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淮南王師事八公 漢武帝爵授張果(1 / 3)

少君複言:“修吾道者白日升天,身生朱陽之域,豔備圓光之異,竦仄淩虛,伏入無間,控飛龍而八遐遍,乘白鴻而九垓周。冥海之棗大如瓜,鍾山之李大如升,皆得食之。遂生奇光,逸遊海外,師安期,授臣口訣,是以保萬物之可成。”

帝益深信,為少君建立宅第,賜遺無數。王公貴人莫不仰慕。

所遺金錢甚廣,居久之,少君黃金充足,乃密自作神丹,丹成,即稱病不接納。

是夜,帝夢與少君俱上嵩高山,半道逢繡衣使者,乘龍持節從雲中下,言太乙上帝請少君去。

帝覺,語左右曰:“如我夢,少君將舍我去也。”使人往視,複雲有疾。

帝令黃腄史寬舒往問病,並受其方。留居數日,方事未竟,而少君死。

及將殮,忽失屍所在。中表之衣,悉不開解,如蟬蛻然。

帝親幸其第,令發棺視之,果無屍,惟衣冠在焉。

帝歎恨求之不勤,自此道心益篤。

海上燕齊迂怪之士更仿效之,莫不挾術而來矣。亳人謬忌奏祠太一之方,帝令立太乙祠於東南郊。

齊人晏安上書曰:“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三一:天一、地一、泰一。”帝令祠於謬忌之太一壇上,以寬舒為祠官。

是年,竇太皇太後崩。後信老子之言,外戚諸竇皆令讀之,果大得其益。故文景之世,天下謐然,而竇氏三世保其榮寵。

時王太後專政,庚戌春,潁陽侯灌夫因醉忤田蚡,論罪棄市,竇嬰上書論救,太後怒,不食,帝遂族灌而殺竇。未幾蚡病,一身盡痛,若被擊者,呼伏謝罪。

帝使巫者視之,雲魏其侯力笞也。太後親臨榻前乞饒,痛終不止而死。

帝定諸律令,務在深文。自此,官吏用法益刻。

辛亥,征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

淄川公孫弘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始治《春秋》,時廷對推第一。

臨淄轅固治《詩》,年九十餘,亦征至。每譏訕群儒,唯與申公道合,遂以老病免歸。帝厚遇弘,遷至左內史。

壬子冬,匈奴入上穀,帝遣將軍衛青出至龍城,得虜首七百,賜爵關內侯。

青本姓鄭,平陽人,少時,其父使之牧羊,兄弟皆奴蓄之。有相者見之曰:“官至封侯。”

青笑曰:“得免笞罵足矣。”

青之姊名子夫,平陽公主家作歌姬,帝見而悅之,立為夫人。

癸醜元朔元年春,衛氏生子名據,乃立衛氏為皇後。

時正當元續十五年劫,以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廣猿臂善射,匈奴號為飛將軍,數歲不敢近塞。

甲寅春,有彩雲現於南中。

初有女子浣紗於遯溪水頭,有三節大竹流至,聞中有嬰兒啼聲,拾歸,剖得一兒,收養之,遂以竹為姓,呼為竹溪三兒,長曰多同,材能武勇。

時牂牁守陳立據武陵地以叛,土人立三兒為竹王,治都於邛。

帝發夜郎兵擊陳立,竹王聞命,即將兵下牂牁江,大破陳兵,安撫滇地。詔封為夜郎侯。

為彩雲呈瑞,名其地雲南。

乙卯,帝欲以孔臧為禦史大夫,臧辭曰:“臣世以經學為業,乞為太常,典臣家業,與從弟侍中安國綱紀古訓,使永垂來嗣。”帝允之,其禮賜如三公。

丁巳五年,以公孫弘為丞相。弘以汲黯常麵指其詐,請徙為右內史。又惡董仲舒廉直,乃薦為膠西相,舒以病免去。

衛青出右北平,取河南地,為朔方郡,拜大將軍,封長平侯,公卿皆卑奉之,獨黯與之抗禮。

戊午秋,燕人成延上書,言祠諸神之方。

帝令祠官如其言祠之,令上林苑蓄白鹿,以其皮為幣,造白金以發瑞應。

帝行幸雍,祠郊現五畤畢,獵於雍山,獲一異獸,體若麋而頂一角,尾若牛而足五趾。有司言曰:“陛下肅祗郊祀,上帝報享,故錫此一角瑞獸耳。”帝悅,令蓄上林苑中。

己未冬,帝回長安,召群臣觀賞。司馬相如曰:“吾師臨邛胡安曾言古之聲瑞禽獸之狀,今觀此獸一角,身若廉然,蓋《詩》所謂麟也。”

帝有德色,遂以今年為元狩,詔有司後薦五畤,各加一牛以燎。遍賜諸侯白金,以風符應,合於天地。

濟北王勃,謙讓仁慈,有宮人韓氏病腰背痛,身寒熱,眾醫鹹以為風寒,藥之轉劇。

王聞倉公有解顱理腦之能,延入視之,倉公曰:“診其肝脈,弦出寸口,病由於欲男子而不得也。”王即令出配士人,女病遂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