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2 / 3)

甘宗群等人接過酒盞一飲而盡。

鄭曲野心勃勃道:“爭取明年打到京畿,把九州的老百姓徹底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

趙雉抿嘴笑,“你

有這份上進心倒是極好的。”

人們嘮了好一陣,一行人才離去。

梁螢目送他們走遠,說道:“願他們一路順遂,願天佑我俞州軍凱旋。”

趙雉:“待這邊的局勢穩定後,我也帶兵去掃,三路人馬橫掃過去,至多明年開春就能圍到泉州那邊。”

梁螢道:“永慶俞州東州這些地方隻需少量駐軍維-穩即可。”

趙雉點頭,“一兩千人便足矣,除了永慶、河城、魯郡和北春等地駐軍外,其他地方皆可撤兵。

“咱們才把土地下放,該打的惡勢力皆被分化,百姓也沒什麼矛盾,若是哪裏出現岔子,那些駐軍調派過去也足以應付了。”

梁螢回府邸,趙雉跟在身側。

二人說起梁州那邊的土地下放,隻要是投誠歸順的地方,搞土地下放就要快捷得多,隻需在原基礎上把土地回收充公後,再逐一分配下去。

當地衙門比他們更了解當地的具體情況,隻要俞州的從事們在一旁指導便能事半功倍。

青州這邊還要等到他們把梁州處理好後才能過來,先暫時下放通告,讓當地衙門組織老百姓把鄉縣的道路擴寬修整,以便提早取締徭役。

不僅如此,也可以先把豪紳打下,為土地下放做準備。

趙雉調侃道:“以後索性每打下一座城池,便把豪紳也一並打了。”

梁螢:“那敢情好。”

他們才回到府邸,賈叢修就屁顛屁顛來見禮,自是盯著鹽湖的肥差。

梁螢在

偏廳接見他,說道:“梁州和青州這邊的官鹽你就別惦記著了。”

賈叢修愣了愣,倒是個機靈的,應道:“大長公主自有安排,賈某不敢多言。”

梁螢欣賞他的識趣,老兒精得跟狐狸似的,進退有度,“這兩州的官鹽我多半會下放到當地鹽商程家手裏。

“永慶那邊的井鹽遠遠不夠供應俞州和東州,日後你把那邊的井鹽留著,俞州和東州先從鹽寧運送過去鋪貨,把欠缺的地方全都給我補上,明白嗎?”

賈叢修點頭,困惑問:“那永慶那邊的幾口鹽井……”

梁螢:“今日我們已經發兵過去,要把永慶周邊的所有城池全部打下來,那些井鹽可往就近的鋪。”

賈叢修心中歡喜,展顏道:“那敢情好。”

梁螢繼續道:“你把官鹽渠道的倉儲給我做起來,我要在各鄉縣開辦托運寄送的鋪子,專門用於托運貨物,以後俞州那邊的物什可以直接走托運抵達梁州,方便商賈們寄送。”

賈叢修連連點頭,說道:“倒也無需專門開辦鋪子,鹽鋪就可以安排人手辦理這項差事,把收到的物什隨鹽貨一並發送出去,隻需多加人手來分貨發送處理即可。”

梁螢:“這樣也不錯,你我合作多年,這事就給你經手去操辦。”

兩人就托運物什的人員安排,費用,選址等細節問題一番商討。

梁螢把現代社會的快遞模式複刻到官鹽渠道上,把它徹底商業化。

樣可以大大節省商賈們的運輸成本。

把各家貨物聚集到一起運輸,且有公家衙門背書,商賈們不至於擔心貨物丟失,和運輸費用漫天要價。

因為它的作用是扶持商品快速流通,刺激商貿經濟高速發展。

就拿周記的清醬來說,如果要打通梁州這邊的市場,就需得提前跟程家負責的官鹽區域協作商談帶貨事宜。

清醬送至東州這邊轉接到鹽商們的管轄區域,便可直接由程家隨鹽貨鋪到鄉縣。

初期沒有商稅,隻需給程家帶貨利潤即可,倘若清醬在當地好銷,周記就可以過來開分店商鋪進行管理。

他們既可以選擇繼續跟官鹽協作,也可以自己布網點,省去被抽去的利潤。

如此一來,鹽商能得商品利,周記依靠他們以最小的成本開拓新的市場賺取利益,衙門把商賈扶持立足也能抽取相應的商稅,老百姓的生活物資也將大大的豐富起來。

一旦激發商貿運轉,物流也能養活一批人,作坊也會開得多給人們提供就業,商賈富裕了也會反饋到學堂那些公益性質的扶持上,進入一個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