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培養太子(1 / 2)

番禺,太子嬴政正與趕來送別的秦軍銳士告別。

這次曆練,嬴政沒有絲毫特權,與尋常銳士一樣,衝殺在前,受過傷,流過血,他沒有叫苦叫累,反而勇敢無畏,嬴得了秦軍銳士的愛戴。

要不是百越平定,沒必要再隱瞞他的太子身份的話,與他一起衝殺的銳士還不知道他是太子。如今,嬴政即將回鹹陽,這些銳士很是不舍,無不是趕來相送。

秦國能有如此英勇無畏,不搞特權的太子,那是秦國的福氣,誰能不喜?

“太子,保重!”這些銳士眼含熱淚,依依不舍。

“你們也要保重!”嬴政抱拳回禮,眼裏含著熱淚,很是不舍。

這次曆練,對於嬴政來說印象深刻,他親身體驗了秦軍銳士的生活,還結識了不少朋友,有些還是以命換命得到的朋友。

秦軍平定百越雖說很是順利,然而,並非沒有危險,嬴政就遇到好幾次凶險,差點送命,幸得有銳士相救,這才活了下來。當然,他也救過銳士,有幾次為了救銳士,差點送了性命。

什麼關係最鐵?

戰場上過命的交情才是最鐵的!

作為秦國的太子,甘冒奇險,舍生相救,這事兒令秦軍銳士感動無已。

“太子,一定要保重!”有銳士更是哽咽難言。

嬴政抹抹眼淚,道:“我的好友們,你們一定要珍重!一定要珍重!”

撥轉馬頭,一拍馬背,絕塵而去。要是再呆下去,嬴政不敢保證自己會不會哭。

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激動時,如今在這分別之際,嬴政特別激動,鼻頭發酸,他真想放聲痛哭。

蒙恬、蒙毅和王賁打馬跟上,個個沉默不言。他們和嬴政一樣,這次曆練交了不少好朋友,是過命的那種,他們也不想分別。奈何秦異人有旨,要他們隨太子嬴政一道,回鹹陽,他們不能不回去。

嬴政他們與北上的二十萬秦軍銳士一道回返。

一路上平靜無事,很快就到了桂林一線,稍事休整,補充一些糧草,接著北上。過了五嶺,就回到了長沙。

回到長沙時,整個長沙轟動了,因為秦軍這次南下,拓地數千裏,可以說是華夏盛事,誰能不歡喜呢?

更別說,楚國擁有百越之地數百年,卻是不能實際控製,平定百越是每一個楚人的心聲。如今,秦軍做到了,這些楚人無不是歡天喜地,敲鑼打鼓,前來相迎。

長沙為一片喜慶氣氛籠罩,比起大過年還要令人歡喜。

在長沙休整一番,二十萬秦軍接著北上,他們的目的地是北地,為來年擊破匈奴做準備。

嬴政帶著蒙恬、蒙毅、王賁他們回鹹陽去了。

眼下已是初冬季節了,然而,整個華夏卻是熱火朝天,歡天喜地,因為秦異人的旨意下達後,大量的秦軍開始朝北方調集。

雖然秦朝沒有明說,然而,隻要是有心人都能猜得出來,秦朝這次大量調集大軍北上,那一定是要對付匈奴了,因為北方的敵人隻有一個匈奴了,不是對付匈奴還能對付誰呢?

再者,不僅僅是軍隊在大量調集,軍械、糧草從各地向北地運輸。

這次運輸,秦異人並沒有分派徭役,而是交給那些商賈去做。這些商賈接到這筆大買賣後,立時大量招收人手,這事兒想要掩蓋是掩蓋不了的,人們都知道秦朝要對匈奴動手了。

至於軍械糧草的運輸,有了以直道為主的交通網絡,就方便多了。

在曆史上,秦始皇修直道以前,從臨淄運糧到薊城,一百石糧實際能夠到達的不過一兩石,其餘的都在路上消耗掉了。就是這一兩石糧,還是從民夫的牙縫裏摳出來的。

修好直道以後,從臨淄運到薊城的糧就有**十石,這效率一下子提高了數十倍,極為驚人了。

如今,在秦異人的主持下,秦朝修建了以直道為主,以良好道路為輔的交通網絡,運輸糧草就方便多了。

每條道路上,都會出現長長的車隊,如同一條條長龍,滾滾北去,極為驚人。

擊破匈奴,安定北疆,這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聲,國人庶民很想出工出力,然而,秦朝新的徭役法規定,要服徭役不得超過家所在之地一百裏,他們就是想服徭役都不行。

這可把國人庶民給急壞了。為了幫助秦朝打匈奴,國人庶民最後想到一法,那就是捐錢捐糧。捐錢捐糧這是秦法所允許的,他們拚命的捐,爵位刷刷的上漲,有不少人捐到了八等爵。按照秦律,捐錢捐糧最高隻能得八等爵,超過八等爵就得上戰場殺敵,或是治理一方,才能獲得。

然而,國人庶民的熱情太高了,不要爵位也要捐。

為了擊破匈奴,整個秦朝沸騰了。若說秦朝是一輛戰車的話,這輛戰車已經隆隆啟動了。

XXXXXXX

鹹陽,皇宮,上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