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四皇子(1 / 3)

今夜讓冷棄將玉笛帶上,卻也是吳晴有意為之,主要是緩解自己第一次去青樓的尷尬,當他看到請帖上天上人間四個字便知道作陪的一定是流鑾河上最火的李琴姑娘,帶上個笛子總歸有備無患。

寧靜的長街上,除了遠處打更人的銅鑼聲,就隻剩下吳馬車平穩的車輪聲。

夜涼風寒,冷棄給坐在馬車裏的吳晴披上一層薄毯,三月底的天氣,早晚的溫差還是相當大的,吳晴無法行走,自然有時候血液循環慢,容易畏寒。吳晴的臉上褪卻了酒後的紅暈,將手上佩戴的碧玉戒指取了下來在手中盤弄著。這是他想問題時的習慣動作。

“你說為什麼世子突然宴請我,我和他並無過深的交情。”

冷棄試探著說道:“會不會有事求老爺,卻又不好開口,所以這才拐著彎的從少爺這入手?”

“那他直接讓涼王找我家老爺子豈不更好。”

吳晴將把玩的戒指又套了回去。

冷棄看到少爺這個動作,便知曉少爺是想到了。

“那是為何?”

吳晴看著車窗透進車廂裏的光緩緩對冷棄說到“因為陛下打算封我官,雖然我想通過的科舉走入仕途,但是無論是那種方式意味著我將進入官場,他們想拉攏我,然後去造勢,至少也要做出和我關係很近、很好的樣子,而最終的目的,是告訴他們想告訴的人,吳家更傾向的…是他們。”

涼王是皇上的親弟弟,文武雙全,將帥之才,但是當今皇帝繼位之後,涼王就終日飲酒作樂,養花種草,聽戲遛鳥,隻談風月不問政事,除了每月的按例進宮問安外,再無其他涉及宮中朝野之事,將一個閑散王爺做到了極致,涼王妃早逝,涼王也未續弦,涼王世子徐瀟是涼王唯一的子嗣,於是太後懿旨,涼王世子徐瀟進宮,與幾個年紀相仿的皇子一塊學習,徐瀟大部分時間都在宮裏與他那幾個堂兄生活在一塊。

徐瀟從小在宮中學習,耳濡目染了太多的權利紛爭,也許是正處於展示自己能力的年紀,他並未像涼王那樣看透世事,做到大隱隱於市。恰恰相反,他相信自己的能力,選擇了站位,徐瀟乃太子一黨。

陛下有四子,太子徐鵬,三皇子徐猛,四皇子徐飛,二皇子徐良在當年陛下第三次禦駕親征北國之時遭遇北國高手報複性入宮刺殺,連同生母靜妃一起慘遭不幸。

而在那場刺殺中活下來的這三位皇子,現在也都年滿18。

太子徐明,居東宮,輔帝王,有監國之權,性格卻有些懦弱,也不怪他,在他三歲那年,陛下第三次禦駕親征回朝之後冊封其為太子,從次咱們的這位太子便每天活在了恐懼與壓力之中,巨大的恐懼無非就是對父皇要揣測聖意。

而最大的壓力確實來源於那兩位同父異母的兄弟。

三皇子徐猛,人如其名,猛將也,三歲能彎弓,六歲能舉鼎,九歲便可騎馬百步穿楊,十二歲入7級,十六歲進8級,如今18歲的8級上,更是有機會入九級,十四歲之時便自願前去戍邊,如今早已統領兵馬鎮守一方。

四皇子徐飛,書不離手,為人看似豁達,不拘小節,放蕩不羈,玩世不恭,實際上確實野心勃勃,心思深沉,暗地裏結黨營私,與太子明爭暗鬥,多年來雙方互有勝負。

曆朝曆代的太子,都不是那麼好做的,能順利繼位的也並不多,其中各方勢力都是剪不斷理還亂。

太子是皇後所生,是嫡長子,三皇子是高貴妃所生,四皇子則是寧貴妃所生。

南朝皇帝陛下徐烈,勵精圖治,日理萬機,曾多次禦駕親征,極少流連後宮,所以子嗣並不多,後宮也不存在爭風吃醋的明爭暗鬥,而是皇後,高貴妃與寧貴妃三足鼎立,雖有小摩擦,但依然保持明麵上的友好與和諧。畢竟後宮真正的主人依舊是那位曆經三朝現在卻潛心在佛堂禮佛的太後。

所以後宮有太後在,不管在朝堂之上是什麼勢力,在這後宮都掀不起風浪。

東宮之中,剛剛還醉酒在家仆攙扶下搖搖晃晃的離開花舫的涼王世子,這會卻好端端的坐在那位太子殿下的對麵,正大口的啃著雞腿。看樣子是晚上光顧著喝酒,卻沒怎麼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