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逃亡(2 / 2)

張遼心想,像劉備兄弟這樣的牛逼哄哄的人物絕對不會偷偷摸摸的走小路,肯定得走大路,就說:我們走小路吧,他們可能從小路逃跑。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朝小路殺過去

劉備領著兩兄弟出了縣,也遇到岔路口

關羽問:哥哥,走哪條路?

張飛說:我們走大路,怕他怎地,來一個殺一個,看誰能抓住我們

劉備沉思了一下,說:雖然沒人能抓住我們,但現在我們打了督郵,以後追究起來還可以說是跟督郵的私人恩怨,如果公然暴力抗拒官兵,那就是造反啊

關羽、張飛沉默了,他們天不怕、地不怕,敢拿大刀入地砍閻王,敢拿竹竿登梯捅破天,但去造反,卻都沒有這個膽量,因為他們心中都有一股正義感,都有一種俠義精神,都自認為是亂世中救民於水火的英雄,而不是塗炭生靈的亂臣賊子

三人決定走小路

張遼正晃悠悠的領著一班人馬,邊看美麗景色邊溜達,正想著中午去安喜縣撮一頓海鮮,喝頓小酒,轉悠一圈就回去交差。沒成想前麵突然冒出三個人來,那身高、那模樣,那兵器,是個人都知道他們是誰

怎麼辦?張遼愣住了

劉備三人也愣住了,怎麼官軍不走大道該走小路了

雙方短暫的發愣後,張遼首先反應過來,領著隊伍繼續大搖大擺的繼續往前走

劉備領著關羽、張飛也硬著頭皮迎著走過去

走到近前,張遼和藹的問:老鄉,請問安喜縣怎麼走啊?

劉備往身後一指:那邊就是

“謝謝老鄉啊”

本來這樣說完就算了,互相裝作不認識,擦肩而過

張飛卻無由頭的來了一句:你們去安喜縣幹啥啊?

張遼沒想到對方來這麼一句,隻好硬著頭皮說:去捉拿劉備

張遼千不該萬不該又自作聰明的問了一句:你們看到他了嗎?

張飛把手往前一指,說了一句讓所有人都崩潰的話,“看到了,去前麵了”

一時間劉備愣了,關羽愣了,張遼也愣了

按說,碰到這種情況,隻要是一個正常人,都會往後一指,然後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但張飛卻不是一個正常人

張遼愣在原地:這哥們是咋地了,難不成我們還要掉頭送你們一程不行?

劉備忙打圓場說:我兄弟給你開玩笑那,劉備他們朝後走了

終於來了個按常理出牌的人,張遼鬆口氣,說:謝謝了,我們得快去,防止他們跑了

張飛正準備再說什麼,關羽把幹糧袋裏的一個饅頭一下子塞在張飛張大的口中

張遼領著人馬走了。

佛曰:留人一條生路就是留給自己一條生路。張遼放了三人的同時,也為自己留下了一條生路。他那時放了三人,純粹是出於心中的一股俠義精神,沒有想到要求什麼回報,也壓根沒有想到幾年後,正是這三人,把他從鬼門關救了回來,可見行善總沒有壞處。

看著張遼走遠了,關羽問張飛:你腦袋被豬咬了?人家都是向相反的方向指,你怎麼向跟我們一樣的方向指

張飛說出的理由讓兩人大汗:我嫌往後指麻煩,往前指多方便

這就是張飛,頭腦簡單,大腦發達,看來是長期跟豬打交道,大腦也就慢慢退化了

其實張飛小時候也算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雖然算不上什麼神童,但絕不是差生,但自從雪夜大戰野豬林之後,思考問題愈發的簡單,簡直不經過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