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蘇月忍的多辛苦,承恩伯府沒把她的賠罪禮還回來,承恩伯府的人升官,誰高興她都不能高興啊,她沒有這麼大度。
二太太替承恩伯府高興道,“我備份賀禮,一會兒送去。”
老夫人冷著臉扔下兩個字,“不送!”
一屋子人,包括蘇月在內都怔住了。
一個個麵麵相覷。
老夫人這回是真氣大了。
要擱以前,承恩伯府三老爺升官,老夫人會比誰都高興,不僅會備厚禮,還會點一兩樣貴重的送,如今直接就說不送了。
承恩伯府三老爺升官,不說滿朝文武都會送賀禮,但一般人就算不親自去,也會派管事送去,誰也難保沒有落魄,需要承恩伯府拉一把的時候,你送了賀禮,承恩伯府未必記得住,可你要是沒送,承恩伯府一定知道。
長寧侯府和承恩伯府關係一向近,卻不送賀禮,說不過去啊。
不過承恩伯府這回是做的過分了些,她們不信長寧侯府裏沒有承恩伯府的眼線,明知道老夫人和侯爺因為賠罪禮的事有了嫌隙,還不把賠罪禮送回來,來探望老夫人,甚至都空著手,也難怪老夫人會這麼生氣了。
承恩伯府都不在乎老夫人的臉麵了,老夫人還要顧著承恩伯府嗎,人都是相互的。
見老夫人沉著臉,二太太沒敢勸,這次江三老爺升官明著是慶陽長公主保舉的,但要沒她家老爺幫忙,慶陽長公主不可能會幫江三老爺,該承恩伯府給她家老爺送份謝禮。
沒人敢勸,四太太趕緊把話題岔開,她看著二太太的手道,“二嫂的手好了?”
二太太看著自己的手背,燙傷已經好差不多了,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她笑道,“老爺送了我一小盒藥膏,效果極好,一晚上就看不出來了,估計再用一次就能好全了。”
聽到這裏,蘇月就退下了,她怕再不走,腮幫子要因為憋笑憋炸了。
她這兩日運氣好到自己都不敢置信,二老爺給二太太留了藥膏,她正好可以把蕭承易摘除在外,把送藥膏的承恩伯府架在火刑架上烤,但願慶陽長公主不會讓她失望。
回到挽月苑,蘇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藥屜,找到藥膏和解藥,讓趙七去二太太房間裏換藥,再悄無聲息的把解藥給二太太喂下去。
吩咐完,蘇月心情愉悅的歪在小榻上吃果子,約莫過了兩刻鍾,窗戶被敲響,趙七回來了,道,“二太太已經服下解藥了。”
那就萬無一失了。
蘇月回小榻上繼續看書,翻了幾頁,外麵丫鬟十五進來道,“姑娘,城內湧入不少難民,皇上將施粥賑災和把難民趕出城的事交給明王負責了。”
蘇月心下歎息,看來皇上不是一般的忌憚蕭承易,這種得罪人的苦差事就交給蕭承易去辦。
那些難民隻是暫時流離失所,不得已進城謀生路,人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難免會為了活下去,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影響城內百姓的生活,朝廷要把人趕出去,軟了難民不會走,來硬的,就會落下一個沒有憐憫之心的破陋名聲。
這個度不好拿捏。
但這差事要是辦的漂亮,倒是個贏得好名聲的機會,隻是這樣一來,會更讓皇上忌憚。
蘇月,“……”
光是想想,蘇月就忍不住替蕭承易發愁了。
不過蘇月相信這點小事難不住他,吃過午飯後,蘇月閑著沒事,帶著芍藥和白芷去花園溜達消食。
正賞牡丹呢,就聽到一陣說話聲傳來,“明王不愧是戰神王爺,就是聰明,讓人用馬車拉著肉包子一路出城,肉包子的香味一下子就把城內的難民吸引出去了大半,剩下的難民在城內吃不飽,肯定也會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