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別院。
連續幾天,太子別院裏都充滿了血腥的氣息,侍衛們已經無法計算處理了多少具屍體。
這裏既有來自元朝的人,也有來自其他國家的探子和高手,他們的唯一目標就是要將元朝儲君置於死地。
在四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各個國家都需要得到休息和恢複,因此簽署了一個為期十年的和平協議。
經曆了十年的休整後,六年前的合同到期,邊境開始變得不穩定。
元朝在過去的內戰中,盡管天子不忍心傷害自己的兄弟,但兩位兄弟驕傲自大,在長達十年的悲傷中相繼去世。元家三兄弟的無敵傳說因此消失,再加上天子過於重視文學而輕視武藝,三個大國都對元朝有覬覦之心。
經過邊境的多次嚐試和對抗,四年前終於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
那場戰鬥延續了整整一年,最終以赤方和安南的失敗作為結束,大秦也提交了投降的文書,因此元朝在這場戰鬥中成為了四國的領袖。
元王和太子凱旋而歸,整個國家都沉浸在歡慶之中。
與此同時,元朝儲君成功地扭轉了大陸局勢,成為敵國懸賞排行榜上的第二名。
不過,這隻是外部世界所了解的。
事實證明,元王在那場戰鬥中受到了嚴重的傷害,生命垂危。盡管天子用盡了國庫中的珍稀藥材將他救了回來,但元王的身體狀況已經大不如從前,無法攜帶武器,也無法參與戰鬥。
元王不僅是元朝的戰爭之神,更是元朝的堅強支柱。關於他重傷的消息是絕對不能泄露出去的,因此從一開始,元王的傷勢就被嚴格保密,真正了解真相的人寥寥無幾。
隻要他出現在那一天,三大國家就不再敢輕易侵犯。
不知從何時開始,京城出現了來自各國的間諜,但就在這關鍵時刻,儲君在那場戰鬥中遺留的舊疾的消息迅速傳播開來。
其中一個是五十多歲的元王,另一個是年輕時就已經名聲大噪的儲君。當兩者都出現問題時,他們無疑會更加關注後者。
在元朝的皇室中,隻有太子元君澤是最大的威脅,一旦太子去世,元朝的命運就會走向衰落。
因此,從那個時刻開始,就有一群人不斷地試圖暗殺元君澤。
但他們並不知道,這位元朝儲君從小就行為古怪,他對刺客並不放在心上。每當他捉到一名刺客,他都會將屍體整齊地懸掛在京城之外。如果有人試圖劫持他的屍體,大部分都會死在他的手裏,之後他會加入到懸屍的行列中;如果沒有人來劫走屍體,他會讓屍體自然風幹而不下放,還會讓人掛上白布,上麵寫著“宵小鼠輩”的龍飛鳳舞,最後還會畫一隻很大的烏龜。
敵對的國家怎能忍受這樣的憤怒,他們冷酷地采取了大規模的行動來奪回自己的國土。
從那時起,元君澤與三個大國之間的矛盾就這樣形成了。
在各國的懸賞名單中,排名第一的是從元王的衛矛被替換為太子元君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