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1945年8月,英屬印度戰事糜爛。十多個組織全都學會了遊擊戰術,這種化整為零的戰法,英國駐印度總督已經無力回天。
英國大使找到國軍代表:“作為同盟軍的一員,華夏已經休養生息了一段時間。然而同為同盟國的一員,英屬印度的情況,僅僅依靠印度本地軍隊已經無法平叛。華夏遠征軍在印度生活和訓練過,而且華夏遠征軍目前在緬甸沒有什麼事情。所以我相信華夏願意出兵,幫助同盟國中的英國共渡難關。”
國軍代表沒有一下答應,也沒有立刻拒絕,而是說:“作為同盟國中的一員,我個人認為國軍是應該出兵的。但是作為外交人員,我個人還無法影響軍事行動。所以我會將問題反映給李大統領。”
“李大統領原則上已經同意了,但是華夏遠征軍隸屬於國軍,需要總司令做主。”英國大使說到這裏停頓的一下:“我們英國還是希望國軍總司令可以大局為重,同盟國和軸心國的戰事絕對不能再惡化下去。一旦軸心國消化掉現在的地盤,同盟國就無力回天。”
“看來英國大使你是做過功課的,你的話我一定帶到。”國軍代表說到這,同樣話鋒一轉:“但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國軍目前軍費開支困難。總不能讓國軍的兄弟,餓著肚子支援印度作戰吧。”
“這樣,我做主,幫助國軍改造一座現代化的鋼鐵廠。不敢保證產能有多少,但是足夠國軍生產火炮。”英國大使顯然是有備而來:“並且英國支援國軍一條5.5英寸140毫米榴彈炮的生產線,我保證每一個月有5門的產量。”
5.5英寸140毫米榴彈炮
“我認為,一個月要10門的產量才能說服總司令。”
“國軍代表,一個月5門可不少,這一年就有60門的產量。”英國代表開始介紹起來這門炮的參數:“5.5英寸140毫米榴彈炮,英國的主力榴彈炮,口徑:140毫米,初速:510米\/秒,最大射程:14800米,重:5850公斤,身管長:4175毫米,方向射界:30度,高低射界:負5度至正45度。這可是世界頂尖的火炮了,產量自然十分困難。”
“但是,八路軍的152毫米榴彈炮似乎要強於它。威力比不過152毫米榴彈炮,靈活還比不過122毫米榴彈炮。所以產量如果太低,作用不大。”
“國軍代表你贏了,還請你給國軍總司令帶一句話。這不僅關係到印度和英國的存亡,還關係到同盟國和軸心國之間的勝負。”
總司令在軍事委員會會見了自己打的一批心腹愛將:“諸位同仁,英國開出價碼。一條5.5英寸140毫米榴彈炮全套生產線,從煉鋼到組裝,月產10門,包括配套技術。”
下麵聽了總司令的話都炸鍋了,這不就是年產120門140毫米榴彈炮的超級兵工廠嗎?按照八路軍的配置,都能武裝兩個重炮團。下麵都沒有聽要求,就開始要分配產能了。
“安靜!”國軍總司令麵對這個場麵,不得不阻止爭吵:“英國是有條件的,這個世界上什麼時候有免費的午餐?”
“請問總司令,英國人有什麼要求?”國軍軍政部長還算理智,沒有因為重炮生產線而迷失。
總司令目光掃視一遍安靜下來的將領:“大家都知道,印度目前叛亂四起。英國要求遠征軍進入印度平叛。”
國軍作戰部長立刻聽到機會:“總司令,這是一個機會。如今華夏在同盟國中越來越重要了,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咱們第一次華夏遠征軍撤出印度是因為英國勢大,咱們力弱。時移世易,咱們國軍也成長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咱們這次完全可以在印度給咱們自己化一塊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