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聞言,冷笑一聲,從桌案上拿起一份公文,提筆在上麵寫下一個名字,然後陰沉著臉,緩緩說道:“這位大人,你可以回吏部去了。”
那官吏頓時臉漲成了豬肝色,高聲道:
“李大人,這是何意?”
“下官隻是代君言心,替大家問清楚,何錯之有?”
李想卻是搖了搖頭,“汝才如此,何不淩霄乎?”
意思就是,你這麼厲害,咋不上天呢?
說完,李想使了個眼神,便有暗衛上街,接過李想手上的公文,然後,將人給拖了出去。
這一幕看的眾人目瞪口呆,吳郎中也是詫異的看著李想。
在他的印象中,李想的性格,是屬於好好先生的那種,從不發火,臉上笑眯眯的,也不太愛管事。
這次確實施以雷霆手段,人家隻是問個問題,就將人直接趕走,太殘忍了。
不過,這種手段也極其有效,有了前車之鑒,已經沒有人再跳出來發出質疑。
此時,在場的官吏們,也感覺到李想的目的不純了,這兩日的胡鬧,似乎就是想將戶部給清理幹淨。
看看現在在,幾乎是李想的一言堂。
李想等人被拖走,便咳嗽一聲,“現在戶部人手不足,本官昨日去了皇宮一趟,找了些援手過來。”
說著,指向洪公公,介紹道:“這位是洪公公,乃是內書堂的秉筆太監,這次帶了五十名內書堂的公公前來助陣,直到我戶部官員到齊,”
“這段時日,諸位大人就配合他們出力公務。”
此言一出,堂下雖然有些議論聲音,但已經沒有了質疑之聲。
洪公公聞言,笑眯眯的朝著眾人拱了拱手,“咱家奉命前來戶部,協助李大人處理公務,還望諸位多多指教。”
李想微微一笑,隨後,便宣布議事結束。
等眾人散去,李想將吳郎中和洪公公留了下來。
議事多久,吳郎中就忍了多久。
待到公堂隻剩他們三人,這才看了洪公公一眼後,忍不住問道:“李大人,讓內侍進入公衙處事,咱們大乾朝可沒有這個先例呀!”
李想笑了笑,“吳大人,先例不就是有人做,才有的嘛!”
“內書堂的公公們,都是讀書識字的,論才學,不比那些小吏差,大事還得吳大人拿主意,”
“況且,隻是暫借而已,等陛下給我們戶部的人到齊,他們就回去了。”
吳郎中聞言,頓時又是一愣,“這還是陛下的意思?”
李想不由無語,永嘉皇帝怎麼可能想出這樣的好主意?
“這是本官的主意,不過陛下同意了。”
吳郎中聽到這裏,這才神情複雜的點了點頭。
既然永嘉皇帝都同意了,他能說什麼?
這個時候,洪公公尖聲說道:“吳大人,放心吧,這次咱家帶來的,都是宮裏拔尖的,識文斷字,頭腦靈活,在內務府,也是幹過的,跑腿、看文做些雜事,斷無問題,稍加打磨,便能幫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