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存在著一種唯一正確或普遍適用的組織設計,每一個企業必須圍繞著適合於它的使命和戰略的主要活動來設計組織。
--萊姆斯
從權變的觀點來看,不存在一個普遍適用的理想的組織結構。一個組織結構的有效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環境因素、組織因素、員工因素以及管理政策和實踐。這些因素經常會發生變化,因此,組織的設計和管理實際上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組織的權變管理的任務即是要在弄清組織所處的環境及變化的基礎上,設計恰當有效的組織結構。
(第一節決定與影響組織的各種因素
一、決定組織成敗的關鍵因素
組織,是一群人為了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通過人為地分工和職能的分化,運用不同層次的權力和職責,充分利用這一群人的人力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團體。
決定組織成敗的關鍵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麵。
(一)組織的整體性
組織是一個團體所要實現目標的工具。組織的本質是領導和支配人力機構,並且是以整體性的人力聚集和理想的實現為組織的信念。所以,就組織本身來講,它與心理學是密切關聯的。目前,管理心理學與工業心理學研究者已把對於組織問題的研究提到一定的高度。他們正試圖掌握組織設計與組織工作,正確地把組織看成是一個提供工作環境、決定目標、分配工作、完成任務的人群關係,糾正了隻研究組織的社會含義而不研究組織社會含義中的心理反應的傾向。例如,在同一個組織中的全體人員是按不同的職責處於不同的層次中,從而構成了不同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亦即從屬關係這種從屬關係,不僅僅隻是反映出他們在同一組織中所處的不同層次地位,更重要的是影響到他們各自的心理反應。例如權力意識,言行態度的表現,以及人際關係等等都在組織中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在研究組織心理時,千萬不可忽視組織的整體性。必須認識到組織不僅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實體,而且還是一個心理實體,一個組織目標的實現,成績的獲取,也不是任何一個單獨個人能力的體現,而是一個整體智慧的結晶。與此同時,組織對一個人的能力和個性品質的形成和發展也起著重大的影響。
(二)組織的實用性
組織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而是體現了人群結合的體係和人群活動的模式。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中,由人群所彙集起來的組織需要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體現為競爭力和適應力),努力創造一個最佳的內部環境,尤其是組織內各個層次之間有一個最適宜的關係,使組織裏的各個成員能夠發揮出最大的聰明才智,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奮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又現實的問題。總之,任何一個組織的形態,都是結合人群、運用人力與物力,應付外在環境的一種手段。
(三)組織的複雜性
心理學研究認為組織這個概念是起源於個人無法單獨地去獲得需要的滿足。這是因為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缺乏足夠的力量、時間和能力,所以必須依靠團體的力量,依賴組織內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配合,相互幫助,才能滿足個人的某些基本需要。例如,組織可以給他們提供工作的機會,這樣,既能滿足他們基本生活需要的經濟來源,也能滿足他們受到其他社會成員的尊重的需要。組織也可能為個人提供達到滿足個人需要的途徑和方法。所以,組織的內涵,就是在群體的共同協助下,彙集和協調人群的力量,解決共同的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
其次,組織的複雜性還體現在部門分工後的協調。所謂部門化的分工,就是指在一個組織內存在著更小的組織。每一個小組織成員對總目標的理解總會產生某些偏差現象。如果每一個小組本身也有一個自己的目標,那麼這個目標隻要稍微與總目標產生偏差時,就會出現協調的困難,這些困難也往往是大企業發生矛盾和衝突的原因。
第三,組織中的權力層次的執行、控製、領導、限製、推行、管理等層次,都涉及到人與人、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但協調與合作又是人際與群際間的最困難的事情。
二、影響組織結構的因素
作為一個實體,組織具有一定的結構,這一結構事實上正是對亨利·西斯克所說的“正式關係”的一種規定。如其所說:“每個組織在其組織結構裏都有某種程度的形式規範,從而把它的成員的行為約束在一定的條規和限製中”.
關鍵的問題是,作為一個現代企業組織,怎樣的組織結構能夠最有效地保證其既定目標的實現?怎樣的分工與協作能夠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怎樣才能使組織在現代經濟社會的複雜環境中生存與發展?
(一)企業戰略與組織結構
戰略是指特定環境下決策或活動中的指導思想以及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作出的關係到全局發展的重大謀劃,其一般由經營優勢分析和目標的選擇以及達到目標的戰略行動所組成。由於戰略決定了企業組織的任務,從而從根本上影響到組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