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請個人來幫忙——確立廣泛的互利關係(1)(1 / 3)

人類社會是一個高度發達、緊密聯係、相互依存的網狀社會。我們每一個人雖是獨立的個體,卻可以隨時給他人方便。全新的銷售理念告訴我們,廣泛的互利關係是客戶倍增的鑰匙,也是業績直升的不二法門。

讓客戶滿意,他會替你去做廣告

眾所周知,滿意了的客戶是最好的廣告。任何一個客戶在購買某種商品之後,都會把自己的體會告訴別人,從而形成購買商品的連鎖反應。

如果我們能夠掌握這種連鎖反應的規律,那麼就能找到新的推銷對象。

曾經獲得“世界最偉大的銷售員”稱號的美國推銷專家喬·吉拉德在自傳中寫道:“每一個用戶的背後都有250人,銷售員若得罪一個人,也就意味著得罪了250人;相反,如果銷售員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利用一個客戶,他也就得到了250個關係。”這就是喬·吉拉德著名的“250定律”。

通常來說,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和聯係,是以某種共同的興趣愛好或某種共同的利益、需求為紐帶的。

在某一個範圍內,所有人可能都具有某種共同的消費需求,這些人可能是一大群客戶。

所以,銷售員從現有客戶的社會交往聯係中入手,就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找到有新客戶。例如,某銷售員推薦給客戶,客戶推薦給他的律師,律師推薦給他的園藝師,園藝師再推薦給他的好朋友……如此下去,銷售員就可以無限連鎖地尋找客戶。

名噪一時的弗蘭克·貝格特是美國保險推銷大王,他尤其強調了這種方法的有效性,他說了一個故事:

“一年前,有個意氣消沉的年輕人來向我請教,他搞壽險推銷已經14個月了。剛開始做得不錯,但等他推銷給一些朋友及大學同學會裏的幾個同學後,就不知該如何繼續了,現在他心灰意冷,準備放棄。

“我向他提了幾個問題,發覺他讓每一筆即將做成的生意功虧一簣。我對他說:‘約翰,你隻做到事情的一半,回去找從你這裏買過保險的客戶,從每個客戶那裏至少得到兩個人的名字。記住,你賣給一個人保險之後,一定要請求他介紹幾個人的名字,這樣更能保證他買你的保險是非常明智的。此外,約翰,不管麵談結果如何,你都可以請你拜訪過的每個人替你介紹朋友、親戚等。’談話結束後,年輕人很鄭重地謝了我。

“6個月後他來到我辦公室,我從沒見過比他更興奮、更具熱忱的銷售員。他說:‘貝格特先生,這些日子來我緊緊把握一個原則,不管麵談結果如何,我一定從每個拜訪對象那裏至少得到兩個介紹名單。’

“我內心的興奮不下於他,我說:‘後來怎麼啦?’”

“‘我得到500個以上的好名單,比我自己四處去闖所得的要多出許多。今年前6個月我已繳出238萬元。以我目前手頭的保險來推算,今年我的業績應該會超出150萬!’”

通過他人的引薦來推銷的確是一個拓展業務的好方法。即使最善於社交的銷售員,也需要儲存一大群潛在客戶。引薦的說服力大不大,完全看推薦者的名氣。

一個有利的推薦者,通常會被視為良師益友,人們相信並推崇他的判斷力。

這個人可能是被推薦人的老板、重要的客戶、親密的朋友或社團的領導等。

對銷售員而言,有信任基礎的推薦人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可是,需要滿足這兩種情況,人家才願意做鄭重的推薦:一種是推薦人跟銷售員之間有互相信任的友誼,以至於推薦人可以放心大膽地推薦,願意對你鼎力推薦。

對於銷售員來說,想要獲得多方推薦最有效的方法,無非就是跟客戶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

有一次,一個法國農場主準備去德國,他駕駛著一輛奔馳貨車從農場出發。

他的心情很好,想自己駕駛的是安全係數極高的奔馳,所以開得很快。意外的事情發生了,當他把車開到了前後左右幾十裏都沒人煙的荒野時,發動機突然出現了故障。

這種情況讓他又氣憤又無奈,便自我解嘲道:“我今天是碰上有名無實的奔馳貨車了?”

生氣也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他想試試運氣,準備求援。他直接聯係了遠在德國的奔馳汽車公司總部。

幾個小時之後,飛機馬達聲從遠處飄過來了,他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奔馳汽車修理廠的工程師和檢修技術人員,他們是坐著直升飛機趕來的。

他們一下飛機,第一件事就是向農場主道歉:“對不起,讓您久等了。但現在隻需要一會兒的時間,您就能繼續趕路了。我們完全有把握在短時間內把汽車修好。”他們與法國農場主說完之後,幹淨利落地開始檢修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