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小鎮姑娘柳如歌(1 / 2)

冬天的江南小鎮一片蕭條,北風呼呼地刮著,兩米寬的街道,街道兩邊一排青綠色柏樹隨著冷冽的寒風來回地搖擺,似乎在向路上零星的幾個行人招手。

驟降到零下的氣溫迫使小鎮上的居民都慌忙地裹上厚厚的棉襖,一窩蜂地縮在屋裏烤火。

鎮裏西街街角王木匠家裏,三五成群的街坊鄰居聚在一起,他們拿出已經丟在角落裏快一年的麻將熱鬧地打了起來。

小鎮上還有一些不熱衷於打牌搓麻將的憨厚老漢就找出自家的二胡,自娛自樂在屋裏拉了起來。

二胡算是小鎮的一大特色,凡是鎮上的年紀大點的老人都會點這個。落日的餘暉撒在小鎮西邊的菜畦裏,也暈染了西邊街道上的一大片的屋脊。

步伐蹣跚的小鎮老太太蹲在自家後院的菜園摘菜,拔草,澆水,細心地收拾著她們的菜,這成了她們的冬日裏功課和樂趣。

鎮上的小學地處小鎮中心。平時放學稍微有點晚,但大都不用家長接送,孩子們一般結伴上學,回家。

離鎮附小不到六百米的地方是鎮上唯一一所初中。小鎮初中裏初一一共九個班,初二一共八個班,初三一共七個班,這裏容納了整個小鎮的這個年齡段的幾乎的所有學生。它不像鎮附小隻接收居住在鎮上的人家的孩子。

一排街的商鋪照樣是每天按時開門,按時打烊,店鋪都不是很大,但整條街的貨物卻是很齊全的。

有些商家趁著年底行情好趕在十二月份初就開始給店裏添新貨了。每到趕集的日子,鎮上集市上的人越來越多,勞作了一年的農民開始慢慢的存年貨了。

傍晚散學後是小學生們最歡快的時間,他們回家後早早的趕完當天的作業,稍微預習一下第二天的上課內容,然後就撒歡地開始結伴一起玩遊戲,跳跳繩,捉迷藏,田字格等。

他們幾乎都是循環反複的幾個遊戲,每次都玩得不亦樂乎,直到各家的大人在街口喊著回家,才戀戀不舍的離開。

這天放學後,柳如歌沒有和往常一樣出去玩耍,而是安靜的回到家,一個人躲進自己的房間,隻是跟正在準備晚飯的柳媽媽打了聲招呼。

以前每次放學,柳如歌就跟瘋丫頭似的回來大聲喊著,“媽,我餓了!”,然後她三步並做兩步衝進廚房。

她狼吞虎咽的消滅掉柳媽媽早已準備好的一大碗米飯和菜,然後火速的跑出去,找平時玩的好的一群丫頭瘋起來。

柳媽媽是個愛笑的人,話不多,為人隨和,皮膚白淨。三十出頭的年紀正風韻十足,她和周邊的鄰居家關係都不錯,唯獨與隔壁家的很少往來。

隔壁家的婦人性格潑辣,嗓門很大,一點小事就會罵街,整個鎮上跟她來往的也就幾家。

隔壁家婦人的男人是村小的先生,算公職的。那時候能拿國家工資的在小鎮上,都算條件好的。婦人的男人皮膚白淨,因為他很少下田辛苦勞作,身材有些微胖,話不多,什麼事都聽他家婦人的。

有時候婦人拿個砧板和菜刀在街口破口大罵,她男人也會偶爾出門幫襯幾句。隻要是她家後院少了塊菜葉,婦人都能罵上一個禮拜,什麼話難聽就罵什麼,不時的罵聲中夾雜著幾句幹嚎,聽的讓人毛骨悚然,出門走路都能躲遠點就遠點。他們的幾個小孩倒是不隨他們,平時話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