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瘟疫需要的藥材,下午就運到粥棚了,確定藥方管用,當即讓人抓藥,所有染了瘟疫的難民都喝一碗。

等忙完,天已經黑的伸手不見五指了,粥棚點了火堆,難民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終於有了笑聲。

蘇月出城治瘟疫這麼多天,難得睡了個安穩覺,一覺睡到天大亮。

蘇月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問難民的情況,芍藥高興的告訴她,“難民們服了藥,情況大有好轉,病情輕的,一夜過去,都像沒事人一樣了,情況重的,王太醫說再服兩三次藥也差不多了。”

這就好,蘇月替難民們高興。

芍藥道,“姑娘今兒回侯府嗎?”

蘇月道,“再待一日,確定藥方能完全治愈瘟疫就回府。”

找到治瘟疫的藥方,不怕染上瘟疫了,再多待一兩天也不怕,芍藥和白芷就沒勸蘇月回侯府了。

吃過早飯後,蘇月和蕭承易去看那些難民,他們一去,難民們紛紛跪下,對他們感激涕零。

本來蕭承易就是戰無不勝的戰神王爺,威望極高,京都發生洪澇水災後,皇上把賑災之事交給他負責,他往粥裏摻沙子之舉,先是受到唾罵,最後難民們知道他的良苦用心,再後來皇上把賑災交給太子,蕭承易把皇上給的賞賜都用來賑災了,那些日子,難民們每天都能吃到兩三個肉包子,心底對蕭承易更是敬重。

瘟疫爆發,太子就不管他們的死活走了,他們這些爛攤子

又交到明王手裏,明王沒有和太子似的離的遠遠的,還一天好幾趟的來看他們,一點也不怕被他們傳染上瘟疫。

他們不過就是些賤民,明王竟為他們忘卻生死,叫他們怎麼能不感激?

不知道如何表達謝意,難民們一個勁的磕頭,蘇月和蕭承易趕緊扶他們起來,“都別跪了,起來吧。”

這一天,蘇月是出城過的最輕鬆的一天,她隻是防備瘟疫不能根治多待一天,給難民們服藥的事由王太醫負責足夠了。

到了傍晚,至少有一半的難民恢複七七八八了,前一天晚上還隻能圍著篝火說笑的難民,這一晚則圍著篝火跳舞,歡笑聲傳的很遠。

一夜好眠。

翌日醒來,蘇月是神清氣爽,渾身的骨頭都睡懶散了。

吃過早飯後,蘇月去難民營轉了一圈,就準備回侯府了,王太醫送她,欲言又止。

蘇月笑道,“王太醫放心,明王說過的話一定算數,再者你醫治瘟疫有功,就算明王不幫你說情,你回太醫院也不是問題。”

她以為王太醫不好開口的事是他回太醫院的事。

王太醫連連搖頭,“能這麼快找出解瘟疫的藥方是王妃的,我不過隻是幫著打打下手,我有個不情之請,還望王妃能同意。”

蘇月道,“王太醫請說。”

王太醫就道,“在太醫院的時候,我自認醫術不輸任何人,但和王妃一比,我還差太遠了,我想進王妃的藥鋪做兩年大夫,跟隨王

妃精進一下醫術,再回太醫院……”

要不是蘇月身份太尊貴,他年紀也不合適,他都想拜蘇月為師。

王太醫這哪是不情之請,這對蘇月來說是正中下懷的事,有王太醫和李大夫幫她坐鎮一笑堂,她就更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