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的鐵礦在北春溫縣。
沒過兩日, 梁螢等人過去查看。
冶鐵的豎爐在鬆山,之前梁螢曾看過這個時代的兵器, 但鑄鐵技術的發達還是遠超她的想象。
當地的官員看到一個女人前來視察, 知道她是大長公主,不敢怠慢。
人們行跪拜禮。
趙雉等人護著她去看冶鐵工藝流程。
鬆山藏有大量鐵礦,采礦工人把鐵礦石運送下來由冶鐵工匠送至豎爐裏, 同時還需大量木炭添入混合。
點燃木炭用鼓風, 也就是鼓風機促進它燃燒。
這裏的鼓風是非常先進的水排鼓風,靠河中的水流衝擊帶動木輪轉動, 從而帶動橐排將風力吹入豎爐。
工匠們告訴她, 最初是用老式的人畜, 費時費力。
因為冶鐵需要很高的溫度才能把碳滲入進礦石裏, 才能得到生鐵, 現在的水排鼓風加快了這一進程。
生鐵堅硬耐磨, 但脆,不適宜鍛壓。
他們甚至還嚐試用石墨冶鐵。
所謂石墨就是煤炭,但做出來的生鐵雜質多, 太脆, 最後還是選用木炭更佳。
不僅如此, 為了更好鍛造出優良的鐵器, 工匠們會用炒鐵術, 把生鐵加熱成鐵水混入鐵礦粉翻炒, 從而得到熟鐵。
如果要把熟鐵進階成鋼, 則需要炒鋼。
用熟鐵炒煉成鋼很多時候掌握不好火候,則需添加生鐵配比,再經過反複鍛打, 排除雜質, 使質地細密均勻,由此得到韌性和
硬度都絕佳的鋼材。
梁螢從未接觸過這一塊,一路觀覽從冶鐵到兵器製作的所有過程,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古人數千年累積起來的智慧遠比她想象中要厲害得多。
看到兵器庫裏陳列的各種武器,她是第一次真正走進這個冷兵器時代。
趙雉試了試工匠呈上來的劍,那表情就跟貓掉進魚幹窩一樣,努力壓製住內心的狂喜,整個人都膨脹了。
這裏是梁州的兵工廠,也是汝南王府能傲視群雄十多年的根基。
梁螢拿起泛著冷光的箭頭審視,心中不禁生出幾分僥幸。
如果俞州沒有火藥,沒有用土地作為動搖梁州軍心的利器,以這邊強大的軍事支撐,他們根本就打不進來。
火藥,是俞州的硬核-武器;土地,是俞州拉攏人心的致命軟肋。
隻有二者相互結合,方才有梁州的歸順,若不然他們是決計不會以這麼快的速度占據梁州三郡的。
畢竟梁州保衛戰雙方戰死了差不多七萬大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現在梁州主力被殲滅,其餘三郡的威脅性減弱許多。
為了不大動幹戈,攻到代郡的甘宗群大軍采取的是勸降歸順,隻要當地太守府投誠,官位保持原職不變。
代郡太守謝昌手裏握了三萬兵,先前原本是要去保淮援救汝南王的,不曾想汝南王被殺,便又匆匆退守回來。
如今俞州大軍逼近,打不打是個問題。
目前梁州主力已經被滅得七七八八
,主帥都死完了,六郡又被占據了三郡,照目前這個趨勢,多半是保不住的。
底下的功曹都尉等人為著這事吵得不可開交。
謝太守坐在椅子上,看他們七嘴八舌,心裏頭厭煩。
城裏的老百姓自然害怕打仗,因著先前俞州的造勢,知道他們會把土地下放給老百姓。再加之汝南王被殺的消息這邊也知道了,全都聚集到太守府請願投誠,拒絕打仗。
搞得城內的梁州兵一時陷入兩難,打不打都會挨罵。
若說與俞州開戰,老百姓不願意;若說投誠,多半也會被罵窩囊。
府門口鬧得沸沸揚揚,謝太守不願出去麵對。
雷功曹是主和派,勸說他道:“外頭老百姓鬧得人心惶惶,都害怕打仗傷亡,我們代郡孤立無援,還請郡朝三思啊。”
謝太守看著他沒有吭聲。
雷功曹繼續道:“現在汝南王府已經沒了,梁州大勢已去,據說俞州在北春也折損了兩萬兵,想來是不願意大動幹戈的,倘若我們與其打起來,區區三萬兵,隻怕討不到好。”
謝太守忽然問:“若是向青州借兵呢?”
雷功曹無奈道:“先前在石坪郡,青州兵是什麼模樣,郡朝心裏頭應該有數。
“他們那群人疏於操練,全靠花錢買平安,更何況現在梁州缺了主心骨,他們自身難保,豈會發兵過來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