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剛才一緊張,把針掰斷了。”高麗萍不太好意思。

“納鞋底其實可以用機器代替的,而且以後科技會更發達,會出現不同材料的鞋底。”

這些都是蘇琦玉親眼見過的,她所描繪的藍圖高麗萍不能理解。

但女兒一本正經的可愛模樣,高麗萍“噗嗤”一下就笑了。

“你個小丫頭,那你以後就發明出那些東西,媽就不用用手給你做鞋了~”

高麗萍純粹開個玩笑,蘇琦玉想了想皺著眉頭:“不行,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但是這方麵我可以去了解一下。”

高分子材料方麵嗎?她對這一塊了解不多。

那些材料大多涉及化工,通過分餾石油得到原材料,再通過一係列處理和化學反應製成不同的物品。

現在國家這一塊已經有在涉獵,過幾年塑料袋大的白色汙染其實就是國家在這個方向的成果。

她倒是可以幫忙改進一下分餾機器那些,但是她真正感興趣的是後世出現的人工智能。

若是前世樓先生的身體完好無損,當初人工智能這塊她應該是負責人吧~

蘇琦玉在心裏計劃著,很快提醒高麗萍去江老那兒交觀察報告。

江老拿到東西沒給高麗萍說話的機會,直接讓人下樓去了。

高麗萍就是想說這些都是蘇琦玉寫的都沒有機會。

第二日天蒙蒙亮,隔壁馬原炳家和村委會就開始鬧騰。

農忙的一天又開始了,樓書言早就把飯做好。

因為高麗萍那三千字研究報告,蘇琦玉今天準備親自去地裏觀察一番。

昨天一天最南邊地裏的玉米秸稈已經全部被放倒,今天收割的地方是古黃河道前麵也就是土屋前頭的那塊田。

田地頭站滿了人,除了馬書記來了,葛勝軍也來了。

聽說葛家的玉米昨天沒掰完,忙完了這才過來。

嚴文強開著割倒機在地裏忙乎。

他戴了個大草帽,整個人都黑了一個度,隻有那雙眸子偶爾散發著炯炯有神的目光。

原本來時還有些城裏人的氣質,但被鄉下的太陽曬了一天,瞬間像是地裏的莊稼漢。

蘇琦玉跟著眾人往地頭走,在田間的小路邊站好。

今天是割倒機工作的第二天,比昨天來的人要多。

已經有不少掰完玉米的婦女老太太已經推著平車在地頭等著了。

道路兩旁種滿了楊樹,兩岸成蔭,站在樹底下有涼風吹拂。

蛙聲蟬鳴,金秋時節也阻擋不了這燥熱的天氣。

蘇琦玉個頭確實長高了,但是最前頭站著的都是男人,為了近距離觀察,她隻能費勁兒擠進去。

眼前日光刺目,馬書記和葛勝軍正在說話,看到蘇琦玉很是驚訝。

“琦玉,你媽呢?”馬原炳詢問。

蘇琦玉轉頭,平靜地看了他一眼:“後麵。”

一個字她都不多說,隻留給馬原炳一個後腦勺。

馬原炳知道蘇琦玉有自閉症,對方願意回答他都已經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葛勝軍瞧著蘇琦玉,皺了皺眉頭:“馬書記,這誰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