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零二章 古琴之共鳴(1 / 2)

玉環在第一眼看見李龜年身後所負之琴時,便明了了那,便是焦尾。“琴尾甚焦”,便是這焦尾琴的典型特征了。

還沒等玉環發問,李龜年便咳了兩聲,並未會過頭來,就如同玉環二人不曾出現。

“啊呀……本來想著,今天事情多,梨園後門沒人看,就來看一看。沒想到,還真得有人出來了呢……”李龜年背對著玉環二人,負著手搖頭道。隨後他突然將頭轉了過來,目光鎖定在了玉環的身上,意味深長地道:“是吧,雲樂聖?”

玉環冷笑了兩下,看了看李龜年,又向著周圍環視了一圈,才稍稍放下了心來。

“看來,李大人並有帶其它的人過來呢。李大人有什麼事情,不妨直說好了。”

既然李龜年是一個人來的,就必定不會對玉環造成什麼麻煩。而且,她可不會認為李龜年是偶然才到這裏的。所以,長話短說才是最簡潔的方法。

他從背後將焦尾取了下來,放在不遠處的一處方石之上,緩緩地奏起樂來。而與此同時,玉環也感覺到元嬰之中那一股躁動之感正隨著聲音的緩緩飄來,而漸漸地變得愈加清晰,讓玉環心裏不禁有些驚訝。這躁動的源頭,卻是來自元嬰乾坤太極圖的中心——三十六道。

見到這三十六道如此,玉環也不免費解許多。於是又將神識緩緩地探了過去。而當神識愈接近那三十六道的時候,那躁動之感也更加明烈;而且從接近之中細致的神識感知中,卻發現這躁動的最根源之地,是在三十六道之中的那一把綠綺。

同時,玉環在將神識靠近之後,更明確地感覺到了那躁動之感,倒有幾分像是一種共鳴。其發出的共鳴節奏和力量的舒緩,也是根據那焦尾所放出樂音的悠揚而變化。而這不斷的波動,卻在不停地激蕩著玉環元嬰之中的乾坤太極之陣,隱隱有著要爆發的跡象。

不過還好,李龜年見玉環臉色有些不對,遲疑一下便將手停了下來。玉環也因得喘息的時間。

“樂聖,這一曲可否點評一下?”

“這個……還不錯吧……”玉環心不在焉地答道,心裏想的卻是:看來這李龜年是來請教的了……隻是沒想到綠綺和焦尾,居然會引起能震蕩元神的共鳴波動。看來的確要調查一下了。

而當玉環還在沉思的時候,李龜年在聽到這一句之後,微微地歎了口氣,然後把焦尾遞給了她。

突如其來的舉動,讓玉環愣了一下,許久才反應過來。李龜年這一舉動讓得玉環很是不解,質疑地看著李龜年,道:“這,給我的?”

說著,她又指了指焦尾一琴。

李龜年點了點頭,隨後就將琴放在了玉環的懷中。隨後凝重地與玉環對望了起來,而玉環也因為李龜年與她如此對視,所以也不好將眼光移走。於是兩人,就這麼一直對視上了。

許久之後,李龜年才將眼光一移,轉過身去。而她也此時才稍稍可以鬆了一口氣,順勢將琴放在了輪椅下麵的格子之中,又用衣襟輕輕擦了擦額頭上的些許冷汗。

“你……讓我稍稍想起了一個人。”還沒等玉環將一口氣喘完,李龜年突然說道,“這個人,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梨園還並未像現在這樣興榮。直到,那個人成為了……”

他突然回身指著玉環,繼續說道:“……樂聖!也就是,雲樂聖你的前一代。你知道這樂聖之位,之前的第一任者究竟是何樣子?”

他頓了一下,而後見玉環搖了搖頭,便思忖了一下,繼續講了下去:

“樂聖——楊玄珪。——或許,現在應該叫前樂聖了。他的才能,我是難以比及的……”

玉環點了點頭。她也知道,凡人想要在不知道“境”之一字的情況下,想要將樂之道開拓到玄珪那種層次的人,這個世界上也絕對不會超過一手之數。

“當初我還年輕,氣盛,技藝也不錯。在他成為樂聖之後,就意氣風發地去挑戰他,想要把樂聖之號搶過來,但是卻敗的很慘……”

“他的確是大唐樂道的第一人,是我所不能比及的。”

“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會屈居在他之下,收斂了我的銳氣,褪盡鉛華,在他之下做一個棋子。”

“但是即使作為他的棋子,我亦心甘情願。”

“當初梨園若是沒有他的鼎立支持,沒有他的奔走煩勞,就不會有今天的梨園。對於作為這一座大唐最高樂府創建者的他,我即使是作為棋子,即使對於他隻有一點價值,我也很敬佩他,同時也很原因為他盡這份綿薄之力。”

“我所希望的事情,也唯獨隻有一件而已,而且,我希望你能答應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