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六月底
太子監國數日後,由欽天監選出黃道吉日,宣遺詔。
七月初七
太子趙霽攜眾朝臣尊請太和殿匾額後的遺詔……
吉時到,遺詔請出
由當朝首輔榮震宣讀,太傅陳典丞伴右……
輝煌殿宇之上,軒昂聲音盤旋,振聾發聵……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
……太子趙霽,仁明孝友,天稟仁厚,宜居皇帝位,王侯將相,同心輔佐,勿違朕意……
定王趙澈,封親王令,任瀘州藩,永為國家藩輔……
……
詔諭中外,鹹使聞知……”
殿外,瓢潑大雨夾雜陣陣驚雷,一道閃電劈來,照亮了殿內眾大臣的臉色……
或驚訝,或憤怒,或鄙夷,或不解……
榮震冷眼看著底下垂眸低頭的趙澈,終將遺詔合上,轉頭朝趙霽屈膝跪地,垂眸出聲:
“臣恭賀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緊接著,大殿之內傳來百官齊賀聲:
“臣恭賀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朝臣中有一人佇立,晚於人後,屈膝跪地,語氣淡淡:
“臣趙澈恭賀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七月初十
內閣吳承大學士自家中上吊而亡,留一遺書,稱太子趙霽擅改遺詔,冒天下之大不諱,大晉國運自此衰敗,
謹願以他一人之性命,喚起太子良知,拯救大晉百姓於水火……
七月十四
遠赴榮州的太監王瑾歸來,自稱手中有先皇遺詔,
遺詔出,不出所料,與先前遺詔大不相同,
立定王趙澈,居皇帝位。
先皇貼身內侍王放自稱之前被太子脅迫,不敢說真話,而今方敢站出來,尖銳嗓音貫徹皇宮:
定王趙澈才是天定帝王……
自此,
朝中對太子登基質疑聲越來越大,更有甚者,在太和殿外下跪請命,
太傅府和首輔府皆是大門緊閉,像是被這些朝臣擾怕了……
而新皇趙霽我行我素,對這些動作置若罔聞,一手忙於先皇下葬事宜,一手忙自己登基大典……
七月十七
定王趙澈順勢而為,於去瀘州途中揭竿而起,逃至滁州,集結滁州藩王趙雋,於滁州起兵……
至此……
大晉奪位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七月二十
趙澈起兵消息傳入榮州
榮州藩王趙複攜部下軍前往滁州鎮壓反軍
榮王妃和李月明留守榮州……
八月十五
又是一輪月圓人長久
新皇趙霽點將東廠督主栗青,為驃騎將軍,披肩掛帥,領兵出征
並親送其出京都,於城門遠望數時,其擔憂之心溢於言表,
朝野再次震動
十七
僅一月時間
東南地區輪番淪陷
其可見定王實力不容小覷
同時
榮州藩王趙複與栗青兵馬於萬州會麵
栗青如虎添翼
二十五
雙方軍隊於全州正式交戰
全州,多山脈……
京都也好,榮州也罷,均煜此地地形不同,此地於栗青、於趙複都是不小的挑戰。
定王選擇在此揭竿而起,也有此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