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二太太腸子都悔青了,她要知道帶兒子去歸元寺上香祈福,會連累葉老太傅的女兒受驚,失腳從台階上滾下來,顧硯行為了救她,從台階上滾下去,摔斷胳膊,可能要錯過秋闈,就滿臉自責。
嗯,顧二太太以為葉老太傅的孫女兒在歸元寺摔下台階,是因為看到她兒子,就連顧硯行自己都是這麼認為的,不過他救葉四姑娘時,並不知道就是她。
葉四姑娘輕紗遮麵,帶著丫鬟下台階,正好顧硯行上台階,走的好好的,葉四姑娘突然一腳踏空,人往台階下栽去,顧硯行正巧看到這一幕,當時情況緊急,他根本顧不上男女大防,當時他離的最近,他要不出手相救,幾十級台階滾下去,不死也會摔個半死。
隻是顧硯行空有救人之心,他沒有武功,再加上最近吃的少,沒什麼力氣,最後隻能給葉四姑娘做肉墊,把人姑娘護在懷裏,兩人從台階上滾下去,葉四姑娘受的隻是些皮外傷,他卻是把胳膊摔斷了。
從台階上滾落地,葉四姑娘從他懷裏起身時,輕紗落下,他才知道自己救的是葉四姑娘葉芷蘭。
昨天才驚馬連累人家姑娘當眾丟了臉,今天他上台階時,人家姑娘就失腳滾下台階,肯定是看到他,氣的腳踩空了,他自己倒黴就算了,還連累人家姑娘倒黴,他真該死。
顧硯行眼底全是自責,顧老夫人則頭疼的厲害,把人家葉老太太傅的孫女兒氣的滾下台階,還被她孫兒給救了,當眾有了肌膚之親,要是旁人家的女兒,娶回來便是,可偏偏那是太傅府上千金,不是他們顧家高攀得起的。
再加上顧硯聞和李家三姑娘的親事還懸在那裏,還不知道哪天才能把人家姑娘娶回來,又來一樁這樣的被迫結親,顧家實在折騰不起了。
開口求娶怕被取笑顧家癡心妄想,笑話顧硯行癩蛤蟆想吃,可要當什麼都沒發生過,歸元寺那麼多雙眼睛都看見了,人言可畏。
顧老夫人頭疼欲裂,心力交瘁,後悔沒堅持要顧老太爺和顧家兩位老爺辭官,要是早離京了,哪來這麼多糟心事啊。
顧家上下愁雲慘淡,蘇月把她們的憂愁看在眼裏,心底忍不住問候某位爺,問候一遍又一遍。
而此時,葉家馬車內,葉芷蘭靠著馬車,雖然都是皮外傷,但馬車顛簸的她渾身都疼。
葉三太太見女兒疼的倒抽氣,是又心疼又生氣,“娘平常都白教你了,看到人家顧家二少爺氣的連台階都不會下了。”
葉芷蘭揉著摔疼的胳膊,紅著臉道,“娘,您說什麼呢,昨日街上的事隻是意外,女兒還不至於因為那點小意外就惱他,把自己氣的連路都不會走了,何況當時女兒還戴著麵紗……”
戴著麵紗生氣,她就是把自己活活氣死了,人家也不會知道啊。
葉三太太驚訝,“不是因為看到他?”
葉芷蘭搖頭,“女兒當時在想事情,壓根就沒注意到他……”
葉三太太眉頭隴緊,“在想什麼事情?”
葉芷蘭搖頭,不肯說,“娘,您就別問了。”
葉三太太能不問嗎,女兒想事情想的從台階上滾下去,要不是得顧二少爺舍身相救,她可能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知道女兒嘴嚴,不想說的事便是她這個親娘也問不出來,不過問不了女兒,她還能問自己女兒的貼身丫鬟。
丫鬟寸步不離的伺候著,就算不知道,也能猜到一二。
正好丫鬟也在馬車裏,隻是挨著車門坐的,看見她欲言又止的樣子,顯然是知道的。
葉三太太直接就問丫鬟了,“我不在的時候,發生什麼事了?”
葉芷蘭瞪丫鬟,不許丫鬟多嘴。
丫鬟不敢不說,照實道,“姑娘求了支姻緣簽,簽上說姑娘喜事將近……”
後麵四個字,丫鬟嗓音都在飄。
都說歸元寺的姻緣簽靈,但沒想到會靈到這種程度。
姑娘被顧家二少爺舍命救了,有了肌膚之親,不嫁也得嫁了,可不是喜事將近了。
葉三太太頭疼,不用問了,哪個女兒家求到這樣的簽不會多想,她不攔著女兒想這事,也攔不住,可要想也得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想啊,下台階的時候走神,這是嫌命長了。
再說顧硯行,丫鬟把藥煎好端上來,他皺著眉頭把苦澀的藥喝完,顧老夫人讓他安心休養,又叮囑小廝寸步不離的伺候,就回棲鶴堂了。
蘇月跟著顧老夫人一起出的門,一出院門,顧老夫人就問道,“老太爺還沒回府嗎?”
小廝搖頭,“還沒有。”
蘇月見顧老夫人憂心忡忡,道,“外祖父是去葉家了嗎?”
顧大太太則擔心道,“葉家不會羞辱老太爺吧?”
她是被李家羞出了心理陰影了。
顧老夫人搖頭,“葉老太傅為人清正懂禮,再生氣,也不會和李家那般羞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