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溧陽渡伍相留賓 太行山王烈質友(1 / 3)

時有葛孝先,名玄,少習道術,年六十不得真道。桓帝時遊天台,遇老君授上清、靈寶、大洞諸經。

因師徐太極學相,始受左慈《九還丹液仙經》,與丁令威入闔皂修煉已久,自是道行日高。

嚐與客對食,言及變化事,客曰:“食畢,願先生作一戲。”

玄曰:“君得無促促,欲有所見乎?”

乃嗽口中飯成大蜂數百,皆集客身,不螫。有間,玄張口,蜂爭飛入,嚼之仍飯也。

玄或宴客,冬設生瓜棗,夏致冷水雪,無人傳杯,杯自行至客前,酒幹杯去,眾服其神。

吳主遣人候至,作法為樂。玄指殿前石人使行,或使臥處床榻踴躍;指蝦蟆及諸飛行蟲蟲燕雀,使其歌舞弦節,皆如人狀。

權大喜。自此,行坐相隨。

共登都城西北一山遊覽,令望魏蜀氣運,玄曰:“二國爭盡,吾國進取也。”

權泛舟遊三江口,令玄別坐一船。至溧陽,忽遇狂風,舡多漂沒。

權大舡幾覆,急退入港,從舡已不知所在。權歎曰:“孝先有道,何亦不免。”

逾宿見其分波而至舟旁,獨立水上不溺,衣履無半點濕痕,猶有酒態。

權令扶起,問之,曰:“昨為伍子胥強邀留飲,是以淹屈陛下。”權愈加敬禮。

玄嚐謂:“陛下崇禮釋道,歸當日侍通明殿也。”

是秋八月朔,大風西刮,江海波濤湧起八尺,吳之先陵鬆柏皆拔,飛至建業城南,倒插於道。

權受驚成病,召玄,其從者曰:“今早攜囊乘牛,雲欲遊蒼梧,為致謝皇帝,南方帶玄猱來貢禦也。”

至次年壬申夏四月,吳主殂,太子亮立。

司馬師遣弟昭伐吳,太傅諸葛恪用丁奉大破之。乘勢進取,忽地起白虹遮斷,恪驚墜馬。

攻淮南,被毌丘儉敗回,誅戮諸將。由是府中怪異百出,全家為孫峻謀殺。

魏張緝曾曰:“恪威震主,何能久乎?”

緝惡師專權,謀泄伏誅。師廢芳迎文帝孫髦為帝。

三年春毌丘儉同文欽興兵伐罪,師親征。欽子鴦劫寨,師眼珠從瘤瘡口迸出,令諸葛誕都督揚州。

師回,夜見緝等立榻前,瘡血不止而死。昭為大將軍。

蜀費禕為郭循刺死,薑維擒循殺之。

甲戌夏,會羌胡軍伐魏,重圍昭於鐵籠上。昭拜井得泉潰圍去。

丙子春,以維為大將軍,時數出師,蜀人愁苦。譙周作《仇國論》諷之。

戊寅改元景耀。魏甘露三年,諸葛誕集兩淮軍討昭,覯入吳求援。誕兵敗夷族。吳兵敗歸,丞相孫峻白日為恪拳擊其胸,嘔血死。以從弟琳輔政,強暴更甚。

吳主謀討,事泄,廢為會稽王。立瑯琊王休。琳又黜亮為侯官侯,時年十七,被徙悲憤自刎,不即死,舉家驚惶。

適有人踉蹌奔至,語亮家人曰:“某姓餘,少年嚐作本縣長。有董奉者,年約三十餘。我罷去五十年,路經於此,諸故吏謂舊長來,見奉亦同至,顏色如昔不異。因問曰:‘君得道耶?’奉曰:‘偶爾。’遂棄家隨之。南至交州治刺史杜燮。複至廬山,忽欲歸故土,言救受屈帝子。教先入報。全後令請入,奉視曰:“無妨。”

啟囊出針線縫之,外敷散藥。少頃,灌湯食物。

亮願以餘生相從,奉曰:“奚堪受此岑寂?不久複位會稽也。”

亮酬以金寶,拂袖出堂,餘亦隨去。

吳主休與張布、丁奉密計:臘日大會,擒琳斬之,掘戮峻屍。休迎兄欲還帝位,亮不受。

諸葛謙為兄恪遷葬吳,拜覯為右將軍。

己卯,魏寧陵井中黃龍二現。髦曰:“龍,君德也。數屈於井。”

作《潛龍》詩以自諷。

明年,昭遣成濟殺髦,立操孫璜。

鄧艾表請乘時西伐。鍾會謂內患未除,勿專事外。

會素忌一人,其先上虞奚姓,避怨家徙譙郡,家嵇山,因以為姓,名康,字叔夜。豐姿俊爽,好言老莊,尚奇任俠,嗜酒溺音。

與陳留阮籍、籍兄子鹹、河內山濤、瑯琊王戎、河南向秀、沛人劉伶,時相友善。

司馬昭征康為中散大夫,尋棄去。

寓河內之山陽,結社於竹林,為雅遊之地。常揮麈談玄,或鼓琴,賦詩飲酒,號竹林七賢。

皆崇尚虛無,遺落世事,當時謂之放達,士大夫爭效慕之。

秦孝王時有道士周太賓、巴陵侯薑叔茂,並好玄理,學道在句曲山,種五果五菜貨之,以市丹砂,皆得仙道。叔茂曾作書於太極宮僚雲: