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綏遠軍工大學(1 / 2)

1941年12月,包頭的天氣十分寒冷。

綏遠工業區和蘇聯赤塔的貿易路線正式開通,組織同意八路軍沿途發展根據地,給蘇聯的答複就是方便補給。武器和生產線不斷來回運輸,藥品、物資、武器不斷運到赤塔。人才、書籍、生產資料,生產線和設備不斷來到綏遠工業區。

綏遠工業區和其他城市不一樣,隻有綏遠商業街對外開放。綏遠工業區就是軍事基地,除了特殊事件,進出的都是八路軍。包括蘇聯來的老外,他們來後暫時什麼都不幹,就是學習語言,學習八路軍的紀律,學習綏遠工業區的安全生產規範。計劃三個月後,可以簡單的交流後再一起工作。這期間他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配合翻譯,翻譯蘇聯的書籍。

今天一早,王興國吃完飯,來到辦公室,大家開一個碰頭會。通常就是說一下各自遇到的問題,大家互相解決一下。然後說一下各自的計劃,方便有事時立刻能聯係上。同樣今天大家都說完後,陳司令宣布道:“組織命令:

西征軍司令擔任綏遠軍工大學校長,王興國同誌為教務主任,趙剛為政訓處主任。著手組建綏遠軍工大學。第一屆學員和教師從其他所有兵工廠抽調。除了綏遠工業區,其他兵工廠隻保留正常生產人員,全部精銳調往綏遠工業區。”

王興國聽後弱弱的說:“這麼幹好像有點得罪人了。按照目前的模式他們一定是拖家帶口,咱們的房屋現在就要準備。大冬天先蓋臨時房舍,正式房屋還是解凍後再蓋。這些人來後剛好拖拉機和汽車廠要開始建設了。”

趙剛說:“這些人不是來上學的嗎?你怎麼還安排工作了?”

“咱們的大學不一樣,軍工大學隻能邊幹邊學。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上一屆人努力的成果,就是下一屆人的教材。建設的項目就是教科書,教授既是學生的老師,又是項目帶頭人。同樣是八小時工作,四小時學習。學習和工作相輔相成。所以咱們工廠隨著大學的建成要落地很多項目。

明年將是綏遠工業的井噴期,例如咱們的醫務室要擴建為醫院。建立在綏遠商業街,不僅要給咱們工業區的人看病,還有給外人看病。醫生是一個非常注重經驗的職業,隻有更多的實踐機會,才有更多的經驗,才能鍛煉出更多出色的大夫。”

陳司令說:“興國你還要建立醫藥學院?”

“當然,12大學院是咱們綏遠軍工大學的根本。航空學院,裝甲學院,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學院,船舶工程學院,醫藥學院,農業學院,機電學院,鋼鐵冶金學院,石油學院,電力學院,采礦與安全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

裝甲學院就先建設拖拉機廠、卡車廠,由拖拉機內燃機和卡車內燃機組成的內燃機廠。

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學院就將現在的火炮、槍械、彈藥等工廠和實驗室劃給他們。

醫藥學院自然是製藥廠、實驗室、醫院劃到他們名下。

農業學院就以現在農業院為核心,包括:化肥廠、農藥廠、良種長、畜牧養殖廠、飼料廠、和食品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