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破匈奴(上)(1 / 2)

尉繚的中軍帳,尉繚端坐在矮幾上,一眾將領站列兩廂,高昂著頭顱,胸膛挺得老高,士氣高昂。

“三日休整已到,是該我們動手的時候了。這一仗如何打,你們暢所欲言。”尉繚緩緩開口道。

“國尉。這還用問嗎?我們休整好了,人人勇猛如虎,出了絕域,就與匈奴大戰一場。”

“我們在絕域休整,一定大出匈奴意外,我們突然出現,一定令匈奴措手不及。”

“沒錯,不讓匈奴有所準備,出了絕域就打。”

秦軍在絕域休整這一手一定會大出匈奴意料,一定會打匈奴一個措手不及,眾將這提議甚好。

尉繚微微點頭,衝嬴政道:“太子,你以為此戰如何打為好?”

“堂堂之陣對堂堂之陣!”嬴政言簡意賅。

“為何呀?太子,你是不是糊塗了?怎能讓匈奴列出堂堂之陣?”一眾將領一聽這話,立時不幹了。

秦軍完全可以打匈奴一個措手不及,匈奴完全不能組織起有效的陣勢。用秦軍的堂堂之陣去對付匈奴的堂堂之陣,這是在給匈奴列陣的機會,眾將肯定不幹。

“若僅僅是打敗匈奴的話,固然不必給匈奴列成堂堂之陣的機會。然,我們此戰,不僅要在戰場上打敗匈奴,還要震懾匈奴之心,令匈奴從此以後震恐不安,不敢再生背叛之心,是以,讓匈奴列出堂堂之陣,拿出最強戰力,大秦再一鼓而敗之,如此一來,震懾才能最大。”嬴政的目光非凡了得,一語道破玄機。

“這……”一眾將領無言以答。

若是不讓匈奴列出堂堂之陣,秦軍打敗匈奴的話,固然可以震懾匈奴。然而,其效果就不是最好,因為匈奴就會心存僥幸之心,就會想要是匈奴列出堂堂之陣,秦軍就不能打敗匈奴,如此一來,匈奴就有背叛之心。

讓匈奴列出堂堂之陣,拿出最強戰力,秦軍再大敗匈奴的話,匈奴再也不敢有背叛之心。

“好!采!”尉繚重重點頭,大是讚賞,道:“太子所言正是我所想,這一陣就這樣打!”

一經決定後,尉繚一聲令下,秦軍排出陣勢,以戰鬥隊形開出了千裏絕域,進入了漠北。

XXXXXXX

左賢王,烏孫落的大帳中。

左賢王烏孫落,太子冒頓,以及一眾大臣皆在,個個臉色蒼白,一臉的驚恐之色。

“嘀嗒!嘀嗒!”烏孫落額頭上的冷汗如同泉水一般滲出,滴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就是冒頓額頭上也是冷汗大冒,滴下來,沾濕了他的衣襟。

他們之所以如此害怕,就是因為他明白秦軍並沒有如他們所設想的那般急於走出絕域,而是在絕域休整,恢複體力精神,使得他們預想的趁秦軍人困馬乏之際痛擊秦軍的策略無法實現了。

一旦秦軍不再是人困馬乏,而是恢複了元氣精神的話,秦軍的恐怖他們誰個不知,哪個不曉?

要不然的話,當年一戰,秦軍哪能一舉而全殲匈奴百萬之眾。

如今,秦軍在絕域休整,再殺將過來,匈奴的勝算非常小。

“左賢王,秦軍強悍,難以抵擋,不如撤吧。”一個大臣忙道。

“是呀。秦軍威名遠播,若是不能令其人困馬乏的話,我們難有勝算。趁秦軍還沒有殺出來之前,我們先撤。”一片附和聲響起。

“撤?往哪裏撤?”冒頓沉聲,道:“我們的背後就是狼居胥山,是大匈奴祭祖的聖地!我們怎能放棄狼居胥山?”

匈奴是個奇怪的民族,當祖輩活著的時候,沒有好酒好食,而死了之後,他們卻是極為珍視墳墓。誰動了他們先人的墳墓,他們就會找誰拚命。

狼居胥山是匈奴祭祖的聖地,誰也不能放棄,哪怕是死也不能放棄!

“……”一眾大臣張大了嘴,啞口無言。

“絕不能讓狼居胥山有失,我們打!和秦軍拚了!”立時,有大臣大吼道。

“對!和秦軍拚了!”一片附和聲響起。

要是狼居胥山可以搬走的話,他們早就打著帶著狼居胥山有多遠逃多遠的主意了。隻是狼居胥山無法搬走,匈奴隻能死戰了。

“隻能這樣了!”烏孫落很是無奈。

明知這一仗的勝算不大,為了狼居胥山,不得不打。

“不知大單於能不能識破秦軍的詭計?”有大臣為頭曼單於擔心。

“但願大單於能提前發現秦軍的詭計,提前撤退吧。”烏孫落和冒頓對視一眼,在心裏哀歎。

單於王庭雖然十幾年沒有挪窩了,在匈奴心目中具有很重的份量,然而,與狼居胥山比起來卻是差得遠了,隻要頭曼單於發現了秦軍在休整,就可以撤退。

他們不知,頭曼單於已經被李牧咬住了。

“隆隆!”一陣驚天動地的聲響隱隱傳來,震得地皮都在顫抖。

“秦軍來了!”烏孫落橫過袖子一抹額頭上的冷汗,沉聲道:“傳令,列陣,準備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