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舉出塞(1 / 2)

冒頓這兩手的確是了得,招招打在秦軍的要害上。尤其是第二手,更是狠辣,要斷秦軍的水源。

水,雖然平常,然而,誰都離不得。一旦沒有水喝,不論是人還是馬,都要倒大黴。

霍去病英年早逝,其死因是千古之謎,然而,有一種說法認為霍去病當年北伐匈奴時,喝了被匈奴死牛死馬死羊汙染過的水,得虐疾而死。

由此可見,這一手是多麼的狠辣了。

“哈哈!”一片大笑聲響起,一眾人笑得前仰後合,極是開心。

頭曼單於不住點頭,滿臉的喜色,冒頓如此了得,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心計,他由衷的歡喜。

“我就不信,有了這兩手,秦軍還能不敗?”有大臣歡天喜地,幾乎是唱出來的。

“沒錯。若是秦軍依然不敗,我們就不與秦軍打,撤走便是。”有大臣大咧咧的道。

“你們錯了。”冒頓再度發言,道:“秦軍要進攻漠北,何嚐不是大匈奴的良機?這麼多年來,大匈奴想要占領河套之地,都沒有成功,多次吃了敗仗。若是趁著秦軍這次進攻漠北的機會,打敗秦軍的話,大匈奴就趁勢南下,一舉攻戰河套之地。”

“河套之地?”一片驚呼聲響起,一眾人個個眼裏一片火熱。

河套之地是天然的牧場,而且氣候溫暖,比起苦寒的漠北,那是匈奴心目中的天堂,他們做夢都想到得河套之地。為此,匈奴數度大舉南下,想要攻占河套之地,都以失敗而告終了。若是匈奴能夠得到河套之地,其實力將會劇增。

這好處太大了,要一眾人不歡喜都不成。

“嗯。太子說得對,這是大匈奴千載難逢的良機,這一仗一定要打!”頭曼單於右手緊握成拳,狠狠晃動。

XXXXXX

冬去春來,轉眼就到了春季,萬物複蘇時節,秦軍大舉出塞的時間就要到了。

為此,李牧、司馬尚、尉繚、嬴政、蒙恬、蒙毅、王賁他們在薊城進行最後一次會商,決定軍機大事,這次會商之後,秦軍就要大舉出塞了。

經過一個冬天的熟悉,嬴政對兵法的理解更加通透,他指揮下的前軍號令嚴明,行動迅速,深得李牧、尉繚和司馬尚三人的讚賞。

至此,李牧方才明白,他當日想要阻止尉繚把前將軍之職派給嬴政太過冒失了,嬴政天生就是帶兵的人。

“春季已到,是用兵的時候了。我們準備了這麼久,是該我們行動的時候了。”李牧虎目中精光閃爍,頗有些興奮,道:“這是我們最後一次會商,你們都暢所欲言吧。”

大舉出塞馬上就要進行,這事太令人激動了,眾人眼裏一片火熱,無不是激動難已。

“這次,我們一定要好好打,打一個大勝仗,把匈奴徹底解決。從此以後,北疆將無戰事。”一向沉穩的尉繚也是激動難言,狠狠揮了揮拳頭。

“沒錯。”司馬尚大為讚成這話,道:“匈奴為禍華夏上千年也。往昔,我們空有擊破匈奴之心,卻無擊破匈奴之力。如今,天下一統,華夏歸一,大秦實力劇增,可以徹底解決匈奴問題了。”

匈奴一直是華夏的心腹大患,滋擾邊關,令華夏極為頭疼。雖有趙武靈王大敗匈奴和秦秦異人全殲匈奴百萬之眾的大勝仗,然,那並不足以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匈奴雖然戰敗了,卻可以逃到漠北去舔傷口,恢複元氣。

那時節,列國爭霸,中原內爭不休,無力攻入漠北,不能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如今,天下歸一,秦朝積累了雄厚的實力,是時候解決匈奴這個千年大患了。

此事是何等的激動人心!

不要說做,光是想想就令人激動不已。

“你們可知匈奴會如何應對?”嬴政卻是臉色平靜,突然問道。

“太子知曉?”李牧有些訝異。

嬴政的才智了得,已經嬴得了眾人的敬重,他突然問出此話,必是有所見地,眾人大是好奇,目光聚集在嬴政身上。

“大秦大舉出塞,要進攻漠北,這對於匈奴來說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隻要打敗了大秦,匈奴就趁勢南下,攻占河套之地。”嬴政眼中透著睿智,道:“是以,這一仗即使不如李牧將軍謀劃的那般,進攻匈奴的單於王庭和狼居胥山,匈奴也會打。”

“有理!有理!”眾人齊聲讚同。

匈奴想要攻占河套之地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利用秦軍進攻漠北的良機,打敗秦軍,再趁勢攻戰河套之地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匈奴肯定不會錯過。

是以,這一戰必然會發生。

當然,依李牧的謀劃,攻擊匈奴的單於王庭和狼居胥山更加保險,更有主動權。

若不以單於王庭和狼居胥山為目的話,匈奴完全可以與秦軍遊鬥,把秦軍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來打。如今,秦軍按照李謀的謀劃,兵鋒直指單於王庭和狼居胥山,匈奴不能過多的遊鬥,一定要阻止秦軍,會迫使匈奴提前開戰,這就讓秦軍占有了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