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進犯尼泊爾(1 / 2)

華夏遠征軍司令長官離開英國駐印總督的辦公室後,華夏遠征軍司令部就離開印度首都新德裏。向東轉移到安拉阿巴德,位於恒河和亞穆納河彙合處。

遠征軍新的指揮部裏,總參謀長對著司令長官說:“長官,駐印總督派的四個印度師到,您有什麼安排?”

“四個師,六萬多人。你說如果安排他們攻打尼泊爾,你認為他們能攻打下來嗎?”司令長官將地圖上尼泊爾的位置指了出來。

總參某長心裏評估了一下雙方實力:“長官,我對尼泊爾還是有研究的。不要看從印度獨立地區,這方勢力動作最小,但是他們也動員了接近20萬部隊。印度這6萬部隊雖然武器先進,但是尼泊爾占據地利優勢。如果換成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即使不能勝利,但也不會打敗。但是印度軍隊也就是表麵功夫還行,弄不好就是一場潰敗。”

遠征軍司令長官聽到這個結論,眼前一亮:“你這個結論和我得出的不謀而合,那你說說,如果印軍潰敗,尼泊爾會不會追擊?”

“追擊?”總參謀長疑惑的說道:“為什麼追擊,如果我是尼泊爾軍隊,我是不會放棄山區地形,和印度軍隊在平原進行野戰的。”

司令長官語重心長的說:“如果我是尼泊爾的領導人,我是不會滿足困守山地的。一個隻有山地的國家能有什麼發展,山下就有這麼誘人的恒河平原,有機會說什麼都要劃入自己的版圖。”

“原來司令長官您這是在釣魚執法,這是要將尼泊爾軍隊騙出來殺。”總參謀長看著地圖開始研究:“就是不知道尼泊爾軍隊指揮官是什麼性格,要是一個小心謹慎的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遠征軍司令長官無奈的說道:“你還差一點,如果你有機會坐在我的位置,你就會知道軍隊可沒有那麼容易掌控。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說軍不好聽的。咱們隻可以選擇戰勝的方法,但是沒有權利選擇戰鬥與否。

咱們要讓尼泊爾的官老爺們有一種錯覺:印度軍隊不過如此,隨隨便便就是一場大勝。你說,他們還會滿足貧瘠的山地嗎?”

“我把自己帶入其中,發現還真抵禦不了這個誘惑。長官您看,如果我是高層。我看到的印度軍隊的拉胯,看到的是我軍士氣的高漲。我估計他們也沒讀過什麼兵書,根本不懂什麼天時地利人和。這個時候要是有人勸諫,這就是在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這樣的人通常不會有好下場,即使他是軍隊的高層長官也不行。”

“那總參謀長認為我這一計如何?”

“長官這一計是真高,實在是高。這一計就是誘敵深入、反客為主。一旦尼泊爾軍隊中計,入侵恒河平原。就有可能和咱們遠征軍接觸,咱們遠征軍可是來幫助英國平叛的,自然師出有名。這時我軍和尼泊爾軍對峙於恒河平原上,咱們第20集團軍有15萬人,武器裝備齊全,輕重武器在手。正麵與使用老舊步槍的尼泊爾遊擊隊作戰,實在想不到如何輸。”

就這樣,英軍派來協助華夏遠征軍的四個印度師剛剛到安拉阿巴德附近,就接到命令從四個不同的方向攻擊尼泊爾。

印度師長自然不同意,但是華夏遠征軍司令長官的直接給他們下軍令。放在他麵前的隻有四條路:1、原路返回,他們麵臨的就是要向英軍解釋,為什麼不遵軍令;2、按照命令執行,但是自己的情況自己知道,他們可沒有信心獨立作戰;3、拒不執行,但是這樣他就是違背軍令,違抗軍令可是要被槍斃的。4、率軍造反,但是他們可沒有那個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