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華把白菜焯了水,水靈接過菜刀,“當當當”開始剁,剁完了白菜餡,又開始剁肉餡。
她力氣大,剁的相當快了。
剁完後,水靈不顧黃小琴的反對,堅持自己拌餃子餡,她悄悄從空間裏取調味品往餡盆裏放,不然的話,味道會差很多。
麵早就醒好了,開始包餃子。
古代做飯的活,男人很少伸手。那哥仨一個劈木頭,一個去挑水,一個掃院子。
這個家裏的人,都自己找活幹,不用人指使。
黃小琴揪劑子,水靈擀皮,孫氏和林淑華包餃子。
孫氏不喜歡包小餃子,用她的話說,包那麼小幹啥,一個個像牛眼珠似的。
每個男人一頓最少都得吃一百個牛眼珠,飯量差些的女人,一頓也得五十個,看著都嫌費事。
她堅持包稍微大些的,一個個白白胖胖的,煮熟了往盤子裏一躺,像一個個大金元寶,那才叫餃子。
半個多時辰,一盆餃餡子都包完了,燒水,煮了一大鍋,盛了七盤子,沿著桌子擺成一個圈。
剩下的餃子撈出來,放在蓋簾上,蓋簾下放著鍋叉,鍋蓋一蓋,餃子一時半會都不涼。
誰盤子裏的餃子吃完了,沒吃飽的話,誰就自己去鍋裏撿,管夠吃。
一家人都吃得喜笑顏開,都說從水靈上去了神仙峰,家裏的生活就變好了,餃子都能吃上。
以往,這可是過年的夥食。
吃完了飯,黃小琴收拾碗筷,孫氏看著水靈吩咐:“你拿個大碗,撿一碗餃子,咱倆去隔壁看看光棍子爹。
他年紀大了,身上有傷,給他送幾個解解饞。”
水靈答應著,拿起筷子,撿了一大碗餃子,和孫氏一起,來到隔壁光棍子家。
天都要黑了,光棍上山砍柴回來沒一會,匆忙忙做好了飯,放了炕桌,剛開始吃。
他家的晚飯是小米粥,那天蒸的苞米麵發糕,不純是苞米麵,裏麵摻了很多剁碎的白菜,發糕是綠色的,顏色挺好看,實際上不好吃。
連著荒年,也講不得好吃不好吃,隻要能裹腹就行。
小米粥是給老人的,光棍子隻有一碗米湯,飯桌上還擺著一碟鹹菜條子,醃大勁兒了,顏色有些發暗。
見孫氏和水靈來了,光棍子急忙把吃了一半兒的綠發糕放下,笑著讓孫氏和水靈坐。
孫氏把餃子放在炕桌上,對光棍子的爹說:“老哥,我家包的餃子,給你送過來幾個嚐嚐。
還熱乎呢,趕緊吃吧。”
棍子爹的眼圈頓時紅了,嘴唇和下巴都哆嗦著,白胡子也哆嗦著,抖落了一懷的悲傷,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老哥,咱們同村住著, 不過一口吃食,你不要這樣。光棍子,你也趕緊坐下吃飯。
嚐嚐我包的餃子,味道相當不錯。”
“嬸子,大恩不言謝,我記在心裏了。日子如果有過好的那天,我一定常常給嬸子包餃子吃。”
光棍子去廚房拿了一個盤子,把那碗餃子倒在盤子裏,把盤子推到老人麵前 :“爹,你趁熱趕緊吃。”
棍子二十九歲,他大哥三十二歲,棍子爹五十五歲,年齡不算太老,不過是在貧窮的淩遲下,才顯得非常老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