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從地上跌跌撞撞爬了起來,本想再把靠山太後拿出來說事,可看到李義犀利的眼神,到嘴的話語立馬吞了回去。
“陛下,老奴不敢,老奴不敢!”
李義把龍袍遞給宮寶田,示意把它給豫讓。
宮寶田猶豫良久,還是拿起龍袍,照著天子的話照做。
豫讓拿上一個大內侍衛的佩刀,雖雙手上還有厚重的鐵鏈,可向由兩個侍衛拿著的龍袍斬去時,依然快如閃電。
“呲啦…”
高貴華美的金黃色龍袍被一刀斬破。
“姬太尉,在下今日已報大恩。”
豫讓拿著刀雙手抱拳,對著上方拱了拱手,並把刀順勢捅入了自己的肚子。
鮮血瞬間噴湧而出,給幹淨整潔的乾天殿塗上了一抹血色。
“陛下,我還有…一事…一事不明,我無親無掛,在太尉府…府中除了姬…太尉外,沒人知道我的本名,陛下是…是如何得知我的真名的?”
豫讓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說完,李義微微一笑,雙手負背,顯得格外高深莫測。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一聲長笑過後,有可能是讓他李義意外穿越的“肇事者”,終於安然死去。
曆史上豫讓臨死時,求得刺殺目標趙襄子的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複仇,爾後伏劍自殺。
留下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典故。
李義看到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麼自殺在他眼前,身體微微有些不適。
雖然在前身的記憶中,不是沒見過他人生死,但畢竟那是前身的經曆。
豫讓如此的血濺當場,怎能不讓剛穿越而來的李義不震撼人心?
“叮,恭喜宿主完成曆史事件【豫讓了願】,在千古一帝的道路上,打下仁義的烙印,特此獎勵一萬魏武卒,現駐紮在京城北麵的荒廢軍營內,憑宿主手令可調遣。”
當李義還沉浸在豫讓的慷慨赴死時,一陣係統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魏武卒?一萬大軍?
沒想到他模仿後世曆史,順勢給豫讓一個還算體麵的結局後,係統居然還有獎勵?
而且不是一般的獎勵,整整一萬魏武卒。
如果它的戰鬥力真的如同曆史上兵家亞聖吳起所訓練一樣的話,那完全可以當以一當十。
李義真想立馬派人去把自己的兩支軍隊調進皇宮,可轉念一想,現在把它們調進來,無異於是把它們放在風口浪尖上。
大周朝精兵強將何其多,智相奸臣陰謀詭計數不勝數,不到生死關頭還是不動它們為好。
“厚葬。”
一件龍袍換來一萬魏武卒,這買賣真的是太賺了。
下完旨後,李義就擺駕回啟天宮靜心殿。
啟天宮,除了是皇帝就寢的地方,也是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奏折的地方。
當然,歸咎於前身的無能和不作為,靜心殿,前身也是沒進過幾趟。
奏折隻是例行公事,真正的朝廷決策,都在長春宮或通天宮裏。
所以很早的時候,奏折就由掌印太監劉瑾或秉筆太監曹化淳代為“批紅”。
在馬車上又坐了一刻鍾的時間,才抵達了啟天宮。
啟天宮為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台基之上,連廊麵闊十八間,進深九間,自台麵至正脊高八餘丈。
啟天宮無論從規模、造型、材料、結構設計、彩畫等級、紋飾特征、工藝做法等方麵都采用了最高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