移動辦理業務的需求越來越明顯毛萬磊、朱春奎:《電子治理改善政府信任的途徑與策略》,《行政論壇》2017年第24期:24—29。
。但是通過微政務模式進行信息公開的各級政府部門,行政能力參差不齊,由此涉及微政時代信息公開比例、信息公開質量等問題。
第三節本書研究思路與主要建樹
一、本書研究思路
本書以信息科學、行為科學、係統科學、心理科學等多學科為理論基礎,結合微政務時代信息公開的特點,運用社會偏好理論和用戶行為理論的分析框架,探析各利益主體的行為特征,根據行為特征的描述,最終確定出信息公開不同利益主體參與模式下的動力係統,以實現信息公開行為高效運行(如圖11所示)。
圖11本書的研究思路
基於上述研究思路,本書首先通過CiteSpace軟件對國內外信息公開的熱點以及發展趨勢進行可視化分析,進而得到信息公開現狀的一手資料,明確了研究方向;然後,本書從公平關切、收益成本轉化等多個視角研究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在對公平關切的內涵及量化方式進行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分析信息公開各個利益主體(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供給者、使用者、管理者)的行為特征和行為規則;接著,根據不同的約束條件,探尋動力因子、構建動力係統並進行實證研究;最後,提出了微政時代信息公開服務策略與優化建議。
因此,本書主要研究了五大內容:
第一,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國內外研究的可視化梳理;
第二,公平關切的界定與度量,及其對各利益主體行為的影響;
第三,量化分析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動力因子;
第四,構建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動力係統模型;
第五,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問題與對策研究。
綜上,本書的總體框架,如圖12所示。
圖12本書的總體框架
二、主要建樹
(1) 明確界定了公平關切的概念及度量準則
微政時代的信息公開服務涉及政府行為動機、策略和方法等複雜的組織行為,也涉及服務對象的需要、動機、興趣等個體心理。因此,需要從組織行為和個體心理出發,基於公平關切的視角,采用定量方法分析和刻畫信息公開服務中各利益主體(供給者、使用者、管理者)公平關切行為的特征及行為規則,正確判別他們的行為動機,才能幫助政府製定有效的服務策略,實現真正的信息公開。
因此,本書使用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即公平關切表達式形式和公平關切係數形式,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對公平關切的界定與度量進行探究;與此同時,融合供應鏈學科以及信息科學學科中對公平關切的研究,將公平關切對各利益主體行為影響的方式分為兩種,即從考慮與對方收益差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絕對公平視角)、從雙方的實力與貢獻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相對公平視角),進而使得研究結果的適用範圍更加廣泛(如圖13所示)。
圖13本書關於公平關切界定與度量、行為準則的研究框架
(2) 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各主體行為動力因子的量化分析
本書研究的微政時代信息公開行為主體包括:以上級政府為代表的信息公開管理者、以下級政府為代表的信息公開供給者、以人民群眾為代表的信息公開使用者。本書針對不同的利益主體,設定了不同的動力影響因子。例如:對信息公開的管理者,設定了公平關切因子、給予信息公開供給者的財政補貼因子、在信息公開過程中投入的資本因子等;對信息公開供給者,設定了公平關切因子、信息公開程度因子、努力程度因子、管理者給予的財政補貼因子等;對信息公開使用者,設定了公平關切因子、獲得公開信息的成本因子、使用者與供給者之間的收益共享因子等,並結合實證的方式,具體量化分析各動力因子對信息公開管理者、供給者、使用者行為的影響(如圖14所示)。
圖14本書關於動力因子量化分析的研究框架
(3) 構建了微政時代信息公開各主體行為的動力係統
探究在有無公平關切的影響下,重新設計微政時代信息公開的競爭機製和利益分配機製,進而實現對各利益主體的積極性的整合,最終構建了信息公開的動力係統模型,達到了構建出完整、有效的信息公開動力係統的目的(如圖1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