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王興國和張萬和每天都因為八路軍改編而忙碌。三大軍區,每個軍區1個集團軍和2個兵團。集團軍11萬人,兵團18萬人。一個軍區就有47萬人,加上3個獨立標準師。八路軍總兵力有150多萬。
這一次改編後,地方上的民兵遊擊隊僅僅可以維護一下治安,通風報個信了。沒有人,什麼大仗都打不了了。八路軍人數一下擴充了接近一倍,綏遠工業區真是各種資源都要提供。
“老張,邊區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和水腰子兵工廠在太原應該已經複產了吧!總部怎麼頭盔、防彈衣、水壺、工兵鏟都要咱們提供?”
張萬和一臉的無奈,“這還是有很多我直接安排下去了,衣帽鞋襪、羊毛毯和飯盒,隻要部隊需要的都要。這次八路軍人數都是翻倍的擴充,所有兵工廠都忙起來了。我提前跟你說一個小道消息,你那兩個坦克師馬上就要被調走。”
王興國一臉無所謂,“走就走吧,本來就留不住。這兩個坦克師走了,新的坦克師馬上要組建。三個軍區都有坦克師了,你說這第四個坦克師會給誰?”
“這個我知道,新四軍要被改編為第四軍區,到時候肯定要給他們。”
“南方水網縱橫,坦克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麼好使。算了,那麼多優秀的指戰員,還不比我懂。咱們就不操心了,八路軍現在改編的怎麼樣了?”
“就差裝備了,隻要裝備到位,再訓練兩個月,八路軍就開始全麵進入大反攻的時代。對了,新來的劉司令找你了嗎?”
王興國一臉苦笑,“你可以把那個嗎字去掉,他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死命的催促飛機的產量。你說他總共就三個飛行員,要那麼多飛機幹嘛?”
張萬和一臉的笑意,“我這又有一個小道消息,聽說組織決定,將抗大拆分出來一部分。將炮兵學院、坦克裝甲兵學院和航空兵學院獨立出來,在綏遠單獨建立學校。首長說咱們綏遠有資源,可以更好的保障他們的訓練。”
“呦嗬!這三個院長,又是三個高層,看來咱們又要有新朋友了。”
“可能會有,但不會是三個。因為劉司令兼任航空兵學院的院長。對了,你們最近有什麼科研成果沒?”
王興國說:“還真有,鐵路和火車的技術我們已經研究差不多了。就差火車頭了,不過很快能出成果。”
張萬和眼前一亮,“這可是一個好技術,有了火車咱們的運輸不僅快,還輕鬆不少。”
“不過建設鐵路需要人才,我們沒有。我們已經有團隊研究架設鐵路需要的工程機械了。”
張萬和接著大包大攬的說:“其他的都不用你操心,你就研究設備就行,我就去總指揮那哭,也要把修鐵路得人才哭出來。咱們西北的地盤太大,尤其蒙古、新疆和青海。來回運輸太難了,要想長治久安,就要有鐵路,就像西伯利亞大鐵路一樣。”
“修鐵路可是一個科學,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可不是那麼好弄的。咱們先不討論這個,你不是剛從新疆的外邊回來嗎,有什麼見聞?”
張萬和得意一笑,“興國,你是不知道。中亞加盟蘇聯的五個共和國,在蘇聯的治下,過個並不好。有點像偽滿洲國一樣,從高層到民眾,全部都很抵觸蘇聯。聽出我是賣軍火的,那是一個熱情。就連漢陽造、老套筒這些步槍他們都來者不拒。要是日械,賣的就更貴了。這回咱們繳獲的武器彈藥,可就有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