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不馴,殘齧九節紫靈,故降謫人間,受此坎坷。今業罪已滿,我可借為坐乘,挈還南宮,不可使之失伴。”索累廚下尚存數段,投丹藥一丸於水,逐段浴而續之,遂粘成一處。複納丹於龍口,叱之即起,但缺二肋一爪及數十鱗片。
宛丘望空招下雲軿羽幢,命二龍禦之,頃刻長百丈,風雲陡作。宛丘端坐車中,舉手謂孔甲曰:“誤食龍膾,將不利矣。”騰空而去。
孔甲自後常患嘔噦,飲食不進。聞累之師師門子有道,召問之。師門者,冀州嘯父之弟子,嘯父即黃帝時寧封子,學道於太乙,後遊冀州,臨去作火法於山上,土人往視灰燼中有其骨,葬於山北,名其山曰寧北。師門師之,受其使火之法,愛食桃李花,極有知識。
丁醜春,召至與語,不能順孔甲之意,叱令殺死,埋於野外。一旦風雨迎去,滿山林木皆焚。孔甲知過,禱祀之,山忽翕翕然動。孔甲驚憂,還而道死,享國九歲。
越二歲,子昊立。聞柘縣有朱襄君,千歲長生,遣使問山動致禍之故。朱襄曰:“得罪師門,故令太黃神來擾。神秉大地之氣,能負山而動也。”王皋乃致誠謝過。
在位三歲而陟,癸未葬於殽之南陵。乙酉春,子發立,在位七歲而陟。壬辰春,其子履癸立,是為桀王。
桀王不修禹道,荒耽於酒,任佞臣左師曹觸龍。時又有二龍降於庭以伺王。口吐涎沫,謂王曰:“予乃褒之二君也,神人傷我不祀,故令化龍求享。”
桀懼,欲殺二龍,命太史占之,不吉。欲逐之,又不吉。欲留之,又不吉。太史曰:“神人下降,必主祥征。”王蓋請其漦而藏之。
漦乃龍之精氣,藏之必獲福。桀命占之,大吉。乃布幣設祭,策告於龍。以金盤收其漦,藏於朱櫝。忽風雨交作,二龍飛去,藏漦於內庫。
自孔甲以來,諸侯多釁,至桀尤為淫虐。力能伸鐵鉤索,捷能搏虎豹,頑狠暴戾,傷害百姓。有讒臣趙梁者,又勸以貪狠無道,天下顫怨。
辛醜十歲,王謂蒙山有施氏,朝貢久廢,將伐之。施君大懼,以妹喜女焉。喜色稔善媚,有寵於王,所言皆從。
為造瓊室、象廊、瑤台、玉床,懸肉於山,勾脯於林,鑿池盛酒,可以運船。壅糟為堤,可望十裏。使男女裸而相逐於其間,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妹喜以為劇戲,是謂傾宮之樂。
輔臣關龍逢諫曰:“用財若無窮,殺人如不勝,人心已去,天命不佑。夏後之業,自王喪之矣!”
桀大怒曰:“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令人殺之。
唐虞時封契於商,賜子姓。契生昭明,明卒,子相土立。未歲,寒浞殺帝相於商丘。相土因遷而居之,生昌若。若卒,子曹圉立。圉卒,子冥立。冥為司空,勤其官事,死於水,商人哀之。子振立,振卒,子甲微立。微卒。子報丁立。丁卒,子報乙立。乙卒,子報丙立。丙卒,子主壬立。壬卒,子主癸立。癸娶扶都氏女為妃,見白氣貫日,意感而孕,於王扃癸醜歲冬十月乙日生天乙,取《洛書》義,更名履。
桀王壬寅歲生,癸卒。子履居喪三歲,嗣商侯位,字曰湯。身長九尺,肩厚腰圓。誌在安民立政,仁武天生。自契至湯,凡八徙國都。
先帝嚳都亳,湯作《帝誥釐沃》,以告先王。祖靈丁木,自商丘遷於南亳,地方七十裏。廣求賢才以自輔。湯先娶有萃氏女為妃。
其媵臣薦舉一人,雲是力牧之後,其父娶有侁氏女,既孕,夢神告曰:“臼若水出,即東走毋止。”旦視臼,果出現,與夫東走數裏。顧其邑大浸,遂居於侁。後出采桑伊川,產嬰兒於空桑中,掬澗水洗淨抱回。
及長,以伊為姓,名摯。入中條山學道,歸治於莘,能持正秉公,風俗為美,字曰伊尹。
湯聞之,乃使人以幣帛往聘。伊尹曰:“躬耕畎畝,樂堯舜之道,何用聘幣為哉?”使者歸報,湯命使益幣再往。陳聘禮於草堂,尹笑曰:“豈以幣帛較輕重耶?終不自鬻其身也。”
使慚歸告湯,謹備安車,不以聘物,令使以行道救民敦請。尹見誠切,幡然改其初誌,以天下為己任,同使至毫。湯郊迎,親執前導,處尹於賓師之位。
問政治之要,尹曰:“為政貴乎寬猛相濟,毋使失中。若調和五味,水、火、醯、醢、鹽、梅,各得其宜,則適於口而和於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