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避開無效的陷阱--企業組織權變(4)(1 / 3)

3.由於他們長期在企業裏工作,缺乏危機感和緊迫感,因而對機會和威脅的感覺可能比較遲鈍。從

調

員1.他們可能熟悉或曾經執行過新戰略,具備新戰略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因而比內部人員更快地發揮作用。

2.他們沒有舊的人際關係網絡,不會受到某些允諾的牽製,更不會受組織的過去意圖的幹擾。

3.新官上任三把火,可能取得創造性的成就。

4.從外部調入人員,就意味著新的變革即將開始,能創造出執行新戰略的氛圍。1.十全十美的人材難以找到,對新來者企業可能還要花些時間和精力,進一步提高他的素質。

2.新來者要花時間和錢財,去熟悉和建立新的人際關係。

3.新來者對企業的外部關係不熟悉,還要加強與外部的聯係,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4.外來者可能會受到覬覦這個職位的內部人員的不滿或攻擊。當然,如果企業瀕臨破產,新來者也可能被視為”救星“.

關於使用內部人員或外部人員的優缺點,可以作為選擇內部權力結構模式的依據。但從戰略實施的角度看,還必須考慮兩個因素:(1)執行新戰略所要求的變化;(2)企業過去的績效。圖7-2及以下的論述,為我們提供了管理者任命的全新策略。

執行新戰略要求的變化很

多有選擇的混合:當前管理通過晉升或平調,使其技能和新要求匹配。否則,就要通過引入外來者的方式尋求新技能和經驗扭轉:外來者提供新的技能、新的士氣、新的熱情方麵,表現出很大的優勢。很

少平穩:為了保持並發展管理成效,最好從內部提升管理者。重新適應,外來者在克服劣勢,提高效率方麵可能很有成績。如果通過晉升、平調或明確職責可以提高效率,也可考慮起用現在的管理者。很好不好企業過去的績效圖7-2管理者任命的四種策略

1.扭轉

企業原來的經營狀況不佳,為了改變局麵製定了新的戰略。在這種情況下,從外部調入新的管理者,他們具有新的技能和知識,對新戰略持讚同態度,並不因內部的反對而退卻。以新調入者形成的權力結構,對扭轉局麵、貫徹新戰略是有利的。

2.平穩

企業過去的戰略很成功,新的戰略隻是過去戰略的延伸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從企業內部選拔管理者比較有利。因為老的管理者熟悉企業的情況,又有廣泛而有效的外部聯係,這時授予他們新的職責,取得成功的把握更大。

3.重新適應

企業在執行新戰略時,取得的成果不能令人滿意。這主要因為企業素質不高,企業能力和新的戰略不適應。這時可以引入外部人材,也可以起用企業內部人員,但不管采取哪種方法,都應注意縮小企業能力與戰略之間的不適應性。

4.有選擇的混合

企業原來的業績不錯,但實行新的戰略後,麵對新的市場和環境,企業形勢發生不利的變化。這時,麵對新的形勢,企業組織結構中的權力結構,應重視企業原有管理者與新來者之間的混合和合作,這是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

企業組織內部兩種人員結合,吸引外部人材,這是一個合理的趨勢。以往西方企業利用家族成員,親朋好友組成”保險董事“,結果並不保險,王安電腦公司由鼎盛時期到衰弱,與其隻任”親“不任”賢“的用人路線也有很大關係。根據許多大企業在組織結構上的失敗教訓,現在西方許多公司都實行內部董事與外部董事並重的二元開放式結構。

(二)如何處理集權與分權的關係

權力結構的配置是組織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一般而言權力結構形態可以分為兩大類,即集權型和分權型。集權是指決策權集中於主要的管理層級中,特別是高層管理層中。而分權是指下層管理者能自由做出決策而不受上層管理者的約束。這對概念看似簡單,實際上其內容是複雜的。首先,在同一層級上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決策權;其次,並非所有的決策在組織中都是同等重要的,比如決策本身就可分為日常業務決策和戰略決策,二者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樣的。第三,一個管理者可能不會意識到他具有某種權力,即使其任務和職責中包括了這種權力。因此,集權和分權的”度“的把握在組織工作中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高度集權和高度分權是現實中的兩個極端。高度集權的一般特征是:①幾乎所有的決策權都保留在最高管理層。②基層所作的一些決定一點也不重要。③很少有職能活動依賴於基層的決定。④高層管理者對基層有大量的檢查、監督等活動。高度分權的特征正好相反。實踐中,高度的集權和分權都會影響到組織的有效性。因此,組織中權力線的設置同樣應該在集權與分權二者中取得平衡。在一般的組織結構中,由於不少管理者把權力看成是目的,把權利看成是利益的等價物,因而具有集權的內在傾向。因此,現實的管理實踐中分權就顯得十分重要,這主要表現在:①分權有利於在組織中培養和發現管理人才。因為一旦分權,接受權力的管理者將全力以赴迎接權力的挑戰。②分權能在組織內部形成競爭氣氛,形成更高層次的動力。接受權力的管理者與同行相比較努力實現自我,在競爭氣氛中作出更大貢獻。③分權使組織中的管理者有更多的機會自主解決問題。因而可以激發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④分權更有利於決策,因為一方麵基層部門可根據環境變化自主決策從而提高決策速度,另一方麵接受權力的管理者熟悉業務和環境,提高了決策的準確性,而高層管理者也可集中於組織中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