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搭弓取箭,毫不猶豫的射出。這次,直奔閻衝射去。閻衝一名親兵無意間看見,連忙用手上盾牌護住閻衝。依然沒中,黃巾將領不再逗留,連忙下令撤兵。
黃巾軍走後,閻衝手下損失了三千人。幾年來閻衝忙於政事,金城的軍隊缺乏必要的訓練,導致了這次黃巾襲營,己方受損嚴重的結果。看來,打仗時,一個好的將領會很關鍵。
第二天,楊正押解六千黃巾軍回到金城之後順利和閻衝會和。閻衝開始搜尋昨晚襲擊自己的黃巾軍,隨著痕跡表明,那支黃巾軍向雍州去了。閻衝也往雍州而去,不隻是因為那支黃巾軍,計劃也是下雍州的。路上還遇到了一名武力極為高強的山中獵戶,王雙,字子全。閻衝看他一人擊殺數十名黃巾軍絲毫未損,在征得同意後,便被閻衝收為手下。
郿,董卓十萬軍隊就在此處,靜等局勢變化,看得閻衝下雍州,也沒在意,一直緊盯著張到的隊伍。豫州張舒和皇甫嵩相持不下,皇甫嵩軍中有一名叫曹操的人物,為皇甫嵩出謀,但皇甫嵩並不是言聽計從,隻是作為參考。盧植在廣平城下,望著高聳的城牆發愁。兗州,雖然已經知道張寶在陳留附近,劉岱沒這個膽量和實力牽製。
現在朝廷很是被動,何進沒敢妄動,誰也不敢說黃巾軍奪長安隻是個調虎離山的計謀。與此同時,聽到黃巾軍準備攻伐長安的消息時,長安亂了,無奈之下,長安城門緊閉,不讓任何人員進出。張到的二十萬黃巾軍吸收了一路上的一些小股黃巾軍隊伍,已然達到了二十五萬,三天後出現在長安不遠處。
何進一聽,留下三萬人繼續守在此處,自己率領七萬人援助長安。
第四天,黃巾軍發動了對長安的進攻,如此同時,張寶也對虎牢關進行了攻擊。何進又分了兩萬人前去虎牢。
張到看著眼前的長安,長安的城牆是漢朝所有城池中,唯一能夠和洛陽不分上下的。普通的雲梯居然完全無法夠上長安城牆,於是張到不得不就地取材,製造更加高的雲梯。人力不成問題,需要耗費一點時間,之前張到曾經讓數千名弓箭手與守城方展開對射。結果一比十,這讓張到很是麻煩。於是,在製作雲梯時,張到也在製作井欄,霹靂車耗費的時間太長,簡陋些的井欄無疑會對攻城起到很大的作用。
事實證明,長安在兩天的平靜之後,卻要麵對更加惡化局勢,第一天,黃巾軍攻城時,損失了五千人,長安守軍傷亡七百多。黃巾軍連城牆都沒上去。
第二天黃巾軍推上七架井欄,兩隊對射時,黃巾軍兼攻城,也沒衝上城牆,黃巾軍損失八千人,三架井欄,長安守軍損失三千人。
第三天,黃巾軍井欄數量增加到十五架,這一次,黃巾軍損失五千人,守軍損失四千。
第四天,依然是十五架井欄,由於場地限製,黃巾軍沒辦法派出所有井欄。這一次,黃巾軍損失五千,守城軍隊損失五千,雙方打成平手。這嚴重的打擊了守城士兵的信心。
第五天,黃巾軍損失七千人,守城方損失一萬人!長安守軍在這種擁有城牆都處於下風的狀態下,長安太守率領剩餘的四萬人向黃巾軍投降。
城戰,其實守城方絕不可能處於下風,即使對方有井欄。原因便是何進早在兩天前就到達了潼關,當看得被黃巾軍圍得嚴嚴實實的長安時,心生猶豫,不敢救援。於是便駐紮在潼關,當這個消息被長安守軍知道之後,守軍已然沒有再打下去的心了。這明顯是一場必輸的戰鬥,從黃巾軍第三天攻城開始,守軍的士氣已經基本上耗光了。太守執意守下去,當第五天,守城方的損失大於攻城方時,太守看見守軍隻是躲在城牆下不敢對射時,已經知道事不可為。
張到把二十萬黃巾軍駐紮在城外,隻帶了數萬黃巾軍入城。長安失守,這個消息讓本來混亂的洛陽更加接近崩潰。洛陽城內還好。城外,幾乎到處是山賊強盜。比起其他地方混亂不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