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日本最大贈品公司前社長,也就是最專業的贈品專家感動,該飯店的贈品策略可謂達到極致,特別是該贈品隻是價值並不高的火柴。為什麼小小的火柴的作用如此之大呢?其成功之處有兩點:一是能印上客戶的姓名,體現酒店對他的重視與尊敬,體現出“特意”製作的贈品“獨一無二”,這也是個性化營銷觀念的體現。
二是一改在贈品上印商家名稱的傳統做法,不印任何關於酒店的內容。這份贈品實質上表明了酒店的一種態度:我們不是在做廣告而是真心實意地贈予禮品作為紀念。試想,身為一個大公司高層領導,誰會收藏一件帶有廣告性質的物品呢?酒店很體貼地考慮到了這些問題,所以能搞好這次針對重要客人的營銷。
提供增值服務小點心
在生產越來越集中、規模越來越大、產品成本越來越低的中國經濟環境下,很多中小企業都難逃被清理出局的宿命。
然而,某地一家小小的鮮奶直銷品牌——“誠意”鮮奶,卻書寫出了“中小企業依靠增值服務擊退大企業進攻”的完美中國版本。
可以說,這種增值服務使“誠意”鮮奶屹立不倒。
2003年,“誠意”鮮奶又一次與全國某知名品牌牛奶為爭取社區家庭訂奶戶而短兵相接。
麵對與巨人競爭,從4萬元起家、當時僅有二百多萬資產和5000個家庭客戶的“誠意”鮮奶老板謝老板卻顯得從容而自信:
早在2001年,該地突然冒出一家投資一千多萬的新奶品企業,完全模仿“誠意”鮮奶從牧場到社區家庭的鮮奶直銷模式。
謝老板主動找上門去,與那家企業的老板辯論了整整一天。他極力想勸說對方:生意隻是生意,大小企業都有各自的贏利空間。
謝老板最終沒能說服對方。然而,那家企業沒多久就因為發展不起來客戶,虧損太大而宣布破產了。
又有一次,謝老板麵臨著更殘酷的打擊——執法部門把他的“誠意”鮮奶灌裝車間查封了。
事件的背景是,當時,中國奶行業的所有知名大企業都下狠功夫開始占領當地的市場,而其中一家居然還使用了“盤外招”:他們到處鼓吹“本地小型奶業企業太多了,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不約而同,該地一家在全國很有影響的報紙也同時打響了一場“清理整頓鮮奶市場”的戰役。
於是,“誠意”鮮奶的運裝箱被發現源於完全不相關的另一家質量不合格的小型乳製品廠,“誠意”鮮奶的鮮奶灌裝車間被封了,質量監督檢查人員魚貫而入。
然而,在36項技術指標徹底檢查後,證實“誠意”鮮奶全部達到標準,這在大型奶業集團也是難能可貴的。謝老板和他的員工幾乎跑斷了腿,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個結果親口告訴了5000個家庭用戶。“這次危機事件發生以後,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度更加牢固了。”謝老板說。
是什麼使這個小企業與同行業的那些巨鱷鬥爭卻屢次擊之不倒?
“是因為增值服務,”謝老板坦誠地說,大企業擁有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甚至有的還擁有全國性的品牌優勢,這些優勢像他這樣的小企業沒辦法做到。
但是,在鮮奶的消費市場中,始終存在著高忠誠度的客戶,他們麵對低價不為所動,麵對廣告轟炸出來的品牌有自己獨立的評判能力,同時他們對產品與服務有更高層次的價值需求。這就為像“誠意”鮮奶這樣的小企業通過做好增值服務完善產品的整體價值,也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機會。現在“誠意”鮮奶的客戶是其他公司搶不走的。
那麼,“誠意”鮮奶的增值服務,到底有什麼核心內容呢?
那就是他們直接銷售“擠出來的新鮮”牛奶。
謝老板辭職創業,就是因為看準了一個大企業難有作為的社區服務市場——以“擠出來的新鮮”為賣點,提供從牧場到社區家庭用戶的純鮮奶快速直銷服務,使人們重新找回守在牧場奶牛旁飲用原生態的新鮮牛奶的感覺。
但是,謝老板確信:他要做有益於消費者的服務,就要“把好事做絕”,真真正正、徹徹底底地向客戶提供“擠出來的新鮮”;而那些以追逐成本最小化、利潤與規模最大化為本性的大企業,則很難在這一個較小的市場中付出全部“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