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恭皇迎接葉寧安是給足了她的麵子,眾人都是那麼說的,葉寧安也是那麼以為的。
但唯有當周敬堯來到京都的那一刻,葉寧安才意識到,那所謂給足的麵子其實也沒有那麼充足。
那裝飾的彩帶都已經鋪到了十裏市集,百姓們迷惑性地都換上了新的衣服。
處處都在張燈結彩,仿佛在迎接什麼了不起的偉大人物。
可是即將要到來的卻是踐踏我國國土的敵國攝政王。
不管是葉寧安還是蕭晴兒,在收到線報的時候都非常無語。
葉寧安更是如此,商一傳來的信中表示。
由於攝政王即將到來,所以皇上要求全京都的商戶都需要降半價以示普天同慶,以示迎接,主子,我們應該怎麼做。
女子的眼睛簡直要翻出天際。
若自己站在那個位置,不露出所有武器全民皆兵來“歡迎”他,已經是給這位攝政王麵子了。
竟然還想處處張燈結彩,全城的商戶都要降半價......
這皇上還不如幹脆將京都城送給人家。
吐槽歸吐槽,但該有的回複還是要有的。
葉寧安大筆一揮,“先漲價,再降價。從一個店鋪開始,慢慢來。”
因為周敬堯耽誤自己賺錢?不好意思,他還不夠格。
商一見到葉寧安的回複,倒是安下心來,不過做出這種騷操作的在京都怕也隻有他們一家。
這下子不就會暴露葉寧安在京都的勢力嗎?
但是隱一看完之後卻淡然笑道:“你就按主子說的去做就好。”
商一半信半疑,而隱一也沒有閑著,悄悄地把這個做法散布了出去。
隨即,京都城有大批商販開始先漲價再半價。
有一些人不會隻靠著一個鋪子活著,但是還有一些人,他們手中的鋪子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東西。如果說強製性半價,他們一定會遭受非常大的重創,甚至會活不下去。
但是葉寧安的這個辦法,既能保證自己的產業不受影響,更能應付皇上。
所以眾人紛紛效仿。
最後除了那些大官家的鋪子不敢如此做,幾乎所有人都這樣做了。
氣的那些正頭娘子狠罵自己的大官丈夫。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下子真是虧大了。
畢竟這所謂的半價不是隻針對攝政王團隊的半價,而是針對所有人的半價。
而且需要保證貨源充足,幾乎賣出一個東西,都是賠本兒的。
更何況還有葉寧安與蕭晴兒這兩個暗戳戳要搞事情的,幾乎是每日都安排了不同的人去那些鋪子光顧,損失慘重。
倒也有不想賣的,但一個是承天公主的人,一個是昔日四皇子的人。
又有誰敢說不呢?
葉寧安與蕭晴兒就這樣明著暗著薅了不少的羊毛。
更何況她們一買,其他人也跟著去買。
那掌櫃的拒絕不了公主,周圍人再一起哄架秧子,他是一個都拒絕不來。
不然就被扣上一頂巨大的帽子,他又哪裏承擔得起。
尚且未等攝政王來,這些大臣便損失慘重。
好在最後葉寧安收斂了一些,但那些大臣們也屬實沒有忍住,還是漲價了再半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