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琦玉一路狂奔,很快到了家門口。
蘇家在上崗村村西的最後頭,和馬書記家正好照應首尾。
低矮的單層紅磚房連成一小排,旁邊還有個相對簡陋用泥和磚頭建的房。
門口二叔蘇廣渠指揮著毛驢拉著石滾子碾場。
還有一個月不到就要開始秋收,他要提前把地麵壓實,以便後麵收玉米大豆的時候,不至於太多糧食嵌入地裏。
蘇廣渠看了一眼蘇琦玉,很快收回目光。
這個沉默寡言的侄女平日裏像個透明人一樣,除了發呆就是發呆。
沒有必要的事,他不想跟傻子說話。
二嬸郝文秀坐在門檻上,正在和蘇老太太剝豆子。
她幹活非常快,小麥色的手臂像機器似的,麻利的不得了,至少高麗萍是比不得的。
這會兒她耷拉著一張臉,非常不高興,配著她的膚色,極為唬人。
蘇琦玉隻是看一眼就收回目光。
不熟。
堂妹蘇雯雯正坐在門口,有個陌生的中年人拿著一把剪刀正在她頭上剪頭發。
那中年人十分高興,手上動作不斷,口中嘀嘀咕咕念叨著“假發”之類的。
就是蘇雯雯瞧著一點也不開心,眼眶紅紅的,老粗布做的褲子被她緊緊抓在手裏。
蘇琦玉觀察入微,對方膝蓋上被縫補的線似乎都炸開了。
看來剪頭發這件事她是極為不情願的。
蘇琦玉腳下未停,飛快進了最東邊的土磚房,從牆邊推出到她胸口的自行車。
雖說她明年春節前就18歲,但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個頭才一米五,瘦的幹癟。
老式自行車前有一個橫著的車架,蘇琦玉想騎車子,必須側著身子歪著腿,這樣才能夠得著另一個踏板。
她自然是不會騎車的,即使是前世,也是樓先生走哪兒把她帶到哪兒。
後麵進了研究院,進出入都有專車和專人接送。
蘇琦玉回想著高麗萍騎車的樣子,試探著把腳伸了過去。
其實這就是一個掌握平衡的過程,就是因為身體的大半都在左側。
從沒騎車的新手,過渡到學會的過程,還是有點難度。
將車子推出門口,就聽到蘇雯雯在門口大聲哭喊著。
“奶,媽,憑什麼籌錢隻賣我的頭發,還有蘇琦玉那個大傻子的頭發呢,她的頭發也得剪,那麼長也能賣好多錢。”
她伸出手往東邊一指,正好蘇老太太讓看到推車子的蘇琦玉。
蘇老太太頓時站了起來,拍了拍手上豆莢留下的浮灰,臉拉的老長。
“你個死丫頭,推車子幹什麼?”
她伸手就要推搡蘇琦玉。
蘇琦玉看著手裏的自行車直接往前一推,蘇老太太原本想要打人的手不得不去扶自行車。
“死丫頭,推個車子都推不穩。”
蘇琦玉往後站兩步,眼睛定定看著她,沒有說話。
她不想和蘇家人打交道。
蘇雯雯還在那邊吵吵,蘇老太太被聒的耳朵疼。
“行了雯雯,不要吵,她頭發太短,等長的長一點再賣。”
聽到滿意的答案,蘇雯雯這才不繼續吵鬧。
蘇老太太推著車子,厭煩地打量一遍蘇琦玉,這才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