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18’案的由來(1 / 1)

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時候張默涵的爸爸張明濤,那個時候還是一個實習的公安幹警,那個時候還隻是被分派到A市的一名成績優異的學生,也就是在那一年的時候遇見了張默涵的媽媽蘇瑾。

那個時候,張明濤正打算要和蘇瑾告白,結果短信還沒有發送成功,就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案子,也就是‘12.18’案。

2010年的12月18號那天是個晴天,大家都在為即將來到的春節做好準備,今年的春節來的格外的早,每家每戶都在殺魚宰豬的,那個時候的我們也就5,6歲。

我,張默涵,周冉冉,亓嘉央還有一個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在八大胡同玩耍,那個時候的小朋友們還有家長都相互認識,所以大家都比較放心的讓我們去玩,隻要不出這個胡同去誰家玩都可以。

“未央,該你來了,你在愣什麼神呢?”我一邊看著遊戲的布景一邊回過神來。

我隻看到冉冉生氣的叉著腰,對我喊著,我滿臉愧疚的回答到:“對不起嘛,我剛才在想著英語題忘記了。”

我也是別人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所有住在八大胡同的孩子沒有一個是不知道我亓未央的,因為我成績的優異,經常被校領導叫家長進行約談,考慮升學的事情,我的父母都是正經的生意人,他們都是曾經以優等生的身份出國留學,也曾經在各種雜誌投稿一些學術上的研究課題。

而我的父母也比較開明不想讓我早早的為了升學的事情而過多的占用我的童年,還是希望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其實在外人看來我的童年或許很自由,很開心,但是隻有我自己知道,我一點都不開心,別人家的父母都在自己的身邊,而我的父母常年居住在國外除了定期給我打一點錢以外,別的事一點都不過問。

“你真的是,你下次在這樣,我就......”冉冉一邊憤怒的對我說著,一邊雙手叉腰,手指還時不時的指向我們剛才玩的地方。

這是我的昔日好友,也是我父母的發小的孩子,我們兩個人降臨在同一家醫院,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好友,她的父母經常和我的父母做實驗。

我們放學回家的時候,經常很有默契的說著同一句話:“去我家?”

另一個人會說:“好。”或者“不去。”

我的姥姥姥爺在我媽媽懷我的時候因為身體原因就過世了,我的爺爺奶奶至今就從未出現過,而冉冉隻剩下姥姥了,其他的老人相繼離世。

這兩年我經常去冉冉的家裏吃飯,因為冉冉的姥姥身體不行了,或許我們幾個孩子的歡聲笑語能給她老人家帶來歡樂和希望。

“好啦,好啦,我們繼續玩遊戲吧。”

說話的這位是張默涵,他的父母都是警察,可惜,他的父母也經常不在家。

“昂,我該回家了,我媽媽喊我回家吃飯了。”說話的這位少年,我們都不認識,他也不是八大胡同的子女或者孫子輩的人,我們幾個人看著他離去的背影,這位少年始終都是戴著一頂黑色的鴨舌帽,穿著黑色的運動衣,運動褲,運動鞋。

這位少年剛走,突然某戶人家發生爆炸,隻聽見爆炸的聲音,在此期間也不防有人喊著打報警和救護車的聲音,還有些人打開窗戶看著外麵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